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深处有人家

2017-09-26竹韵

好日子 2017年9期
关键词:校园

竹韵

不久前,陈沂家乔迁,请我们一帮好朋友去做客。陈沂的老公属于年薪30多万的中产,再加上她每年近10万的收入,在我们想来,他们的新家一定是精挑细选,无论是地段还是房型都可圈可点。

可是,当我们到达她的新家时,颇感意外。既不在商业密集的新街口,也不在风景如画临湖观山的玄武区,更不在金融云集的总统府路段,他们的新家,竟然位于偏离市区的卫岗,车程得半个多小时,实在不像是他们这样的收入该买的房子。

忍不住问陈沂为什么把房子买在这儿,于是得知了她跟她老公的校园生活……

享受一种低成本生活

陈沂跟她老公是大学恋情,两人毕业后一起留在南京工作。因为初入职场收入不高,两人就在南京农业大学附近租了个每月房租200块的单间暂时落脚。

两人以前都是农大的学生,对附近的环境比较熟悉,而且他们也觉得这边的生活成本比市区低很多。虽然毕业了,但他们都留着学校食堂的饭卡,在食堂吃比外面要便宜很多,而且在食品安全上很放心。

偶尔想换换口味的话,校外的堕落街也是极好的选择。因为经营对象基本是学生,所以都是走价廉物美路线,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除了吃,其他的配套生活成本也都不高。陈沂一次去游泳时忘了带泳帽,头发被泳池里的漂白剂伤得非常厉害,必须做修复护理。在单位附近位于新街口的一家美发店做了一次,索价120元,实在是心疼。后来在学校边上找了家小发廊,自带倒模膏,每次收费10元,效果一点儿也不比连锁美发店差。

上班一年后,陈沂的老公打算考研,这时他们就更发现了住在学校边上的更大好处。全套的考研资料去书店买动辄就是成百上千,可学校边上的旧书店转转,不到100块钱就全部买齐了。这些旧书,除了价格让人欢喜外,很多书上还留有上任主人的笔记或注释。

陈沂的老公顺利考取了农大的研究生,两人于是又在租房里多住了几年。虽然陈沂已经成为了OL,但她觉得自己仍然停留在校园生活的状态。下班回家后,换下职业装,穿着运动服蹬一双回力鞋去学校跟老公集合,两人要么吃食堂要么吃小店,与做学生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与大学生为邻更年轻

随着陈沂的老公获得硕士学位并在南京一家以农产品为支柱产业的上市公司找到工作后,两人的日子顿时豁然开朗。

两人租了一套更大的房子,在沉香花园,与农大操场仅一墙之隔,他们住的7号楼1201室,客厅与卧室都朝着农大操场。下了楼,走不到30米,就从一个商业化的住宅区进入到了充满学院派风情的校园。

看着校园里形形色色的学生们的身影,穿着随意而轻松,透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一群人嘻笑着讨论哪个食堂的饭菜更为好吃,哪个系的女生更漂亮,现在最流行的音乐是什么……恍惚间,两人觉得自己似乎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穿梭于这一群人中,就会觉得似乎自己也还真的很年轻。

陈沂比较让我们佩服的是,她非常会考试。那些与职业有关的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我们在办公室抱着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怎么都看不进去,她却从不在单位复习,可到了考试时,却总是以非常可观的分数轻松通过。

我们向她取经,她说,她在单位和在家也总觉得看不进去。所以,她总是带着书去农大的教室复习。看着身边一个个埋头读书的同学,看灯光穿过几十年的旧楼小窗照射在书本上。在图书馆里,那么多的书从指尖掠过,光影跳跃间,时光仿佛倒流,一片安静中,就好像能感受到思绪流淌的韵律,复习就此变成一件美妙的事情。

除了会学,她还很会运动。对于我们这群视发胖为生死大敌的女人们而言,少吃很痛苦,运动更痛苦。可是,陈沂却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锻炼习惯。她说只要天气允许,她每天早晚都会跟老公一起去农大的大操场跑步。

她说,每次去锻炼的时候,可以看到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与陪跑的男生肩并肩地向前跑。他们穿着各色运动衣与跑鞋,微风扑面,凉爽惬意,这一切,像极了一幅饱满的油画。其他的运动场馆也同样地吸引人,打球、游泳,永远不会缺少对手。

心多老人多老

陈沂说与大学为邻,根本不用担心早上起不来。因为每天早上6点半,校园之声就开始广播,在舒缓的轻音乐中睁开睡眼,洗漱时顺便听听播放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出门时,有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电影放映、毕业表演的信息陪伴。就连起床那么点时间,都变成了吸收资讯的好机会。

更让两人觉得宝贵的,是大学里会有许多讲座,且很多都是大师级的。陈沂曾在一个夏天的早上听到校园之声里说起有一个陈忠实的讲座。那天她提前去占了位置,从头听到尾。这样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有时哪怕什么都不做,仅仅只去校园里随意走走,也会觉得身心愉快。经常能看到以前的老教授,虽两鬓斑白杵着拐杖,但腰板挺得直直的,那份儒雅风度,让人不觉心生敬意。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会看到男生的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女生,男生的白衬衣被风吹得鼓起来,女生的长裙随风轻扬。这样的画面,会让人的心不知不觉变得柔软。

因为工作表现杰出,陈沂老公所在的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一套位于新街口的两居室作为住处。可两人搬过去后,一点儿也没有住进高尚社区的满足感。在这种商业化的生活区,住户更多以经济的思维来判断、来交流、来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

陈沂跟老公都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会不自觉地落入这样的漩涡而不能自省,最终会变得坚硬,麻木,迟钝,甚至有老之将至的感觉。所以,当两人在新街口住到手里的钱足够买房时,他们毫不犹豫买下了现在这套沉香花园3期的一套两居室。因为并非黄金地段,在新街口只够3成首付房款,在这里却几乎可以全款购房了。他们选择了首付5成的付款方案,剩下的钱用来装修并买了一辆车。闹市区的一套房子,变成了学校边上的一套房加一辆车,手头还略有盈余,他们都觉得这个选择一点没错。

陈沂说她非常喜欢英国一句很老的谚语——心多老人多老,如她这种大学深处有人家的日子,与学生零距离,与校园零距离,而大学,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走在时代的前面,知道最流行的是什么,知道最引人关注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头脑里,有无数新奇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思想,在他们的身上,有无数可能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的活力与青春。和这些年轻人生活在一起,就连思想都可以保持活跃与清醒。

成人一樣工作,学生一样生活,简单而纯粹!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