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2017-09-25杨惠麟周铁军胡忠红田建湘湖南农业大学
■杨惠麟 周铁军 胡忠红 田建湘 (湖南农业大学)
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杨惠麟 周铁军 胡忠红 田建湘 (湖南农业大学)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学理论中的生物多样性理论,梳理并提炼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生物多样性隐喻,最后从丰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构建提出建议。
生物多样性;大学生;创新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索质。”大学生创新教育也因此成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主旨和核心[1]。本文首次将生态学理论中的生物多样性理论引入到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三个不同的视角探索了如何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机制平台和育人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借鉴意义。
一 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将其定义为“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即将生物多样性理解为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三个概念层次。结合多年来学者们的见解,生物多样性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某个群体内不同的个体所携带的各种遗传基因总和呈现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即繁殖和进化的最基本单元在某一个区域内的具有丰富性和均匀程度多样;(3)生态系统多样性,涵盖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在不同环境背景中发生的各种不同的生物生态进程,体现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
二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指把“创新”的概念具体应用在大学教育中,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教育理论,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活动。[2]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观念等方面,是创新活动产生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感知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实践力等方面,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水平、产出和质量。大学生创新教育就是通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建立一种新型教育理论与模式,将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为基本目标,并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Knowl edge)、能力(Abi l i t y)、素质(Qual i t y)目标体系[3]。
三 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新教育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虽然创新意识强烈并力求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其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平台建设并不完善,如一些院校一味的将办学重点放在学校自身办学层次的上升和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缺乏制度、经费和人员的保障[4];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未能重复体现本专业创新教育的要求,实验实践课程开设不够,未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平台;一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学科优势等都相对落后,创新教育氛围不浓,教师缺乏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有效支撑和动力。概言之,高校在创新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2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大学生创新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弱,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因而呈现出创新思维能力欠缺的显著特征[5]。许多大学生由于习惯于老师对书本知识的讲授学习,缺乏创造性和问题式的学习,从而无法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教育中缺乏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等种种不利因素,造成大学生对创新实践过程和结果缺乏预见性,不善于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难将“创新火花”转换成创新实践。
四 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启示意义
创新教育生态就是把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移植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领域。虽然二者的研究对象迥然不同,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相似。大学生创新教育应遵循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也具有生物多样性理论的一般特点。本文试图将大学生创新教育映射为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研究范畴(图1),并以此指导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图1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生物多样性映射图
1 构建高校创新教育的机制平台,丰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构建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平台,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要素,在设定课程类型、分布课程内容、安排开课时间和设置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全面体现各专业自身创新教育的要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蓝图和模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创新教育中融入专业性是必然要求。理工科学生要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比例,做实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力建设实验创新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夯实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课程设置类型也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如电子商务专业注重以学科竞赛作为载体来实现创新目标[6],让大学生在现实的专业比赛中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营造学生班级的创新育人环境,丰富创新教育的物种多样性
班级创新教育环境的差异性类似于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班级创新教育环境处于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核心位置,也是学校整体创新教育环境的直接体现和重要影响要素。积极营造学生班级的创新教育环境,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抓好大学生创新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熏陶。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不断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现[7]。其次,学生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是营造班级优良创新教育育人环境的教育者和服务者。辅导员要注重多开展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特色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班级的创新教育土壤。在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利用同时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优势,渗入创新教育思想,努力发挥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动员组织、研究规律、培养能力的积极作用。
3 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创新教育的遗传多样性
创新能力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集中体现,也是班级创新教育和学校创新教育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来源和具体体现。努力提高学生个体创新能力是培育班级创新教育环境和搭建学校创新教育平台的最终落脚点。大学生要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要主动认识到学生个体才是创新教育工程实施的主体;要积极自觉参与到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中,主动接受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教育思想和意识,重视创新知识的积累,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种创新活动,扎实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教育有效开展。
[1]徐鹏,王丽,娟蒋平.大学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8(9):46-49.
[2][5]刘焕彬.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141-143
[3]王娜.大学生创新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7(2):117-118.
[4]陶毅.理论生态学[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周莹莲,胡凤忠.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49-51.
[7]徐艳.当代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反思与方法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50-52.
G644
A
1008-2549(2017)09-0030-02
生态学理论,我们将高校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映了高校创新教育整个系统的多样性。科学构建高校学生创新教育的机制平台,是维护和丰富高校创新教育这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体系。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创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和有力保障。高校要真正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从制度、经费、人员和场地等各方面提供保障,努力成为适合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