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中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2017-09-26杨纯东
杨纯东
摘要:现在更多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者都在潜心钻研体育课堂教学,因为高效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肌体各部分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并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备课、调节师生关系等方面加强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备课、师生关系、兴趣、示范、教学内容、运动量
中图分类号:G45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永恒的话题,是作为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多年来,我努力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一、在备课要有针对性
要想上好课,使体育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备课环节至关重要,因为不备好课,怎么可能上好课,怎么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备课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备课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三维目标要符合“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中学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动意识是促进学生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进行终身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体育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想方设法备好课,为有效的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设想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会和老师唱反调。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基础。人际关系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必然洋溢着和谐、友爱的气氛,师生以舒畅、愉快的心理投入教和学,形成积极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时,心理上就亲近,学生进行学习是主动的,与教师的配合是积极的;反之,心理上就疏远,学生学习则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真正地想学、爱学、自觉积极的学。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以情动人。把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体育课上去,热爱体育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学习。教师以自身优良的品质和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望与信誉,成为学生的楷模,使师生关系出现亲密的、积极的状态。学生就会愿意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的学习和巩固中,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更有实效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的艺术,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勇敢地进行实践和创新。所以我认为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知新授,理解新授,掌握新授,巩固新授。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新授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去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会使你的体育课堂教学焕发别具特色的生机和活力。
四、教学示范规范化
教师准确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不仅能使学生通过视觉比较深刻和清晰地感知动作的真实形象,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难忘的运动记忆,而且极易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甚至形成学生对教师的敬慕之情,崇拜之心。例如:在跳远技术教学中,要解决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须做完整的动作示范,如果助跑有节奏,起跳有力,助跑与起跳衔接连贯,加之身体在空中的飞行,都会给学生一种强劲而又优美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跳高技术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会跃跃欲试,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學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内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以有的经验,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据调查,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一是怕累,二是缺乏喜欢的运动项目,三是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发掘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合理的运动量,是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性的根本
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运动量,尤其是中学生,运动量小了,起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大了,学生又承受不了。《课程标准》中对体育课的性质描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因此,适当的运动负荷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必须关注运动量和密度,虽然不强调在课中进行脉搏测试,但需要体育教师依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如天气、温度、学生着装情况、运动项目特点等),学会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表现和面部表情,掌握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大小。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锻炼水平适当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始终都要以科学的态度,求真求实的精神来研究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相信更多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定会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中国教工》、《鞍山教育》、《辽宁教育》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