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为什么能赢
2017-09-26张荣辉
张荣辉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我集中学习了许多革命英烈就义故事。连日沉浸在这些高尚灵魂的不朽事迹之中,我被深深感动着、震撼着。身处和平时期的我,更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什么叫“惊天地、泣鬼神”。而引起我深入思考的是,当年这支主要由贫苦农民组成的军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武器装备远逊对手,但为什么能赢,而且赢得那么豪迈、那么彻底,连强大的对手都为之叹服?我从这鲜血谱就的华章中找到了答案。
这支军队,赢就赢在信仰如磐,一心向党。信仰是深入灵魂的坚守,是直面生死的牵挂。在艰难险阻面前,红一军团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想到的是“为大众之生息”,“觉无形之快慰”。在敌人刑场上,“莲花君子”刘仁堪以脚血书铭志:“革命成功万岁!”在生死考验面前,广丰赤岩十八勇士、武功山三巾帼高呼“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崖,其背影何其刚毅果敢,其气节何其撼人心魄!在危急关头,在生死面前,党和人民是他们始终不渝的坚守,革命、苏维埃、红军是他们坚定执着的牵挂。正是他们,给这支军队注入主义的血脉,根植信仰的基因。
这支军队,赢就赢在不畏牺牲,血性十足。“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在赣东北老鸦尖战斗中,红军二十来人的守备队,在敌人五个营的进攻下,坚守赤堡五天,承受千余发炮弹的攻击。当赤堡上层被轰平后,他们静静地守在没有槍眼、不能还击的下层,待敌人围拢堡垒时,投火硝中,在天崩地裂中与敌同归于尽。以至方志敏后来在狱中“一想起他们如此壮烈的牺牲,总忍不住要滚出眼泪来”。巾帼不让须眉。乐安芙蓉山五名女战士被敌围困后,“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毫不犹豫地手挽手,高唱国际歌,纵身跃入万丈悬崖,给历史留下了她们最曼妙的英姿。这支军队的血性,就是这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用热血浇灌成的;而这种血性,最终融入血液,成为这支军队的优良基因和闪亮名片。
这支军队,赢就赢在铁血情深,有情有义。这支军队,有信仰,有血性,也不乏温情,是一支有情有义的军队。闽浙赣苏区领袖方志敏,兵败后本来可以不死。1935年1月15日,他已同参谋长粟裕一道带八百人冲出重围。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这样,他终于被捕,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原湘鄂赣省委书记林瑞笙,在被敌重兵包围之际,毅然带领警卫员正面吸引敌人,最后血洒萍乡大安里。领袖有情,战士有义。成功突围后,彭余庆、陈国智等战士又冒险返回接应,却发现林瑞笙牺牲了,不禁抚尸痛哭。安葬烈士时,他们特意在棺内留下一绺红色毛绳,在墓前植下一棵翠绿松树。新中国成立后,彭余庆带人找到林瑞笙的坟茔,并亲手掘寻忠骨。当一绺红毛绳显现眼前时,他忍不住潸然泪下……
从这些血写的华章中,我读懂了信仰,领悟了血性,感知了情义。我深深懂得:有信仰的正义之师不败!有血性的威武之师不败!有情义的仁爱之师不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