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号模特走秀终结?

2017-09-26杨聃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尺码厌食症时装周

杨聃

在对于体形极度苛刻的文化中,允许人们承认自己无论穿多大号衣服都能健康、美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然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多样性。

矫枉过正

9月初的纽约时装周刚要開幕就被另一个新闻先声夺人了: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和开云(Kering)承诺停止在T台和广告中聘用过瘦和未成年模特。换言之,这两家奢侈品集团旗下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奥(Christian Dior)、马克·雅克布(Marc Jacobs)、巴黎世家(Balenciaga)、圣罗兰(Saint Lauren)、古驰(Gucci)等品牌,都将加入这一阵营。

在LVMH和开云签署的倡议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过瘦”的女性模特标准为美国尺码0号(相当于法国尺码32号或者英国尺码4号)及以下,同时模特们需要在开工前6个月出示有效的健康证明。文件还禁止了16岁以下的模特参与成人造型的走秀或者拍摄。年龄在16周岁至18周岁的模特也将受到更多具体的限制,例如在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6点这一时段不得安排工作,以及外宿工作中必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

《Vogue》大片试图呈现美的多样性

“这份文件将适用于全球,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于模特过瘦及低龄化问题的关心、忧虑与责任。”LVMH及开云在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写道,并希望越来越多的品牌能够效仿。事实上,针对时尚界模特低龄化及过度消瘦的批评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15岁的波姬·小丝(Brook Shields)在CK广告片里性感地宣称:“我和Calvin之间什么也容不下。”90年代超模凯特·摩斯在T台和广告片中带红过骨瘦嶙峋,甚至是“海洛因时尚”。这么多年过去了,时尚还在被类似的问题诟病。

记得因为厌食症去世的法国模特伊莎贝拉·卡罗(Isabelle Caro),12岁进入模特行业,后因为节食患上了厌食症。摄影师奥利维耶托·托斯卡尼(Oliviero Toscani)在为时尚品牌Nolita拍摄的广告中记录了形如枯槁的她,当时身高1.65米的卡罗体重仅有不到30公斤。这则“对厌食症说不”的广告在2007年米兰时装周上一推出就登上了报纸和户外广告的显著位置。2010年,28岁的卡罗去世了,这令时尚行业开始反思启用过瘦模特对行业以及青少年的影响。

2014年年底,法国通过了法案,规定其从业的模特必须提供医生开具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来证明适合从事模特工作。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认可的体型衡量标准,通常使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结果在18.5至25之间为健康,低于18为过轻,低于17则被视为营养不良。然而,以身体质量指数为标准在行业中并非先例,西班牙早就禁止了指数小于18的模特;2012年以色列禁止模特公司雇用指数小于18.5的模特;意大利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知名的模特经纪公司也拒绝雇用指数小于18.5的模特。

“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以完美身材自居

目前法国模特平均的身材是身高1.75米、体重50公斤、身体质量指数为16。因为法国模特公司的集体抗议,法案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模特最低的指数标准,只是要求16岁及以下的模特在常规体检中测试健康程度;而16岁以上的模特必须有劳工医生开的证明,根据体重、年龄和体型判断其是否健康,是否患有厌食症或营养不良,通常健康证明在两年内有效。

不仅如此,法国的这项法案还指出,任何商业图片如果对模特外形进行了修图处理,无论是变胖或者变瘦,只要与现实不符都要配有“此图经修改”的标注,如有违反将面临3.75万欧元的罚款。法国卫生部认为年轻人通常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认知,长期面对那些“有示范意义却又不符合实际”的模特图片,会产生自我贬低的情绪,也会影响对自身身材的错误判断,间接影响正常饮食和健康。有数据显示,目前法国在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进食障碍是排在车祸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而患有厌食症的年轻人里90%是女性,难怪他们如此大张旗鼓。

面对此次两大奢侈品集团的动议,业界的反馈也是褒贬不一。有人高呼时尚行业终于开始在乎顾客们的感受了。模特和草根评论家等“弱势”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的发声让这件存在了十几年的“常态”被正视,他们认为这份倡议文件将终结让那些原本已经很瘦的女人继续饿自己的理由。

然而,作为被保护方的模特们却并没有欣然接受这份好意,毕竟就是有一群天生吃不胖的人啊。“因为你是0号所以不能走秀,跟因为你是16号所以不能做模特,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模特杰米·金(Jaime King)反问道。

同时,突如其来的声明让很多0号模特丧失了工作机会,经纪公司只会对客户的要求照单全收,并不会关心那些被“塑造”成0号的模特如何过渡这段时期。如此热闹的关注一圈下来让人差点忘了引发这一切的厌食症是种“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并不完全是因为感染了“时尚病毒”。

可见的多样性

在《如何消除现代厌食症》(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On Modern Anorexia)一书的作者凯尔西·奥斯古德(Kelsey Osgood)看来,单纯地禁止一部分人不见得是最佳解决方案,要想“拨乱反正”应该增加其他身材类型的比例而非杜绝任何一种。endprint

多年前,“老佛爷”卡尔·拉格斐曾对阿黛尔的身材作过一番评价,几经媒体断章取义后广为流传的只剩下“有点肥”(a little too fat)这么半句话了。有点女权主义的美国摇滚朋克乐队“The Gossip”的主唱贝丝·迪托(Beth Ditto)特意为阿黛尔打抱不平,大概意思是卡尔·拉格斐自己也当过胖子啊,公众给了他太多权力,尽管他能创造时尚和艺术,但不代表他的每句话都对。同样属于大码的迪托一向对自己的身材毫不遮掩,让·保罗·高缇耶曾在时装周上为她制作过20码的服装走秀。

“胖子在时装界从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尊重。”34岁的纽约时装博主萨拉·康利(Sarah Conley)曾抱怨说,“那些大尺码的衣服常常被胡乱堆放在孕妇装和过季打折区域附近,甚至为了给当季衣服腾出空间而被挪来挪去。”事实上,现实生活里绝大部分消费者穿着4到8号的服装,甚至还有一些是需要穿14号及以上尺码的女人们。一味强调身材上的完美很容易引发众怒,比如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

英国曾有1.6万人在changer.org上签名抵制“维秘”,因为被其“完美身材”的营销项目惹恼了。画面中10名长发、高挑、腿长、苗条的模特穿着维多利亚的内衣一字排开,下面配上了“The Perfect Body”(完美身材)字样。为了表达对这则广告的不满,反对者们在推特上创建了一個名为#iamperfect的标签,号召大家上传各种照片,以表达他们认为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甚至是残疾的身体都可以是美的。

从2011年起,人们似乎更崇尚自然了。原本在商场橱窗里最常见的女性模特尺寸是高1.8米、胸围34B、腰围61至64厘米、臀围91厘米,为英国多家大型服装连锁品牌供货的Displaysense公司表示,近年来大码橱窗模特的订单有16%的增长,有段时间甚至供不应求。不仅如此,高街时尚品牌店中也出现了更多代表不同种族的假模特。

亚伯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莎拉·瑞雷(Sarah Riley)就这个现象做过研究,发现人们希望看到更多和自己类似的模特。“广告对于人们欣赏什么的认知与人们的真实想法之间产生了偏差。”她对BBC说,“在对于体形极度苛刻的文化中,允许人们承认自己无论穿多大号衣服都能健康、美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事实上,时尚一直在尝试它的多样性,不只是身材,可见的变化还有肤色。2016年年初的纽约时装周上,YEEZY办了一场盛大的秀,所有模特无一例外都是有色人种。虽然有人嘲讽那场大秀为“难民”营,但在已经有了维罗妮卡·韦伯、格雷斯·琼斯、伊曼、纳奥米·坎贝尔、华莉丝·迪里等打破种族障碍的黑人模特后,有色模特正在融入主流。

去年9月一个印有“black models matter”(黑人模特很重要)的包包被时装周上的街拍摄影师捕捉了下来,它的创作者就是照片中背着包包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女孩阿什利·丘(Ashley B.Chew),一个模特,因为肤色的问题,在试镜后被拒绝了。这张图片很快风靡开来,被社交网络和各大媒体报道,阿什利·丘也得到了业内知名人士的声援。仅在一年之后,此次纽约时装周上几乎每场都有至少一位有色模特,《W》杂志惊呼这是空前的“政治正确”。的确,连英国版《Vogue》都迎来了首位黑人男主编爱德华·恩尼弗(Edward Enninful),谁还能质疑有色人种在时尚界的地位呢?

如此说来,时尚真的那么需要0号模特离开T台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尺码厌食症时装周
国王的厌食症
Implicit Attribute Recognition of Online Clothing Reviews Based on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郑人买履
购物口语大会串
脚上没批示
厌食症,你知道吗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春夏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