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巧设练笔
2017-09-25孙小云
孙小云
摘要:大纲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小练笔走进课堂,已成为老师们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用来检验课堂效果,检测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仿;补;编;改;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想能力为重点,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因地制宜地巧妙设计练笔。我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课堂中训练,在课堂中展示成果,真正的學到知识,学好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来检验课堂效果,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小练笔”成了我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抓住语言文字特点仿一仿。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文本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教师要细读文本,用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出文本丰富的内涵,对于文本的特别之处,要反复推敲,选择合适的训练点,设计小练笔。如《猴王出世》文中写道:“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话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猴子的活泼可爱的性格及日常的生活。我就让学生运用动词+名词、与—为---、对仗这三种形式进行仿写,有学生写道: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逛密林,攀树顶,摘藤条,戏清泉;与狐狼为伙,鸟雀为伴,猴猩为友,猪狗为群;夜眠山洞之中,晨息树枝之上。这样,既检查学生方法的掌握情况,又加深了对石猴性格特点的理解。再如《再见了亲人》中,学生从四件典型事例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并归纳写作方法--直抒胸臆+具体事例+反问句,并运用此方法仿写。在上完《半截蜡烛》《打电话》后,学写剧本、相声,学生交上来的练笔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学生把《晏子使楚》改编成剧本;有的续写《半截蜡烛》的剧本;还有的把生活中的例子以剧本的形式写下来……。写的相声更有趣了:《漫画那点事》、《夜猫子》、《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大区别》《网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教材,才能用好教材,引领学生有效地练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抓住“空白”补一补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精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将相和》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针对廉颇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他与蔺相如之间的语言对话,要求对此进行了一个小练笔练习,有学生这样写道: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对蔺相如说:“以前是我不明事理,对您极不礼貌,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两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你说得对,希望你能原谅我以前为功利而起的嫉妒!”“你明白了就好,只要我们不计个人得失,为保卫赵国献出自己的力量,那秦国也就不会来了!再说了,我只是能文,而你能武啊!”蔺相如微笑着说。从此,他们俩携手守护着赵国。书中的精炼与学生练笔的具体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三、利用单元主题 编一编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有两单元是围绕“乡村田园”“热爱生命”各组织了四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借鉴语言的运用方法,锤炼语感,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其目的是为了锤炼语感,积累文本语言,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为“写”服务。为了检验这一效果。在“乡村田园”单元中,我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创编诗句:小桥流水清乡村小路幽;群山绕水田 草肥牛羊欢;桃花挂满枝香味飘万里……我发现学生都能编出韵味十足的诗句来,能深入地体会到了乡村田园的美好,也将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在“热爱生命”单元中,我让学生创编一句有关生命的名言来激励自己:生命就像一个寓言,不求长短,但求价值;生命的关键在于勇气,没有勇气,就等于没有生命,只要闯一闯,生命便有了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助人为乐……我发现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仔细阅读两单元中每个孩子的练笔,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课堂上那些语言片段的影响和感染,有些句子是以前的孩子和现在的我都写不出来的。激动之余,也渐渐体会到主题学习与幸福教育之间的某种联系——读的过程是收集幸福,写的过程是展示幸福,从读到写,收获幸福,这份幸福,源自于不同个体从阅读中获得的心灵感动。
四、利用好词佳句 写一写
在《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刷子李这则材料中,抓住生字词语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就 “刷浆”、“师傅”、“娴熟”、“打量”等词语进行片段描写。学生们都纷纷开动脑筋,努力地合理用上这些词语,同时也注重句子的连贯性:有一天,刷浆师傅生病了,但答应了老王家去刷浆,于是带着他的儿子出发了。干活前,他仍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儿子拦住:“爹,您行吗?您的招牌……”刷子李侧身让过,拿起刷子,只见他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动作依然那么娴熟,再仔细打量墙面,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哪里还像是病人呀?在这组材料中的另外一个人物:严监生,抓住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我让学生从下面几个问题思考:严监生的病情怎样?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什么?亲人一次又一次没猜对,他心里会想什么?神情变化怎样?如果当时他会说话,可能会说什么?思考后,布置学生写这个场景,把这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的形象入木三分地体现出来。
以上的种种练笔形式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而是通过仿一仿、补一补、编一编、改一改、写一写这些丰富多彩的练笔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检验了课堂效果,并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