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鳌鱼舞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26麦小颖孙琳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舞步实验学校形式

麦小颖+孙琳

鳌鱼舞作为茂名市非遗舞蹈的其中一项,现在已经在电白区16所实验学校铺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验学校的学生对鳌鱼舞已经从毫不认知、逐步接受、喜欢观看,到了喜欢哼唱、喜欢表演。我们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师资培养三个方面着力“鳌鱼舞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一、努力推进 鳌鱼舞课堂教学

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家乡的民间舞蹈,推进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

1. 教材的编写与完善。推广鳌鱼舞就要有相对应的教材。课题组通过民间艺人的手稿、访谈记录、采风、学习动作等渠道,从而搜集到了较为丰富的鳌鱼舞的第一手资料。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们将鳌鱼舞中一些宣传迷信和消极思想的内容去掉,将其历史渊源、音乐、舞蹈动作等进行整理、提炼,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广东茂名非遗舞蹈教材---电白鳌鱼舞》,教材分人杰地灵的电白---鳌鱼舞、领略鳌鱼舞的神韵、聆听鳌鱼舞的音乐、跟我学跳鳌鱼舞和电白鳌鱼舞的传承现状等五个部分,为传承舞蹈提供了范本。

2. 学校课程设置和安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原则中加强课程的选择性指出,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学校。电白区在课题实验学校开设非遗舞蹈文化课程,作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补充,分别在七年级、八年级每周各开设一课时,有学期授课规划、有教案、有教学任务,并落实到每个授课老师的教学计划里。把非遗舞蹈鳌鱼舞引入校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是电白区深化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二、创新开展鳌鱼舞课外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学习鳌鱼舞,我们从“作”“颂”“跳”三方面进行课外教学活动,让鳌鱼舞课堂有内涵、有趣味、有新意。

1. “作”鳌鱼形象。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设计“鳌鱼”卡通形象、手绘“鳌鱼”故事连环画以及制作“鳌鱼”布偶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设计、制作“鳌鱼”形象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让带有乡土气息的“鳌鱼”焕发出新颜。

2. “颂”鳌鱼故事。“鳌鱼”的传说源远流长,我们引导学生用歌咏的形式来表现,即“歌唱”与“咏赞”。“歌唱”鳌鱼舞音乐在课堂上就可实现。而“咏赞”是这样做的:鼓励学生、老师创作“鳌鱼”故事、创编鳌鱼舞童谣、书写“鳌鱼”对联,用文学、朗诵、诗乐舞等形式进行对“鳌鱼”进行“咏赞”。

3. “跳”鳌鱼舞蹈。鳌鱼舞进校园就是让孩子们能知道、喜欢并大胆地边唱边舞。创编歌、乐、舞三者结合的校园舞蹈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鳌鱼舞属于民间道具舞,距离现在孩子的认知较远。首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舞步的涵义和表演形式,寓教于乐,让原本枯燥的舞蹈生动吸引。其次,创编鳌鱼舞校园舞蹈。鳌鱼舞舞步基本由“麒麟步”“错步”“跪斗”组成,舞蹈基本步较容易,难点在于手执鳌鱼舞动时的神韵把握和跟随音乐舞动时的节奏张弛。课间操创编上,我们运用了“方形”“线形”“圆形”“扇形”等形式,在舞动过程中利用空间、时间、节奏的穿插变换,让校园舞蹈具有趣味性和觀赏性。

三、用心培养鳌鱼舞舞蹈师资

要做好鳌鱼舞的传承和发展,指导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规范和舞蹈神韵的捕捉非常必要,而教师就是沟通学生与艺人之间的重要传播者。我们主要以三种方式推进鳌鱼舞舞蹈师资培训与建设。

1. 举行采风活动。组织课题实验校教师深入鳌鱼舞流传的乡村,与艺人零距离接触,通过艺人的口传身授,学习最原生态的、原滋原味的舞步与表演形式,并尝试和民间艺人一起表演鳌鱼舞,感受最正宗的鳌鱼舞表演。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课题组把鳌鱼舞舞步与表演形式制作成微课,通过网络培训的形式让实验学校的教师、学生能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对规范实验学校老师的动作起到很好的推介作用。

3. 举办“非遗舞蹈”公益大舞堂。课题组与区文化馆、水东尚舞堂一起定期举办免费培训活动,让课题实验校教师能走出课堂,大胆对社会不同年龄段的人士进行舞蹈教学,积累鳌鱼舞教学经验,让教师会跳会教会导,进一步扩大了“非遗舞蹈”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4. 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学校定期邀请鳌鱼舞艺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听课,面对面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共同研究在保存鳌鱼舞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鳌鱼舞校园舞蹈。endprint

猜你喜欢

舞步实验学校形式
恣意起舞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绵竹实验学校
大英县实验学校
自贡蜀光绿盛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