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骨文“”字补释

2017-09-26马智忠

殷都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文字吉林大学中华书局

马智忠,闫 爽

(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马智忠,闫 爽

(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殷墟甲骨文中有如下一字:

《合集》28203《合集》28233《合集》28236《补编》10314

辞例如下:

《合集》28203[无名类]

2. (1)一羊,受禾(年)。①“禾”用作“年”,此类现象就是古人所说的转注。参考林澐《古文字转注举例》,《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林澐《古文字学简论》,中华书局,2012年,第29页。大吉。

《合集》28233[无名类]

《合集》28236[何组]

《补编》10314[何组]

为行文方便,下面用△代替它。

徐灏笺云:

禾孰则颖屈而下垂,其状欲堕落,故曰“危穗”。[4]

王筠说:

张舜徽《演释名》说:

晋代杨泉《物理论》说:

种作曰稼,稼犹种也;收敛曰穑,穑犹收也:古今之言云尔。稼,农之本;穑,农之末。本轻而末重,前缓而后急。稼欲熟,收欲速。此良农之务也。[7]

《汉书·食货志》:“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颜师古注曰:“力谓勤作之也。如寇盗之至,谓促遽之甚,恐为风雨所损。”*《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120—1121页。杨泉和颜师古都认为收获很急促,是担心突如其来的风雨造成收成受损。

农谚曰:“虎口夺粮,龙口夺食”,有人这样解释:

芒种期间,经常会遇到大风、暴雨或冰雹等异常的天气,于是人们便把这时抢收小麦叫作“虎口夺粮,龙口夺食”。这里的“虎”指大风,“龙”则指暴雨、冰雹等。如此时遭遇一场大风,或者一场暴雨、冰雹,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脱粒而导致倒伏、落粒、穗上发芽、烂麦场等,致使庄稼受到严重损失。所以农家在这段时间内,要根据气象情况来安排抢收小麦的时间。[8]

禾稼的收割与小麦类似,也会面临风雨等自然灾害,如果这时再加上谷穗饱熟、颖垂欲坠,只能使得收成受损更为严重。

再看语音。

本文引用甲骨著录材料及简称:

《甲骨文合集》——《合集》

《甲骨文合集补编》——《补编》

[责任编辑]

[2]郭永秉.谈古文字中的“要”字和从“要”之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109—110.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M].凤凰出版社,2007.566.

[4] [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A].续修四库全书》二二六[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1.

[5][清]王筠.说文句读(据1882年尊经书局刊本影印),中国书店,1983.389—390.

[6]张舜徽.郑学丛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1.

[7][后魏]贾思勰着,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第二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85.

[8]许彦来.二十四节气知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8.

[9]徐在国.郭店楚简文字三考[A].简帛研究二〇〇一[C].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77—178;白于蓝.郭店楚墓竹简考释(四篇)[A].简帛研究二〇〇一[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96.

[10]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壹)[M].成都出版社,1992.134.

[11]杨永龙.《说文》今方言考[M].河南省语言学会编.汉语论丛(第2辑)[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302—303.邢向东.平利方言调查[M].中华书局,2009.156;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M].巴蜀书社,2002.146.

[责任编辑:郭昱]

K877.1

:A

:1001-0238(2017)03-0007-03

2017-05-05

马智忠 (1976—),男,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殷墟甲骨文;闫爽(1992—),女,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

猜你喜欢

古文字吉林大学中华书局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