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平淡之中现隐忧
2017-09-25青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当地时间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投票,现任总理默克尔所属的保守派阵营基民盟与基社盟再次赢得胜利几无悬念。默克尔也将连续第四次出任总理,追平她的政治导师、前总理科尔的纪录。相比于去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投票结果的出人意料,以及今年法国大选的惊险激烈,今年的德国大选似乎平淡无奇。但此次大选仍然受到各方极大关注,一大原因就是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很有可能首次进入联邦议院并位列第三大党,从而成为二战之后首个进入德国议会的极右翼政党。
24日8时起,设立在全德299个选区约7.35万个投票站点准时敞开大门、迎接6150万选民。大约30%的选民通过信件投票。
根据德国选举法,每个选民要投两票。第一票用来选举自己选区中的一位政治家进入联邦议院担任议员。联邦议院的一半议席给这类直选议员,另一半根据各政党的州提名名单分派。选民的第二票用来选举政党。第二票更加重要,因为它决定议会中的权力格局:每个政党的议席数。通常情况下,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的总理候选人担任下届总理。
截至24日14时,投票率为41.1%,与2013年持平。2013年大选时,德国人的投票率是71.5%;接近2009年时创下的二战后最低比例(70.8%)。专家认为,造成选民参与率不高的原因是选情缺乏悬念,民众对政治缺乏热情。
由于担心投票选民过少,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当天在《图片报》撰文,鼓励选民参与投票,称这是“最重要的公民义务”,关系到“民主与欧洲的未来”。在某投票站,柏林居民奥勒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平时并不关注政治,参加投票为的就是不让德国选择党进入联邦议院。
不过,德国民意调查研究所Forsa负责人居尔纳认为,德国选择党进入联邦议院不会威胁德国民主。“这让人不快,但不是灾难,因为德国人总体上是坚定的民主主义者。选择党会分崩离析,因为极右翼从来都是这样。”
投票一直持续到16时。根据德国第一电视台在投票结束后立即公布的第一次出口民调,基民盟与基社盟得票率只有32.5%,比2013年下降9%;社民党20%,下降5.7%;德国选择党13.5%;绿党9.5%,增加1.1%;自民党10.5%,增加5.7%,再次进入联邦议院;左翼当9.0%,增加0.4%。德国历史首次有6个政党同时进入联邦议院。
德国大选出现与23日的新西兰大选相似的情况。第三大党都将可能左右政局走向。23日举行的新西兰大选中,国家党获得58个议席,工党获得45个议席,均未达到单独组阁需要的61席。他们都需要寻求反移民的第三大党新西兰优先党(9席)的支持。
《明镜》周刊称,未来4年,德国联邦议院党派林立,政治生态将更为复杂。法国“24小时”新闻网在投票开始前预测称,默克尔与其保守派联盟不太可能赢得绝对多数席次单独治国,她对未来联合政府的选项比想象中还复杂。最明确和稳当的选项将是延续目前左右共治的大联合政府,与社民党再度结盟。但社民党对其正在逐渐沦为小党感到不安,对于在默克尔的阴影下再效力4年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