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真正的感动赢得高分

2017-09-26王彩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考材料文章

王彩霞

中图分类号:G633.34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詩序》的“情动于言而行于思”,胡适先生也指出“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这些都强调了文章贵在表达真情实感。

随着当前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改革,特别是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扩大学生联想力与想象力的作文命题的大量涌现,无疑是给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作文训练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与积累,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应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发现生活的真谛,有感而发,诉诸文字,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但实际上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诸如: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俗:选取的材料陈旧。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来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呢?

一、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写“我”,即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情思体悟。凡是在中考作文中写出了“我历,我见,我情,我思”者,均能打动阅卷老师,均能用自己真正的感动为自己的中考作文赢得高分,因为这样的作文具有生活气息,是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真实、本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中考满分作文《开考之前》“忽然听见一位同学喊道:“悲惨世”来临了!一想,原来下节课要进行语文测验……

我抬头环视了一下四周,只见小A身子正微微发抖,两眼发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那边,小B悠闲地翘着二郎腿,一副胸有“毛”竹的样子,嘴角还露出一丝老奸巨滑的微笑。莫非他自创的“作弊十八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再看看小C,只见他的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眼睛微闭,双掌合拢,虔诚地念着阿弥陀佛。他平时不是无神论者吗?“我一定要考到六十分!”不知谁朝窗外大吼了一声,哈哈,玻璃都快给震碎了。揪心的铃声还是响起了,有同学指着铃声响起的方向大喊:“哀乐!哀乐!”

老师穿着厚底皮鞋走了进来。“把书放下去,”他推了推1000度的近视眼镜,“下面我们进行测验。”于是大家无可奈何地合上了书,重重地扔进课桌里。可是同桌小E膝上仍平放着课本,低着头,口中念念有词——看样子佛脚还没抱,他决心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试卷发了下来,大家低下头,开始认真地答起来。

读完本文,恐怕我们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熟悉的场景,这熟悉的人物,经过作者的处理,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先得益于作者所选的材料是真实的,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此外,文章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二、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中考满分作文《珍爱无声》

“在初三的上半学期,我要求住校。在强烈的要求下,母亲答应了。父亲无言,默默地抽着烟。在那个星期天,母亲为我收拾东西,我兴奋地跳来跳去,却在门口看见父亲静静地翻我的画册,轻薄的烟圈里, 我依稀看见了父亲不同往常的慈祥的目光…….”

作者就是用真正感动的细节,打动了阅卷老师而赢得了中考作文的满分。

三、 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思考,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来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这样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自己,打动别人,才能让别人也受益。

如中考满分作文《别忘了,加点糖》,喝牛奶加点糖,这是生活常识。早上,母亲把热好的牛奶放在桌上,女儿拿起就喝,母亲忽然想到什么,赶忙说:“加点儿糖吧!”这时女儿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只觉得母亲关心我,疼我,爱我,那么这种感觉似乎太浅了,由这种感受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会有什么新意,自然也不感人。作者很善于捕捉这种似乎平凡的感觉,从中体味出一点新的感受。“加点儿糖”,你会觉得生活是甜的,于是由加糖联想到生活的某些“添加剂”。成功时需要添加“佐料”,失败时更需要添加。如同“在苦咖啡里加点儿糖”,“会使你增添勇气更加坚强地走向下一次拼搏”。由“别忘了加点儿糖”这一生活体验,联想到人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感悟、思考,正是本文成功的原因之所在。

中考满分作文《一件幸福的事》这篇短文,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公交车司机为结婚车队让道,这件并不起眼的小事,如不深挖,可能只会表现“助人为乐”这一司空见惯的主题,而作者却从“让道”这件小事,从司机那句“我按喇叭不是催他们给我让道,我是为他们祝福呢!”感悟到“给别人的幸福让道,是一件幸福的事,有这种心情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认同。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有些地方的阅卷负责人一再强调: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不及格。那些不健康的内容绝不能写,不能越雷池一步,选材就绝不能进入禁区。

陆游云: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其实,语文学习也是如此,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所以,只要我们平日用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就不难写出文情并茂的好作文。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中考作文教学,有着指挥棒的作用,要把真情实感地表达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因此,中考作文贵在真情实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考材料文章
可爱的小瓢虫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