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
2017-09-26王惠敏
王惠敏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能够有今天的成果,跟我国社会环境的稳定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社会信访 维稳
维稳即维持稳定,也是我党的为政原则,既是“稳定压倒一切”、“要维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的原则。那么如何做好维稳工作呢?
一、完善规章制度
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信访责任追纠制度,从诱发源头到办理终结的每个环节,都细化区分,责任到人。建立信访登记备案制度,将信访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考核明确机构组建,抓工作责任的落实。落实办公地点,成立维稳中心,把各个单位作为维稳工作的组织单位。由维稳中心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统一协调和安排工作任务。成立维稳工作站,负责日常维稳工作,定期向维稳中心报告工作,随时报告信息和情况。
二、畅通信息渠道
实现矛盾早发现、早解决,避免矛盾升级与扩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对工作重心下移。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各项工作细化。信息不通畅往往是造成问题的根源,并且又在问题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信息渠道通畅,需要从人员,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在人员方面,要将信息队伍扩展延伸到基层,形成从区、村、小组全面覆盖。建立完善的制度,信息要实现每天报送,重大信息需要即时报送,解决信息滞留问题,从而将被动开展工作转换为主要开展工作。明确工作任务,抓责任范围的落实。收集综合预警信息,受理群众的诉求和求助,汇总管辖范围内的民意、矛盾纠纷、事故隐患、流动人口,分流调解纠纷,牵头处理突发事件。
三、强化交流沟通
认真对待每一件群众来访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解决问题,条件不成熟或者是不具备条件的,需要做好群众工作,获得群众的理解。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提出诉求。明确工作流程,抓工作要求的落实。接到维稳工作情报,维稳中心要做好登记,能当时答复的应当时答复,不能答复的说明情况,并限时答复;情况特别紧急的,马上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草拟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加强稳控防控
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听民声、表民意作用,加强同信访工作人员的联系,定期开展调研座谈活动,最大限度地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層,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发挥好信访信息员的“前卫”作用。明确工作机制,抓工作保障的落实。对工作资源进行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健全与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形成联动,确保工作开展能够有序,高效与规范。建立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既:调联动机制,是联防机制,联勤机制,联治机制。建立健全这四项机制就是保证维稳工作的基础。
五、要从多方面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机制建立确保稳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治安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的情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巩固政权基石的有效手段,而综治维稳中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维稳的中心,切实加强其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虽然在治安与维稳工作方面建立了相应机构,但是并未能发挥出预想中的作用。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多停留中口头上,而在实际行动中又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工作内容方面来看,工作人员的精力都花费在中心工作上,导致维稳工作无力开展。从工作人员方面看,维稳工作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展,以此才能确保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实际情况中,往往会受到编制影响,工作人员通常是其它岗位人员兼职。工作人员首先选择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兼职工作自然会受到影响。
针对此问题,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指出了加强基层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重大意义,正确的决策,好的工作思路,必须要有人来抓落实,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来保证其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基础工作做扎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是乡镇必须配齐配强1—2名专职干部,落实好人员编制、待遇问题,让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当前要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紧紧围绕“领导、编制、人员、经费、工作”五落实的要求,加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人抓事。
六、全方位的展开综合治理宣传工作,使宣传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工作,特别是在“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中力度加大,效果明显。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维护稳定”这一主题,深化综治宣传理念,创新综治宣传形式,拓展综治宣传领域,着力营造“人人关心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社会氛围,精心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开展活动范围广,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同时,结合实际,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利用平安宣传专栏滚动发布平安创建信息,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制作板报、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召开专题会等形式,强化社会治安、禁毒防艾等重点领域宣传,不断扩大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使群众保稳定、创平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综治维稳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促进了综治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着“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加大宣传”的宗旨。按照城镇建设最适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做到“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愁事能解、难事能帮”的原则,以便民、为民、富民、安民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为党委、政府分忧,组织保安员到各个单位就综合治理方面的好经验进行宣传,对综合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对综合治理工作落后的单位进行曝光,使综合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在全场范围内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全场范围内开展友好帮扶活动,和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充分考虑矛盾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把矛盾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通过活动开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与思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维稳工作不只是一项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务求脚踏实地。同时要将维稳工作做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
参考文献:
[1]王冠.事业单位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0).
[2]颜尚伟.把信访维稳工作做实在基层[J].新湘评论,20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