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学应用与普适医疗服务
2017-09-26周丽君于京杰唐绍强张丽萍
周丽君 于京杰* 唐绍强 张丽萍
远程医学应用与普适医疗服务
周丽君①于京杰①*唐绍强①张丽萍①
目的:拓展远程医学应用领域,逐步展开普适医疗服务。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卫星及移动通信等多种信息新技术,开展面向医院与大众的多种形式的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结果:推行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结合模式,丰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实现医疗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结论:采用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达到医疗信息与服务普适共享、大众普遍受惠的目的。
远程医学;卫星通信;远程医疗会诊;普适医疗
远程医学是一种将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搭建的平台开展远距离医疗及医学有关的信息服务[1]。目前,各级医院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卫星及移动通信等多种手段,构建远程专家会诊系统、远程手术指导系统、远程医疗咨询及培训系统,为军地医院开展疑难病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查房、学术交流、远程手术示教及远程门诊等多种形式的远程医学服务,开展面对大众的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形成较为完备的会诊和服务网络。通过采用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拓展远程医学应用领域,提升业务能力,使医院远程医学工作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发挥了远程医学的优势和社会效益。
1 远程医学发展历程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外远程医学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先进代表,发展速度很快,在远程医学咨询、远程医学会诊、医学图像视频的远距离传输以及远程军事医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开展了移动远程医疗、远程遥控医疗技术以及社区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2]。
我国远程医学开展时间较短,但基于当时国内互联网及通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起点高,发展十分迅速;已发展为利用卫星通信、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等进行数字、图像和语音的综合传输;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监控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等设备正往小型化和便携式方向发展。我军依托卫星通信设备建立了“军队远程医学信息网”,目前已经建成了双向站点及移动站点,并将心电图、内窥镜、X射线、CT、MRI和超声等辅助诊疗的数字信息接入远程医学系统,从而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等远程医学信息服务,许多省市建立起基于卫星、互联网和医疗专用网等通信平台的远程医学信息系统[3]。
目前,世界各国医疗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医患矛盾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为了解决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共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面推行协同化、一体化、知识化、个性化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应用,需要借助普适计算技术,形成覆盖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家庭及个人的信息网络,即“普适医疗”,实现随时随地地调阅任何人的医疗健康数据,并可以从海量医疗健康数据中挖掘医疗知识,获取随需而得的临床决策支持,以达到医疗信息与服务共享和大众普遍受惠的目的[4-5]。
2 远程医学应用模式与实践
2.1 远程医学应用模式
医院利用各种信息新技术,推行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结合模式,开展面向医院与大众的多种形式的远程医学信息服务。利用卫星网实现了与军队医院、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联网,利用互联网、宽带实现与地方医院的联网,利用互联网医院网站、移动通信网实现与广大群众的联网,从而建立了军地医疗单位之间、医生和患者、医生和广大群众之间的联系,完成了远程医疗会诊、远程网络医药咨询、远程教学讲座、远程医疗教学查房、远程手术示教和远程门诊等远程医学信息服务。医院远程医学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 1 远程医学系统拓扑图
2.1.1 远程医疗会诊
在远程医学服务中,远程医疗会诊是应用最广泛的项目之一[6]。近10年来,医院开展远程医学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共计2962例次。
2.1.2 远程网络医药咨询
医院网站创建了交互式医药咨询服务平台,可建立个人病历档案,设计了容易操作的提问和查询方式,提供多科室快捷链接,可多次发贴,咨询答复可分类以及提供健康保健知识咨询、检索与统计等功能[7]。近7年来,进行各类咨询服务共计70000余条次。
2.1.3 远程教学讲座
组织医院高级医学专家就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开展远程专题讲座,以及临床医师执业技能的远程教学辅导,护理部组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参加护理新技术讲座。建站以来开展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居家营养支持护理”等80多个医学、护理专题讲座,听课人数近40000人次。医院定期组织医护技人员收看专题讲座,并通过医院的闭路电视系统建立了远程卫星教育频道转播全军远程教学,效果良好。
2.1.4 远程医疗教学查房
远程医疗教学查房是远程医学新的医疗服务和新型查房手段,对患者的体检和询问病史通过当地医院来完成。医院利用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和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的高级专家资源,与联网医院开展了远程教学查房,医学专家对该院的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计划,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手术方案、营养支持治疗等进行专业指导。
2.1.5 远程手术示教
医院建立了达芬奇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该系统具有多通道图像选择、可视对讲、远程教学以及示教过程录制等功能,可实时传输与交互,图像清晰,语音清楚,操作简便。医院利用该系统将机器人手术实时信息数据通过全军远程医学卫星网转播到外地场所,可同时观摩手术实况,实现手术室内外的音频和视频交流、手术示教以及远程医学会诊。
2.1.6 远程门诊
为了拓展远程医学服务功能,提升远程医学保障效益,充分发挥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促进医院帮带和为兵服务工作落实,利用远程医学移动APP对大众开展远程门诊咨询,利用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系统,组织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和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的专家定期为基层单位卫生机构提供远程门诊,减轻基层部队官兵往返医院就医旅途奔波。
2.2 远程医学的应用
2.2.1 实施远程医疗会诊
分析近10年开展的2962例远程会诊,其中指导患者临床诊治的有2702例,占91.22%;解决专科疑难问题的有2178例,占73.53%;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有2532例,占85.48%;及时转院治疗的有316例,占10.67%。综合上述数据,远程医学会诊可以很好地指导基层医院的临床诊治,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准,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和解决专科疑难疾病的水平,为危重疑难病患的转院治疗开辟绿色通道。
2.2.2 建立网络医药咨询
在发达国家,利用网络进行医疗咨询和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常态,网络医疗使医疗服务以新的形式向基层延伸,向社会拓展,为广大群众提供“零距离”网络化医疗服务[8-9]。医院网站所提供的医药咨询平台,为患者和医院的联系搭建了快速通道,扩大了医院影响力。利用医院高层医学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患者及时提供就医、诊治和随访等信息服务的平台[10]。
2.2.3 举办远程教学讲座
采用信息网络新技术,大力发展远程医学教育,促进医学教育及咨询手段的现代化,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通才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实施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手段。医院远程医学信息网针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和特殊需求设定远程医学教育内容,提供现场直播、转播、录播和远程学术讨论等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理论水平,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推广新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2.2.4 开展远程医疗教学查房
为确保远程查房的效果,将远程教学查房与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相结合,做好技术保障工作,积极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基层医院医疗和教学质量。远程教学查房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其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日臻成熟,能够优化医学资源配置、共享医学信息资源,使远在外地的患者可以享受到高级别的医疗服务。
2.2.5 建立远程手术示教系统
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是通过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双向实时传输与交互方式转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开展远程医学技能培训、手术示教等。建立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了手术示教资源的应用范围,成为医学生手术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11]。
2.2.6 开辟远程门诊通道服务新模式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好地“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是医改的关键,大型公立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协作是当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12]。远程门诊可拓展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将成为远程医疗未来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展远程医疗工作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权威的专家组可以帮带多个基层卫生机构,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帮带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扩大医院技术优质资源辐射范围,为基层官兵和各地群众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的就医渠道[13]。
3 普适医疗服务的实现
随着区域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发展,海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医患矛盾也日益突出,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远程医学的应用领域,形成覆盖面更广的包括医疗机构、家庭和个人在内的信息系统,以期达到医疗信息与服务普适共享、广大群众普遍受惠的目的[14]。
3.1 医疗信息的采集和共享
目前,医院数据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需通过通信服务与采集终端进行数据动态交互,可进一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实时的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这将突破以往远程医学会诊数据传输和转换的屏障。随着社区家庭远程医学监护技术的进步,可穿戴设备对人体生理信号的低负荷获取以及蓝牙无线传输通过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4 G移动通讯,不久将做到医疗机构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15]。
3.2 完善远程医学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远程医疗正向着移动性、即时性和多样性方向发展,远程医疗的法律问题急需立法跟进[16]。远程医疗的进行必须在合理的体制与法律法规的保障之下,在确保患者诊疗安全的同时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的权利。目前,我国远程医疗法规的体系尚不健全,对远程会诊医师资格的认定、医疗责任的划分、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权、远程医疗的知情同意以及远程医疗中不良后果的处理等相关问题都亟待解决[17]。远程医疗尚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相关规定,无法合理体现医学专家的技术价值和调动专家的积极性。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规范远程医疗服务行为,明确远程医疗服务的概念、相关流程、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方可保证我国远程医疗能做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3 利用好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平台
远程医学需走向普适医学服务,仅仅靠医院自己搭建的平台远远不够,利用好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平台,通过智能手机APP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人-医疗机构-人”的信息交互能够得到最广泛和最快捷的应用。
4 结语
目前,网络医疗、“互联网+”和远程医疗已形成综合发展的趋势,普适医疗服务也成为未来发展新的目标,利用好新一代的4 G移动通讯技术、远程遥控医疗技术、社区家庭远程医疗监护和可穿戴人体生理信息检测技术等技术,利用好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平台,进一步拓展远程医学的应用领域,形成覆盖面更广的包括各个医疗机构、多个家庭和个人在内的信息系统,在法律法规的层面进行变革和适应,完善和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郝昱文,李晓雪,赵喆,等.远程会诊系统综述[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10):85-87.
[2]廖生武,刘天峰,赵云,等.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0):730-732.
[3]周丽君,张丽萍,于京杰,等.远程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8):119-121.
[4]Satyanarayanan M.Pervasive computing:Vision and challenges[J].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01,8(4):10-17.
[5]吴信东,叶明全,胡东辉,等.普适医疗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学报,2012,35(5):827-845.
[6]崔晓燕,周丽娜,丁孟霞,等.浅析远程医疗会诊在医院应用中的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74.
[7]于京杰,马锡坤,纪宁,等.网上医院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1):227-246.
[8]Berman RL,Iris MA,Bode R,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nline mind-body intervention for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pain[J].J Pain,2009,10(1):68-79.
[9]Hustey F,Palmer RM.An internet-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during patient transitions from skilled nursing facility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Am Geriatr Soc,2010,58(6):1148-1152.
[10]马锡坤.网络医疗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70-72.
[11]周丽君,于京杰,张丽萍,等.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3):290-292.
[12]王飞,汪鹏,罗浩.远程会诊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9):90-92.
[13]杨焱,何照照,曹挚.远程医疗平台开发及在军队老干部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8):72-74.
[14]周栋.区域医疗领域海量数据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4(5):34-37.
[15]苌飞霸,尹军,颜乐先,等.可穿戴式人体呼吸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4,40(1):79-81.
[16]李法兵.网络环境下远程医疗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中国卫生法制,2012,20(1):56-64.
[17]彭明强,张铁山,贡欣杨.我院开展远程医疗的实践及其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2):55-58.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and pervasive healthcare/
ZHOU Li-jun, YU Jing-jie, TANG Shao-qiang,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7,14(9):128-131.
Objective: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elemedicine, and gradually develop pervasive healthcare. Methods: By using internet technique, multi-media technique of computer, video conference technique, satellit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and other various new information technique to develop multiform remot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facing to hospital and public. Results: The integrated mode of telemedicine and pervasive medical service has been promoted, 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ncreased, and the gathering and sharing of medical information has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 The integrated mode of telemedicine and pervasive medical service gradually achieves pervasive sharing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and benefiting the massive customers.
Telemedicin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lemedicine consultation; Pervasive healthcar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cs,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Region, Nanjing 210002, China.
1672-8270(2017)09-0128-04
R-058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7.09.036
2017-02-13
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信息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通讯作者:yujingjie@163.com
周丽君,女,(1964- ),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信息科,从事远程医学的应用、管理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