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2017-09-25□李

山西农经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比重产业结构安徽省

□李 锦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李 锦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在中部崛起和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大好背景下,安徽省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引进外资。安徽省FDI规模越来越大,资金到位率也逐年上升,通过简单线性回归证实,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最后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合理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结构两点意见。

FDI;产业结构升级;安徽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外来资金的流入能够改善东道国的要素的分配和流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还有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有3种:第一,通过FDI方式建立的企业一般能够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那么前向企业可能会生产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FDI为了能够使生产成本尽量最小化,会在当代采购原材料,而为了能够采购到合格的中间产品,外资企业会通过培训甚至是技术转让的方式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企业内部的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水平。第二,外资企业带来了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会对当地企业产生产生示范效应,产品生命周期将会缩短,减少研发成本。而且,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营技术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地企业若是能够接近这些技术,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第三,外资企业必须与当地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效益。所以外资企业会培训出与他们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有利于当地的人力资本积累。并且经过劳动力流动后,高素质的人才会进入当地其他企业,推进企业发展。总之,FDI通过这三种途径促进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

1 文献综述

理论方面,学者们研究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吴国琴[1]研究发现:FDI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三种方式来影响产业内部的升级,而周纪茜[2]认为FDI通过资金供给、技术溢出以及模仿示范三种途径优化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以多以全国或者区域为落脚点,论证FDI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之间的关系,目前也有更多的学者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刘灿妍[3]基于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面板模型从IFDI和OFDI相结合的角度剖析中国双向FDI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秦宇[4]利用因子分析和VAR模型,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阐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FDI的关系;赵梓瑞[5]引进区域吸收能力指标,通过脉冲响应产业结构对各冲击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选取上,大多数学者直接利用三大产业增加值或者三大产业占比GDP表示,简单易行,但是并没有真正表示出产业升级的含义。所以本文参照刘灿妍的做法,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示产业结构升级化。

2 安徽省FDI利用现状

2.1 投资总量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在21世纪以来经历了较快的增长,2000年投资总额为91.44亿美元,而在2015年已经高达1 064.86亿美元。增长速度在2002年后加快,并保持增长趋势,尤其2015年同比增长121.73%。实际利用外资也保持了同样的增长趋势,2000年至2015年平均增长率为278.43%。在2006年以后实际利用投资额增长迅猛,2006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短短7年时间在2013年就突破100亿美元,这与中部崛起战略有关。中部崛起战略提供了安徽省新的发展机遇,安徽省依靠其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当地企业内部的改造升级。

2.2 资金到位率

实际利用金额表示FDI的真实利用水平,合同外资额可以看出外资对该地区的投资意愿,在这里用实际利用金额与合同外资额的比重来表示FDI资金的到位率。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额在近15年内翻了5倍,表明FDI对安徽省企业投资意愿在加强。但通过横向比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安徽省仍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2015年安徽省合同协议FDI金额为39.38亿美元,同时期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浙江省的合同协议FDI金额均在200亿美元以上。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水平引致大量的FDI流入,为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在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下,安徽省应该大力改善投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更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 投资企业类型

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参与企业设立有四种形式: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股份制。在安徽省通过FDI设立的企业中,四种投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21实际初期,中外合资企业利用FDI的比重最大,但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2007年首次跌到50%以下,并保持波动下降趋势,截至2015年中外合资利用FDI的比重已经降至24.5%。与此同时,独资企业利用FDI的比重在上升,在2009年超过一半,虽然后来又有下降趋势,但是占比基本保持在50%以上。中外投资股份制企业出现时间较晚,但在规模经济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能够使社会生产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但是公司设立程序严格复杂,所以利用FDI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左右浮动。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本文用简单一元线性回归论证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础模型形式为:Y=α+βFDI+ε

FDI用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金额表示。Y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表示。

Li为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表示,Pi为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质的角度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比直接用三大产业占比衡量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为了尽可能保持序列的平稳性,将变量对数化,所以最终的模型形式为:

LnY=Lnα+γLnFDI+Lnε

数据来源为安徽省历年统计年鉴,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样本区间为1990-2015年。

3.2 实证结果分析

3.2.1 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在做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利用常用的ADF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均是平稳序列,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2.2 协整检验。我们对简单回归所得残差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残差是平稳序列,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2.3 回归分析。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Lny=0.2203LnFDI+2.355

拟合优度达到0.8577,但是DW值仅为0.37,存在一阶自相关。采用BG检验,证实存在一阶自相关和二阶自相关。利用C-O迭代法消除自相关后,最终模型为:

表1 残差单位根检验

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结果表明,FDI能够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FDI每增加1%,产业结构水平就会升级0.26%。

3.3 安徽省GDP产业构成以及FDI产业结构特征

3.3.1 安徽省产业机构不合理。安徽省目前仍处于“二三一”阶段,第二产业是安徽省的主导产业,目前仍占比5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持续走低,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缓慢。

3.3.2 FDI产业结构特征。与安徽省产业结构分布相适应,FDI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也呈现“二三一”现象。FDI在第一产业上的比重最低,在2%上下浮动。虽然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而且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能力弱。安徽省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最高,其中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78.64%。近些年,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微有下降,但仍然占据了外资的绝大部分。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使用外资的力度在加大,反应了第三产业正在向好发展。

4 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安徽省目前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各大产业利用FDI的比例呈现同样分布。为了能够有效发挥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作用,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与引资规模密切相关,所以安徽省应该制定更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外资的安全。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倡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突破。

第二,合理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结构

引导FDI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一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但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而第三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虽然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比重最大,但是安徽省的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要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FDI先进的管理技术服务于这些行业。

[1]吴国琴.FDI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制与对策分析[J].决策统计,2016(18):151-154.

[2]刘灿妍.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117-119.

1004-7026(2017)15-0037-02

F832.6;F121.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23

李锦(1995-),女(汉族),安徽桐城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本科生,主要研究经济学。

猜你喜欢

比重产业结构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