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人汪峰

2017-09-26王燕青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汪峰耳机商业

王燕青

在汪峰看来,音乐和商业是有共同点的,“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如果它的初心是跟风,那这个产品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在商业上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9月9日,汪峰“岁月”巡回演唱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唱。这次巡演最大的亮点是融入了科技元素,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机器人X-MAN,都在向外展示一种冷静的力量感。

“力量感”在汪峰身上的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多元化,不再是年轻时冒到嗓子眼的力量感,而是一种包含充分自我认知的身份体现。

汪峰的身上同时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他也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至少从目前来看,他是中国摇滚圈难得商业化成功的范例。他的创业项目,FIIL耳机也在刚刚过去的7月登陆了美国市场,美国分公司也早在今年4月就已成立。

“声音的艺术”是汪峰定下的美国宣传语。他对艺术性的表达不再只是通过单一的演唱渠道,他更想打造一个全新的承载艺术的载体。当艺术与商业结合时,汪峰从来不忌讳谈钱的事,他觉得真实的表达是摇滚最本质的东西。事实上,从出道起,汪峰就把音乐的商业价值作为成功的评判标准之一。

我们试着与汪峰聊一聊他的商业情结,也通过他的合伙人、商业伙伴了解汪峰的商业敏锐度和执行力。

商业渴望

见到汪峰前,彭锦洲对他的印象仅限于被大众广为传唱的几首歌。汪峰说,他要做一款独立品牌的耳机。这件事他考虑了很长时间。彭锦洲有些将信将疑。他当然知道汪峰的影响力,但是他想,汪峰是一个容易合作的人吗?他会专心致志做一款硬件产品吗?

彭锦洲跟汪峰吃了一顿饭。他试着从中年男人的角度去理解汪峰。汪峰的一句话打动了彭锦洲,“音乐是无形的,我需要某种有形的东西来作为音乐的支撑。”某种程度上,这种“支撑”更多是对男人事业的一种升级。彭锦洲也想到了耳机,他感觉到,“这个人确实是很有追求的,对这个事业,对音乐传承(这件事),每个人其实还是希望能有一些自己的东西留下来。”

彭锦洲也想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些什么。供职于华为期间,彭锦洲有过一次短暂出走——追随李一男创业。“李一男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技术、商业的认知非常(具有)条理化和系统性,”彭锦洲把汪峰归为“理想主义者”创业搭档,但在理想情怀下,“我认为他是有那种做生意经验(的人),这种经验从很多事情上可以(体现)。”

与汪峰搭档后,彭锦洲更深刻理解了汪峰身上商业情怀的融合性,“某种程度上,他(做音乐创作)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世界去感染别人。”这也符合汪峰对自我的理解,“就我个人来说,无论是做音乐还是做耳机,或者是未来的互联网项目,都是因为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音乐的美好。这个本源是始终如一的。”

这份纯粹始于汪峰的出道。在彭锦洲看来,汪峰的纯粹还在于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商业的渴望。

1996年,25岁的汪峰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辞职,成为专职摇滚歌手。由于父子矛盾严重,汪峰不得不从家里搬出去,租住在一间小小的地下室,甚至一天只吃一碗面。北京的冬天很冷,地下室没有暖气,脸盆里的水都会结冰。

1997年,汪峰带着自己的乐队鲍家街43号签约京文唱片,与崔健、唐朝、罗琦等摇滚歌手成为同一家公司的艺人。但这个合作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汪峰的第一张专辑仅获得12000元的收入,与乐队、经纪人六个人均分。第二张专辑,京文唱片干脆以5000美金的价格把汪峰的两张专辑卖给了一家香港公司。这让汪峰感到极度愤怒,他认为这没有体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汪峰决定离开京文唱片,另觅新公司。此时,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许晓峰在听了汪峰的《花火》小样后签下了他,而非鲍家街43号乐队。虽然汪峰也承受了外界的指责,但他也因此开始接触到正规的商业化运作和国际化公司管理。

华纳给创作型歌手开词曲费、版税,还会另外投入资金进行包装,这种规范运作的风格正是汪峰所追求的。他曾经说过,自己需要有稳定体面的生活水准,才能安心创作出好作品。

当然,汪峰也要学会包装和营销。我们所熟知的形象转变背后,汪峰迎来了事业的第一次腾飞。2004年6月到2005年1月,半年时间里,《飞得更高》先后在各种舞台上重复三百多遍,还一度成为“神舟六号”发射背景音乐,以及中国移动在《新闻联播》中的广告背景音乐。用汪峰前经纪人的话说,“(《飞得更高》)听到了钱的声音。”

对汪峰而言,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商演机会。汪峰成为各类公司年会上的助演嘉宾,也是中国企业家、官员们喜爱的歌手。励志摇滚是蓝海市场,也是一个极具消费力的大市场。许晓峰离开华纳成立创盟音乐带走汪峰时,汪峰已经成为极具商业价值的歌手,出场费从3000元提升到20万元。

2007年是汪峰事业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汪峰与许晓峰散伙加入大国文化集團——李泽楷是大国文化集团的投资者,它有机会让旗下艺人参与2008年奥运会系列歌曲制作。

汪峰的商业价值也在2008年奥运会达到高峰。他除了参加两个合唱之外,还有自己独立创作的两首歌曲。《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在奥运场馆中的播放次数也远超《北京欢迎你》。而在当年“5·12汶川地震”中,汪峰《美丽世界的孤儿》是新闻频道报道灾情时的配乐。

汪峰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他也从版税、商演、演唱会和广告代言中获得了商业收益。更重要的是,积累了音乐商业化的成功经验。彭锦洲称汪峰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朋友圈的很多企业家都是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是汪峰的商业伙伴。他在与汪峰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汪峰很容易吸收别人正确的意见,当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是最好的时候,汪峰会停止争辩,考虑接受对方的想法。很强的学习能力,加上适应性,是汪峰之所以成为汪峰的原因。

现实路径

在汪峰看来,音乐和商业是有共同点的,“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如果它的初心是跟风,那这个产品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在商业上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伟大的品牌和伟大的音乐作品,它的创作路径其实没太大差别。”

他对唱片行业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从最早的京文唱片,到华纳公司、创盟音乐,再到大国文化,汪峰见识了港台、内地、海外不同唱片公司的商业风格。他的结论是唱片行业要向西方公司学习运作方式。汪峰认为专业化是西方音乐界的风格特征。他把对音乐的钻研劲头嫁接到商业研究上,成为圈内公认的具有CEO精力和聪明程度的摇滚音乐人。

2014年8月,汪峰与乐视音乐合作,尝鲜现场演出+付费直播的O2O演唱会模式。这次尝试共获得线下两千多万、线上三百多万元的收入。汪峰的商业伙伴“野马现场”创始人李宏杰认为,汪峰对音乐行业的创新充满兴趣,他并不满足于当一个歌手。

鸟巢演唱会之后,投资人吴世春给汪峰发信息,问他有没有兴趣做耳机。吴世春早年在华为工作,2000年参与百度早期创业,2009年成为天使投资人。张野也看好这个项目,并且觉得只有汪峰能做这个项目。“他(汪峰)眼睛一亮说想做很久了,然后也说了他对耳机和耳机品牌的理解,如果他做的话会怎么做,他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张野和吴世春被汪峰的執着打动了。

吴世春建议汪峰真金白银地投资,做大股东董事长,投资人跟投。汪峰非常赞同。“我们见面比较频繁,从第一次开始聊到把团队凑齐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张野说,“最开始聊的时候只是耳机,比方说有哪些需求,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后面越聊越深入,比如代工厂要怎么选,供应链条要怎么管理,企业结构是怎么样的,再往后面聊就是未来的耳机会怎么样,你做得好的话终有一天会把该占有的市场都占有,那然后呢?”

汪峰的思路很清晰,要做一个软硬件开发结合的公司,“音乐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耳机有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延伸。”张野认可汪峰的商业能力,“但他明白自己不是这个专业出身,所以也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多做干涉。他对产品有自己的理解,对公司文化有自己的理解,这都是一个领袖该具备的。”因此,汪峰懂得去找专业的人来做管理、销售、品牌等专业工作。

2014年底,汪峰创业团队骨干班底基本搭建完毕。在吴世春的牵线搭桥下,彭锦洲加入汪峰创业团队,担任首任CEO,前缤特力高级研发经理邬宁担任CTO,国际音频工程协会(AES)前理事长Barry Blesser担纲公司首席技术顾问,并招揽到三十多名研发工程师。

2015年3月,北京峰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范科技”)注册成立。汪峰以出资额和影响力双重作价,占股40%,成为第一大股东,彭锦洲及创业团队骨干成员占股40%,梅花创投吴世春和青山资本张野进行了天使轮投资,占股20%。

彭锦洲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作为汪峰创业公司的CEO,他有过焦虑。跟他以往开拓的千亿级别手机市场相比,耳机市场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高端耳机就几十个亿,而且渠道也不完善,差别很大。最重要的,即便是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市场,大家还是认为耳机是一个非必需品。”但他和汪峰达成共识,他们要做大众消费市场,“而且要有好的品质,好的体验”。

从团队搭建、公司组建,再到拿出产品,期间不过半年时间。耳机将搭载各种智能化功能和流媒体,会成为一个通道,包括汪峰本人的新歌都会通过耳机首发。这在当时是一批音乐人在苦苦追寻的商业化方案,“智能化”是汪峰一直关注的课题,他想的是,“如何更人性化地与人交互,更方便地聆听人的诉求,匹配更多使用场景。”

汪峰对声音的把控力能增加他的商业执行力。他告诉团队,永远不要一个音质平庸的智能玩具。 彭锦洲认为汪峰的乐感、经验和DJ团队都是他们的竞争壁垒,“它既有来自于工艺的,也有过去的经验,还有对艺术的追求。”

今年年初,彭锦洲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这个创始团队。CTO邬宁成为继任者。邬宁是声学电声博士,曾任缤特力研发主管。他对音频系统的研发和汪峰的构想也是一致的。

邬宁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汪峰不会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但公司的战略、产品的定义和开发、外观配色等,他都会真正参与进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汪峰可能更像一个“产品经理”。

“现在叫他企业家也不为过”

汪峰对“产品经理”的界定是,产品的最终责任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既要有理性思考,又要有直觉判断,而两者之间,理性首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对技术现实和商业逻辑的整体把握,产品当然很容易走向失败。”

推出一款耳机单品绝不能包括汪峰全部的商业野心,他要做的是一盘更大的生意。从创立公司起,FIIL只是汪峰要打造的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中的硬件部分。汪峰曾经开玩笑,也许会推出手机产品。

早在去年春节过后,汪峰就开始在软件平台上进行布局。他在微博宣布推出“X”计划,“时代到了今天,当音乐只能残喘苟活的时候,我想我必须为它做点什么。”据汪峰讲,“X”计划“是一个凭借情感而建立起来的开放式音乐艺术交互平台。让音乐、影像和资讯回到情感的原点”。“X”计划下也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音乐平台“iwini”,包括旗下播客产品imixdio。

更早之前,汪峰已经投资了一家做演唱会现场直播的初创公司“野马现场”。汪峰成功试水过O2O演唱会模式,很认可这家由前《滚石》执行主编、张北草原音乐节创始人李宏杰打造的创业项目。

汪峰想要的是一个更加垂直的音乐生态,硬件只是生态入口,云端内容才是他需要深耕的领域。汪峰说,他的商业愿景是希望FIIL会以音乐为立足点,“成为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流行文化品牌。”汪峰判断,随着音乐版权市场的逐渐规范,未来流媒体会向上游的内容端购买版权,也会和下游的强势的智能播放终端合作开发,最终打造出以耳机为核心的一种协作的、被集成的、向智能设备拓展的商业生态圈。

汪峰相信理性思考会带来不错的产品,“而直觉和热爱才会带来伟大的产品。”他希望他名下有一个“伟大的产品”。

彭锦洲在离开前想过,“当你想到这个品牌,你的脑海中它会是什么?”公司起步阶段,因为有汪峰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从0到1的过程,相对来说会走得更顺一些,包括说可能拿到更多的钱,找到更好的代工厂。”到了下一阶段,“汪峰的产品”要摆脱汪峰的路径依赖,“过去的成功可能是未来成功的陷阱。”

张野实实在在看到了汪峰的变化,“汪峰是摇滚艺人出身,二十几年来一步步走过来,无论自己红还是不红,每张专辑坚持自己写歌。他以前坚持的事情他现在也在坚持”,“他关注的是品质,是产品本身,其他复杂的东西不是他考虑的。”而现在,“叫他企业家其实也并不为过。”

猜你喜欢

汪峰耳机商业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商业前沿
唠叨过滤耳机
商业前沿
你的选择是真实or虚拟 简评6款多声道耳机
好东西!值得等待!Focal Utopia耳机、Moon 430HA耳机放大器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汪峰暂停手撕前任会友找乐子
明星汪峰玩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