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短篇小说《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的多重叙事结构

2017-09-25李芳玲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辛格

李芳玲

摘要:辛格早期短篇小说《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从空间、情节和心理三个角度进行叙事结构的建构,呈现出辛格小说注重故事性和情节性的显著特征。其对故事性的重视在西方现代派写作文坛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关键词:辛格 《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 叙事结构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美国当代最富有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之一。他致力于运用意第绪语进行短篇小说创作,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誉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大师”。其作品记叙了特定历史时期犹太人对宗教、伦理以及生命的思考,深刻揭示了美国犹太人在同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恐惧、渴望和矛盾心理,折射出犹太文化传统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作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大师”。辛格注重讲故事。也善于讲故事。他曾为自己立下写作动笔的三条原则,可见其对故事及其叙事结构的高度重视。《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是辛格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独身、患病、生活困窘、致力于研究斯宾诺莎著作《伦理学》的哲学博士费舍尔森在晚年遇到女子黑多比并与其产生感情,两人最终结婚,博士也对斯宾诺莎的学说有了新的认识的故事。辛格在文本中延续了一贯的注重故事情节的写法,并站在全知视角对费舍尔森博士的心理进行了详尽的刻画,伴随时间的推移跳跃以及视觉空间的转换,对故事中场景也进行细致的极具风格的描述。文本在展示一幅丰富而生动的生活画卷的同时,也完成了空间、情节和心理叙事结构的多重建构。

一、空间结构

叙事学与小说理论习惯于注重对时间问题的研究而忽视对空间的关注。“空间叙事学”却认为小说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为对方被考察和测定的基准,于时空交织之中完成对叙事的结构。《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作为一个时间跨度较大且时序较为混乱的文本,呈现出了运用空间叙事结构的明显特征。

《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共由七小节组成。第一二小节着眼于一个夏夜费舍尔森博士在阁楼里的所见所思所想,时间标志以“那是”开头,不久后说法又转为“今天这个炎热的夏夜”并承接了先前详尽的叙述。可见时间定位在距“现在”不久前的“今天”。三四小节不断采用插叙的方法,一个“以前的”故事讲完回到“现在”后又马上接入下一个“以前”和“现在”。通过如此再三的往复回忆了费舍尔森博士本人及市场街的历史片段。最终以突如其来的“一天”及那“一天”晚上的梦作结,完成由“夏夜”到“一天”的无逻辑的跳跃。五到七小节按照时间顺序着重叙述博士与黑多比的相处与结婚过程,最终落到一个博士独自思考的黎明,终于出现“此时正值八月”,完成对“现在”的确认。

尽管文末的“此时”与文首的“夏夜”之相似形成了情境上的首尾呼应。但文本中关于“现在”之前的时间建构却呈现出极大的跳跃性,给人以强烈的混乱感。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正如“空间叙事学”的理论所言,文本中对于时间的混乱建构实际是以空间建构为基础。

以第四节结束为分割线,前四节的叙事以“夏夜阁楼”为时空基点,随着费舍尔森博士的视觉空间展开叙事。以屋内的蜡烛与烛上飞舞的小虫到桌子上放着的斯宾诺莎著作《伦理学》作为记叙与议论的起始;其次写屋外天上的星空、地上的市场街、市场街对面的教堂以及远处半明半暗的疯人院。并由一只猫的叫声将视线再次拉回阁楼;接着由阁楼布置想及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其中生活的困窘以“一天”为代表再次将叙事空间转到市场街又转回家中;最终以家中颇具神秘色彩的梦境空间作结。伴随叙事的发展,空间因素得到逐步加强,逻辑性的时间因素被逐渐淡化,反复出现插叙和时间的套叠,最终创造性地以意识空间收场,于混乱之中完成叙事的跳跃。

后四节中时间按照顺序发展,叙事在博士家、楼道上的黑多比家和拉比家的空间转换之中完成。三个空间各自承担情节推进任务——博士家是两人情感的发酵地和博士思想转变的主要根据地;黑多比家虽然仅简略出现,却提供了多比的身世介绍并成为两人情感起始和升温的关键;拉比家是婚礼的举行地,也是两人情感的世俗见证空间。时间在空间中流逝,叙事在空间的不断建构与转换中得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叙事重点集中在博士家和拉比家,空间转换则主要在博士家与黑多比家之间发生。这样叙事集中点与空间集中点的重合使文本重点得到强调。其不对称又使故事详略得当,叙事结构也更加灵活。

二、情节结构

对故事情节的重视是辛格作品的一大特色。在《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情节的流动虽然潜藏于时间的混乱之下,却依然成为结构故事的重要方式,保持了辛格作品的鲜明印记。将时间线理清后不难发现,文本以费舍尔森博士的经历作为主线,以多比的经历以及市场街上发生的种种故事作为副线,通过对时间的选择性压缩和延展建构起了整个故事。

费舍尔森博士的生命经历是文本的主要线索。辛格以时间跳跃的方式和全知的视角,攫取博士早年生活的重要经历(如战争中“一天”)或长时间曝光他“现阶段”生活的重要片段(阁楼、与多比在家的相处、婚礼等),对博士的生命经历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展示。其中又以“现阶段”的生活片段构成了文本的情节主体。

“现阶段”的生活主要叙述夏夜阁楼、与多比家中相处、婚礼及婚后黎明四个片段。这四个片段形成时间上的顺序,并在时间的流动中揭示事态的发展和博士的心理状态变化,完成文本的建构。

多比作为副线从第五节开始出现。但作者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对她的经历做出了整体的刻画。辛格先通过多比卖面包的职业讲明她的情感经历,再以博士读信的情节揭示其家庭状况,接着通过与博士的谈话以及她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衣裳还原了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况,并在已将其生活经历与现状进行整体刻画的基础上,最后通过婚礼将多比与博士完全联系到一起,实现此条线索故事的完整。关于多比的情节建构并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更多的是以一个个小故事片段的叙述来多角度丰满其人物形象。最终达到推动主要故事情节发展和使其對费舍尔森博士的影响合理化的效果。

市场街是文本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对它的情节性建构有利于揭示主人公费舍尔森博士变化的外在大环境因素,它作为另一条副线分散于文本各处。

先由费舍尔森博士的“夏夜”视角对市场街的地理布局和整体氛围进行概括,其次将市场街上发生的青年罢工、战争等大故事融于博士的生活经历一同讲述,接着由同为市场街上“商贩”的多比在讲述自己经历时讲出市场街上更为隐秘细致的普通人的生活。最后通过对博士与多比婚礼的记录市场街上的人们进行近距离直接描写。既在大处连贯起市场街的历史与现状,也对市场街上的人们的认识完成了由远及近,由生疏到亲近的转变。与大情节并行的小情节的建构使叙事更加丰富完满,更有歷史感与深度,也加强了读者的在场感。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的建构是《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的显著特色。辛格以全知视角落笔,将费舍尔森博士的心理变化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发展之中,几乎每个场景转换中都涉及到对博士心理的刻画。文本以主人公对斯宾诺莎和市场街上的人们的态度为两个主要方面,通过捕捉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来建构完整的叙事。

文本在一开始便告知读者,费舍尔森博士对斯宾诺莎是很崇敬的。这种崇敬之情深深烙印在博士的思想里,贯穿其生活,并经过研究时间的堆叠达到了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狂热。崇敬之情在文本前四节中被极力表现,在讲述博士观察屋内小虫,屋外星空、市场街甚至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评价市场街上的人们时都反复出现,斯宾诺莎的话语成为博士发表态度的支撑不断被提及,文本叙事在博士的崇敬之情中的到舒展和推进。

崇敬心理在疾病与爱情双双到来之后发生改变,黑多比的照料与两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博士“弄不懂那些定理”,婚礼的当天“《伦理学》便从手中滑脱了”。“新事物”的到来使博士对现实生活有了新的感触,对以往的斯宾诺莎哲学理论的混乱意识暗示着他思想层面的动摇以及对固有思想局囿进行突破的倾向。这是博士心理变化的一个过渡阶段,也在叙事上也将博士从孤独且患病的状态推到了与人接触并产生感情的情境之中。

最后的心理状态建构在博士又一个黎明的随想之中完成,婚后的费舍尔森博士所发出的“亲爱的斯宾诺莎啊,饶恕我吧。我已经变成一个傻瓜了”的结语是突破的完成和博士新观念建立的标志。主人公的固有信仰在对自我“傻瓜”的指认中得到破除,对斯宾诺莎的态度也由狂热的崇敬变得相对冷静。此时的斯宾诺莎已经变成一个相对遥远的,难以理解的,甚至可以批判的对象。此处对心理的刻画直接成为叙事的主要内容,文末戛然而止,归于完结,不仅对博士的心理进行了强调,也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回味与思考空间。

费舍尔森博士对市场街上的人们的态度是文本心理结构叙事的另外一个方面。

博士于夏夜观察市场街状况时对人们的印象是混乱而野蛮的,这也是他在《伦理学》和战争、起义等现实之下的长期情感倾向——“这批乱民的作为是完全违背理性的,他们沉浸在最虚幻的六欲之内,陶醉于七情之中”。违背斯宾诺莎情感理论的人们在博士的眼里是同扑火的小虫子一般的“愚蠢”的存在。围绕博士的这种心理文本便完成了前四节对博士的生活经历和市场街整体状况的叙事。

后三节叙事中博士对市场街上的人们的心理态度发生了渐进性的变化。在与市场街上的商贩代表多比的接触和多比对市场街历史和市场街人们的生活的讲述之中。博士了解到超越个人观察和臆想局囿的市场街的细节与深层次状况,对人们态度渐渐变得温和,在生活上也与人们的生活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文末用大篇幅记叙了博士婚礼之后的黎明独思场景,叙事更是围绕博士的心理状态而展开。在经历了与多比的情感碰撞之后博士将自己指认为“傻子”,并与沉浸于七情六欲的“愚蠢的人们”放置在一起,没有了先前依傍斯宾诺莎的哲学而产生的道德的高标和对人们的存在方式的批判与凌驾。文末描绘的充满活力与跳跃性的博士的梦境。讲述的博士对宇宙、战争以及自我存在的重新认识都是此心理变化的反映,文本也在在心理的变化之中将故事推向高潮与完结。

辛格的小说一向以叙事结构的完整而著称,在《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辛格从空间、情节、心理三个角度进行叙事建构,其对小说需呈现出整体情节和故事性的观点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正如美国著名评论家欧文·豪所言“他的写作能力是不可思议的。他的作品对当代作家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西方讲究情节淡化、结构创新以及建构非理性、非逻辑性的人物形象成为风尚的现代派写作氛围下,讲究叙事结构建构的辛格独树一帜,也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辛格
我的自由
我的自由
你拳头的自由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看电影
手机不通
“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