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生活化趋势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7-09-26柯明欣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初中生生活化

柯明欣

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实践为教育途径,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德育效果的德育理念。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等。有必要顺应德育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找到正确的德育引导策略,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实际

在制定初中生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初中生的身心都在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道德需求主要是追求真善美和希望自我完善。因此,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以保障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满足学生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的需求。

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自我完善的需求和心理发展水平也都不一样,就算是同级学生,在道德素养、心理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这些方面也不尽相同。初中生德育目标的制定,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要制定出这样的德育目标,德育工作者就要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自我完善需求、道德品质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将其作为德育目标制定的参考标准。

二、德育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

制定好了德育的目标,就需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德育内容,而不是随便抓取一点内容就盲目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德育工作者需要选取可以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

1. 选取富有生活启示价值的道德事件

德育的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德育工作者要切忌把失去生活根基的教条直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更不能够把成人都无法企及的“道德理想”拿来要求学生。那些虚构的、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符的道德事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无法到达德育教育的目标。那么取材于实际的德育内容,必须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是否有关联,选取的例子是否有生活意义。教师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事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判断,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道德行。

2. 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生活逻辑

生活逻辑理念是按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路构建的。这种理念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理念,经过一段時间的发展,这种理念受到各方的认可,也成为组织教学和德育内容的一个核心理念。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生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严格遵循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对德育内容进行组织。总而言之,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特有的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方式,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一致的德育素材,沿着学生身心发展、经验丰富的路径,根据层层递进和深入的原则,选择相应的德育素材,激发学生德育的兴趣。

三、德育过程注重体验与实践

既然是德育生活化,那么在德育的过程中,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是否到位,通过体验和实践,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1. 课程教学重视学生体验

教师可以选取与中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教案,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由学生来担任案例中的各种角色,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之间展开案例探讨,这样学生可以将教师传授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对道德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2. 开展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

注重德育过程的体验与实践,除了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中学生才能依照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生活场景对道德规范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明白这些内容的现实意义所在,从心里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不幸的人的接触,让学生体会到在困境中生活的人的不容易,在同情、怜悯有困难的人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通过这样的体验,使学生逐渐形成具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中学德育生活化趋势下,德育教育不能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德育教育的体验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将学生的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转化,提高德育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初中生生活化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