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9-26董亮马振铭王锐
董亮+马振铭+王锐
摘要: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创新途径。但是目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学内容稀缺、形式单一、深度不够和缺乏实践等现象,因此,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我教育、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积极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渠道、政府、社会予以关注,形成教育合力,从学生、高校以及政府等多种渠道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行系统改善将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红色文化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求在个人层面培养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为了端正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需要在教育环节注入更多“正能量”,红色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表达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文化,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其道德观念和政治信念。
一、大学生群体红色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网络快速普及与迅速更新,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思想的偏激与个人信仰的缺失影响。大学生作为思想尚未成熟但却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成员,其思想政治素质受信息化社会的影响极大。针对思想观念尚不完备的大学生,如何能够让他们自愿进行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社会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程度也不是十分关注,我国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现状正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急需高校乃至政府部门进行完善。
(一)缺乏“红色文化教育”熏陶
当前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并不十分了解,他们选择去革命纪念地的目的也往往基于旅游,存在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对红色文化或是民族精神进行适当引导与具体讲述的意识,除去部分需要专业学习的学生外,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同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内容较少,校内的专题讲座或是校园广播也很少能够与红色文化相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大学生日常工作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生活压力较小,进而形成受挫折较少的现状,再这种条件下,大学生对中国苦难革命历史的理解也就更为单薄。与此同时学校的某些忽视也导致了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机会少,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流于表面,对红色文化深刻的革命意义无法深入思考的现象。
(二)教育形式单一、创新性差
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程度停留在传统资源的传播上,而能够真正对学生进行系统化革命精神教育的红色主题活动并不常见。多数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尚停留在观看纪实性革命电影或是实地参观革命英雄遗迹上,同样他们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所可采用的资源仅限于“红色书籍”或是“红色影视、歌曲”,教育形式的陈旧单一导致了学与教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思维局限。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较为独立,他们对于学校“半强迫式”的红色书籍阅读或是红色影视观看兴趣并不大,他们更愿意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而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忽视网络平台,并未考虑将红色文化教育推广到网络等新媒体中,导致了红色文化教育渠道单一,教育途径无法创新。
(三)教育程度不深刻
由于应试教育为当前学生的主要受教育形式,因此他們将自身对知识摄入的无限过程简化为一种能够体现在书面上的形式,将教育内容局限化,这种习惯性举动的重复使他们对知识的认识程度流于形式,挖掘程度不够深刻。大多数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而多数高校也没有就红色文化与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敷衍了事,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引导流于形式。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总体认识程度都不深,认识强度也不够。
(四)实践教育操作肤浅
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往往被当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虽不至于完全取消,但通常高校会选择在几十节理论课后加入一两节实践课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参观,并在参观体验后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作为教学评价的考证,有的甚至选择让学生课后自行考察,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虽说对于高校和教师而言比较节约成本和时间,但在其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教育缺陷,其本身就是对实践性教育本质认识的错误,给学生一种实践课并不重要的观念,作为思维独立性强的大学生,他们大都自行判断一项工作是否对自身产生裨益,并对毫无帮助却必须完成的任务感到异常厌恶。
二、加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对策
针对目前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无论政府、社会还是高校自身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实施专属于大学生特有的教育计划,深化更明确的教育标准,制定更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进行更有时代性的教育指导和教育评价等。只有学会承认,学会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借助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别致的红色教育活动,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才能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起到弥足重要的作用,进而使大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
(一)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我教育
高校应该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出发进行教育完善,使大学生正确了解红色文化,除了高校的教学工作和政府的辅助宣传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专注于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感知程度,循序渐进,言传身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相比“灌输式”教学,高校教师更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内涵,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疏导,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高校可以举办大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取代一些无趣的教学和讲座,让学生对自行思考研究产生兴趣,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因兴趣而学习,因学习而快乐。endprint
(二)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课程根本上进行指导,从对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教育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的效果评估入手,切实加强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指导和规划,以此完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与政府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的吻合,才能够真正避免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重心不明、内容宽泛等问题;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个性特征,加大对于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开发的重视程度,融入当地人文与自然环境要素,形成最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另外,教师应该有意识在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教学,促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红色文化教育不应局限于参观或是观看革命历史影片、书籍等,更应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自己调查,让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演讲;在教学体系中不能忘记教学评估,在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测评与教师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争取做到评价的完整和客观,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自主探究中完成红色文化学习。
(三)积极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渠道
针对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的行为特点,高校可以自主开发专用的红色文化教育网站,真正做到在新时代占领网络高地。高校可以相对加大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宣传力度,为大量推广红色文化教育开拓网络版图,并力求通过网络链接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点击率,丰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做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红色文化专区,进行网上网下相互联动,让学生在查阅校园网的过程中,无形的加强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根据大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心旺盛的特点,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教育渠道,除去原有的“填鸭式”讲述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要求的革命遗迹参观活动外,有必要增加对学生的红色文化资料性课堂教学,多方位考虑趣味性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等。
(四)政府、社会予以关注,形成教育合力
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仅需要高校重视,政府和社会的相关部门也应当有所关注,形成教育合力。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在充分挖掘历史事件真实内容的基础上,彻底发掘各种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前提下,探索出革命遗迹的内在特点,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并根据这些要素提炼出历史事件所要表达的人文情怀和时代精神,并进行大力宣传。高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能够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到红色文化教育。
目前,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建立了一些适用于广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便于各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对红色文化教育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在各高校内进行巡回式专题讲座,或是利用社会部门对社会现状的了解程度对高校内主办的红色文化活动进行讲解和深入探讨。考虑到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的公益性特点,政府部门还可以给予物质支持,降低学生红色文化学习的基础成本,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真正做到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保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高兰.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2,(03).
[2]管仕廷.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政治论文,2012,(11).
[3]龙海平.大学生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9,(01).
[4]湛紅艳.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5]陈海燕.高校红色教育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