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校长进城(小小说)
2017-09-26江丽华
江丽华
吕玉明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他跟随父母下田劳动,胳膊肘里挎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两三本文学名著。劳动间歇时,他独自坐在田埂上,垂着头,默默地看书。
有一回,乡长下村支农,见吕玉明津津有味地读一本很厚的书。乡长凑过去一瞅,书名是《飘》,美国人写的。
乡长十分感慨,说吕玉明是个人才,不能被埋没了,当场拍板决定,让他去村小当代课老师。
吕玉明虽不是科班出身,教书却自成套路。比方他教学生“辛苦”一词,会说:“把‘辛拆开来,叫你立在教室门口十分钟,这是不是很‘苦啊?”
学生们点头,把这个词记牢了。
又比方,在区别“干燥”和“急躁”两个词时,吕玉明对学生们讲解:“‘干燥是火字偏旁,向着火,会烤干。而‘急躁呢,你心里着急,忍不住要跺脚,所以是足字偏旁。”说完,他在讲台上用力跺脚,还朝学生们嚷,“大家一起来,表示‘急躁啊!”
学生们哄堂大笑,开心地跺脚;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把上面两个词记住了,再也不会写错。
因为书教得好,每次全乡统考,他的學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吕玉明跳出“农”门,成为公办教师。没过几年,他当上了这所村小的校长。
当上校长后,吕玉明穿上皮鞋,戴上金丝眼镜,把家务和农活全部扔给老婆秀英,上班时间专心教书,下班后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又写字,每天搞得很晚才熄灯。
乡亲们问秀英:“吕校长晚上在忙啥?”
秀英回答:“他在写文章。”
至于写什么文章,秀英答不上来。只有村小的老师们明白,吕玉明在写小说。那个尖嘴猴腮的邮递员骑着墨绿色的自行车,一阵风般冲到操场上,扯开嗓门向吕玉明报喜:“校长,钞票来啦——”
吕玉明有工资,又有稿费,况且只生一个女儿,手头便比较宽裕。村民们遇上急需用钱的事情,第一个就想到他。
面对借钱的村民,吕玉明收起温文尔雅的笑容,眼里射出寒光,好久不表态。那模样,像电影里的特工审讯嫌疑犯。
村民被他逼视得浑身不自在,仿佛全身爬满蚂蚁,正想打退堂鼓,吕玉明却开腔了:“写张借条吧,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日子一到,吕玉明便上门要债。欠债人的儿女一般是他的学生,他板着面孔,当着孩子的面,把借条铺展在桌面上,逼视着学生家长,冷若冰霜地吐出两个字:还钱。
吕玉明这种讨债方式,村民们接受不了,尽管他们时常向其借钱,而且不付分毫利息。
大伙说:“姓吕的讲台上一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养得白白胖胖的。借他两个铜钿,又不是不还,他却像催命鬼似的,太不着调了!”
又有人说:“如果不是乡长看中,他跟咱们一样踩烂泥巴,神气什么呀!”
众人便一块儿骂乡长,骂他眼睛长在屁股上了,怎么相中吕玉明这号人,还让他当校长!
秀英也劝过吕玉明,说乡里乡亲的,兜一个圈子,都是自家人。这样讨债,影响不好。
他摇头叹息:“农民为什么穷苦?他有勤劳的一面,同时又不讲诚信。所以想致富,首先得学会做人!”
秀英呸了他一口,反驳道:“你也是农民!”
他瞪大眼睛,捏紧拳头,随即又松开,再次叹息道:“农民的劣根性啊。”
吕玉明女儿在县城上初中时,秀英得了重病,撒手西去。他坚持不续弦,一个人过日子。
这年秋天开学,吕玉明找学生家访。一进门,发现里面有一桌人在打麻将,学生坐在他父亲身旁,指点老爸出牌。
吕玉明立马冒火,没头没脑地训斥学生家长一顿,随后掉头离去。
当晚,这位家长与三个赌友喝酒解闷。酒酣耳热之际,赌友们怂恿这个男人,说姓吕的不给你面子,你索性今晚去他家闹一闹,杀杀他的傲气。
酒壮怂人胆,这个男人趁着酒兴,去找吕玉明麻烦。闯到吕家门口时,凉风一吹,他酒醒大半,顿生悔意;可又不好意思马上回去,便蹲在墙根下抽烟。
这时候,吕家房间内传出声响,居然是男女对话声。男人愣怔好一阵,忽然明白过来,飞一般跑回家报信。
所有的村民都记住这天晚上的喧嚣,比唱大戏还热闹。四个男人破门而入,成功“捉奸”,将吕玉明和代课女教师郁小梅捆绑起来。
吕玉明向围观的乡亲们辩解,说,他丧偶未娶,小梅未嫁,他们是在谈恋爱。
村民们却自有道理,说:小梅已经许配给村支书老李的儿子,怎轮得上你姓吕的上床?
老李得到讯息,一口气奔到吕家,劈面第一句话是:给他们松绑。紧接着又说:押送到乡政府,听党委处理。
乡党委还未作出处理决定,吕玉明率先辞职,昂首挺胸去了县城。有作家朋友邀请他筹建培训学校,先前他还恋着铁饭碗,举棋不定;如今顺水推舟,去当培训学校的校长了。
吕玉明前脚刚走,郁小梅也悄悄离开村庄。没过多久,便有乡亲在县城亲眼见到她和吕玉明手挽着手,亲亲热热地逛商场。
村小一下子走掉两个老师,上面又派不出人来,于是就撤销了,并到乡中心小学。这可害苦了众多学生家长,早晚要接送,耽误不少工夫。
乡亲们抱怨当初“捉奸”的那帮男人,说他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村支书老李也批评这四个赌徒:“如果不是我叫你们赶紧松绑,说不定你们现在还蹲在牢里呢!”
最后大伙一致埋怨吕玉明:“不就是叫你赤膊游一趟街嘛,干吗拔腿走人,真是个白眼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