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看见学习真正发生

2017-09-26万飞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情个性化目标

万飞

“教学”,顾名思义,应是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其落脚点在“学”,教师“教”的价值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得到真正体现。无论教师教得如何,如若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活动以及相应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所谓的教学活动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唯有真正引发学生内部发生的学习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让学习真正发生”理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与应然。

一、扣问课堂,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1. 课堂上以讲代学,把教师的讲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

课堂仍然以老师的讲为主,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学生是听会的,是练会的。老师们往往习惯于将“讲过”视为“学过”,把课堂目标定位在能否顺利完成教案,而不是学生的真实达成。学生是被教会的,还是自己学会?哪一种“会”更有价值?

2. 未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缺乏针对学生疑难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真问题不够,解决问题更少。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在细细推究“重教轻学”的背后,是我们对学生研究不够,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活动的机制规律等,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关注,没有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学生不是游离就是置身在课堂之外,沦为课堂中的“隐形人”。

3. 教师没有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少数替代多数”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时候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有“学科尖子生”说出答案,无形中剥夺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权。如此我们则是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个性化的历程,有的学生是听会的,有的学生要靠阅读才能学会,有的学生需要通过讨论深化学习,有的学生擅长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教学中若忽视“个体差异”,教学就成了“掩耳盗铃”、“装聋作哑”。

4. 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盲目,不明白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

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明白了此类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就不会盲目地教学。然而,深入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频繁使用的、被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不理解这些“有效教学行为”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价值,没有把握住教学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实现条件,只注重了教学行为的形式,教学效果也就难以实现。

二、追问课堂,学习怎样真正发生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学习本质应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自主或在同伴尤其教师的帮助下,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定的活动,对能激发思考的问题(链)通过思考有所发现并能表达、应用和反思,从而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并能持久保持。

基于真实的学科背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学习总是基于“学科整体结构”背景下对某个知识点的研究,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联,学习活动需要在真实的数学背景下进行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是整体设计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前提。

基于真实的学情背景,实现以学定教。教要依据学,研究学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基于学生思维——学生会如何思考?要基于学生困难——學生会出什么错?还要基于学生需要——学生为什么要学?既要掌握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学习材料(如纠正性练习或拓展性练习等)

基于真实的生活背景,合理选择学习材料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基于学生所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学情选择合适、真实的学习情境与材料,对于学习的真实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创设具体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操作以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和活动。

三、问津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变革之路

1. 教学理念与形态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数据改变教育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则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和行为数据的分析。一切靠数据说话,数据来源于学生作业、测试、学案、课堂即时反馈等学习全过程,依据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用数据描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全体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数据分析提升教学机智,在课堂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与学。

2. 课堂环境与结构的变革

借助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运用平板、智能手机、可穿戴计算设备等各种智能终端,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使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动态的信息互通交流,实现了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使得课前、课中、课后成为一体,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化的开放式教学发展。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化,大大提高了课堂互动能力和学习效率。

3. 教学目标与设计的变革

智慧课堂能够将传统课堂中难以描述与传递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认知目标发生了由低阶至高阶的变革,为认知目标及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条件。例如,在认知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根据课前进行的数字化预习和预习测评情况的反馈,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一线学生的学情分析资料,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据此来设置教学目标,确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是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4.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转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实体教室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实质上完成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彰显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度更清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在课后进行个别化的“微课”作业和辅导,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使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可视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情个性化目标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