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大变化管窥新疆棉纺

2017-09-26徐盼盼

纺织机械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疆棉棉纺织优惠政策

三大变化管窥新疆棉纺

有人说,未来中国棉业前途非新疆莫属。新疆真如此前途无量吗?有三大变化,或可以窥见一二。

变化1对棉纺织企业的吸附力增强

3年前,新疆发展棉纺织业基本依靠优惠政策,靠国家花钱补贴。近几年,国家及自治区陆续出台的各项优惠及补贴政策,核算到入疆企业上,差不多在2000-2200元/吨。也就是说,在新疆生产棉纱,成本可节省2000元/吨。于是,近年我们看到了“南雁北归”,看到了“孔雀西北飞”,内地纺企纷至沓来。截至今年6月份,新疆棉纺织产能已达到1360万锭。

新疆棉纺织吸附力也越来越强,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不少内地企业表示,现如今有条件的企业争着赴疆投资建厂。不再仅仅是单一看重优惠政策,更多的是看中了新疆的发展前景。有人预测,至今年底,新疆棉纺织产能或超1500万锭,2020年,将至2000万锭。

新疆棉纺织业正在加速崛起。

变化2由“走,一起去拾花”到“走,一起去找机会”

往年,新疆的内地人多是农民工,所做工作也很单一,主要是“拾花工”。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及河北等地,这些地区人口密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从今年开始,有个新的现象就是,赴疆的拾花工人数大量减少,而来新疆“找机会”的人却在增多。往年,来疆的务工人员像候鸟一样,秋来春去;而今,来疆人员,打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能一直干下去。在与务工人员的接触中,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新疆正在成为创业发展的热土”。

变化3产业向高端发展

随着新疆棉纺织、棉花产业的发展,给大家带来了致富发展的机会。这个领域是更高级、更赚钱的事业,正成为新疆老棉花人的选择。

中国目前沿海的棉花收购业务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讲,已一年不如一年,失去了早先对纺织业的支持保障,许多企业己放弃了内地棉的自收自给,把纺织原料组织的重点放在外采新疆棉上。

一方面,沿海地区近几年棉花面积产量滑坡严重,纺企无法依靠传统的生产模式维持生产经营,使新疆棉在沿海纺企成为“当家花旦”,另一方面,随着运输等经营费用减少,新疆棉出疆较原先更加方便快捷也让众多内地企业选择采购新疆棉。

其次,纺织行业发展至今,在江浙、山东、广东等东部沿海城市尤为集中,不过,近年来沿海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节节攀升,政策支持逐渐弱化,对低利润的企业而言,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成本只是越来越高。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之下,纺织企业走进内陆、走出国门成了大势所趋,四川、安徽、新疆等内地城市成了众多企业的首选,虽然目前产业链不完整等劣势依然限制着大批产能的转移,但随着内地产业链的逐渐发展,转移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一大环境下,资源充沛的新疆优势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新疆更是推出了八项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期通过涉及资金、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扶持措施,吸引纺织服装产业“西移”。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纺织企业和纺织人。相信,未来新疆棉花将会成为中国棉业的领军地区。

(来源:中国棉花网 徐盼盼/整理)

猜你喜欢

新疆棉棉纺织优惠政策
基于微博舆情事件的主题情感分析
2021年《棉纺织技术》主题索引
新疆棉拥抱的季节
探究热点新闻“新疆棉”事件中的地理问题
——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拥抱新疆棉优质好物推荐清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棉纺织技艺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