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竞赛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2017-09-25袁小凤窦晓兵黄燕芬黄在委李洪涛朱君华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17年27期
关键词:竞赛创新能力学科

■袁小凤 窦晓兵 黄燕芬 黄在委 李洪涛 朱君华(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于科技竞赛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袁小凤 窦晓兵 黄燕芬 黄在委 李洪涛 朱君华(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科技竞赛平台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特别是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大学生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浙江省教育厅号召不同学校、鼓励不同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2016年各学科竞赛年度质量报告为依托总结浙江省30项大学生比赛情况发现:科技竞赛平台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特别是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一 省学科竞赛的形式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学科竞赛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竞赛级别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按竞赛主办单位可分为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企事业单位主办、行业协会主办;按竞赛内容可分为单科类竞赛、专业类竞赛、综合类、职业技能类竞赛;按竞赛时间可分为临时竞赛、一年一届竞赛、两年一届竞赛;按竞赛空间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半封闭式、封闭式学科竞赛;按竞赛形式分为直接决赛型、一次竞赛两级评奖型、初赛——复赛——决赛型;按竞赛人数可分为单人竞赛、团队竞赛,等。

二 省学科竞赛的发展

从表1可知,全省高校参与各类竞赛学生数高达44365人次,学校几乎覆盖了浙江省所有高校。参赛队伍中,最多的是摄影比赛,参赛队伍1984支,最少的是化学比赛,仅有20支;参赛学校中,最多的是互联网大赛,有97所学校,最少的是医学竞赛和护理竞赛,仅有16所,学科性强;参与人数中,最多的是证券投资竞赛,7000人,最少的是化学竞赛,仅80人,主要是因为化学竞赛的专业性、学科性较强,同时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英语演讲与写作竞赛、医学竞赛、护理竞赛、化学竞赛,这些比赛参与人数低于400人。

此外,其中有些竞赛已实现省赛与国赛的接轨,包括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与写作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化学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影响力广泛。从参与队伍来说,比赛形式一般包括个人或团体,在统计的32项赛事中,尤以团体赛居多,说明竞赛鼓励团队合作。参赛学校来说,汉语口语竞赛竟高达全省93所学校;获奖奖项涉及一二三等奖,特等奖,有的比赛甚至设有最佳女队、顽强拼搏奖等,积极鼓励学校师生创新实践。

三 省学科竞赛的作用

科技竞赛深化和推动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对于各个学校,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从多方面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一是促进了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促进创新实验室或者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促进人才培养队伍的强化,很多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指导老师队伍。竞赛促进了教学改革,保证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和创新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竞赛·创新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运用、创造新的事物。科技竞赛是指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是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可以产生创新思维并促使其发展,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学科竞赛能更好地融合各个学科知识,实现人才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效果,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载体,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互相合作为模式,从而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表1

(二)竞赛·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大,且增幅逐年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10年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四项措施之一,并辅以多种扶持政策及优惠政策。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层出不穷。

高校学生技能竞赛,是大学生施展自身才能的一个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其中。通过这个平台,企业能够直观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情况,同时也给学生提前进入行业企业的机会。学生通过竞赛项目能够了解到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方向。因此在备战竞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重新定位就业取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职业技能竞赛也更贴近工作实际,特别是参赛学生经过了技能竞赛后,包括专业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学习精神、深入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减少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时间,并能迅速成为单位的工作骨干,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效显著。谭光兴等调查学科竞赛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意识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普通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生更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道路。

参加过科技竞赛的学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面宽,就业层次高。获得2009、2010年程序设计竞赛特等奖的巫泽俊现在美国Facebook公司工作。当然,更有学生自主创业,现担任杭州知名创业企业杭州喝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的范雨喆于2008年斩获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

(三)竞赛·学业

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学业成绩的选拔性。在诸多比赛中设置多种奖项。竞赛激励法是指通过组织开展正确的竞赛活动,以增加参与者不甘落后的压力感和奋发向上的竞争心的激励方法。

单项奖学金就是为更好地激励创新型人才、特长型人才脱颖而出,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学生予以表彰鼓励,其评选的条件就不能完全依赖综合测评成绩,而要与国家奖学金等综合类奖学金的评选条件有所区别。科研创新单项奖就是对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获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者获得国家专利等方面的学生的奖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竞赛对往年获奖学生跟踪调查发现,获奖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有较好的持续发展潜力,部分学生经历过赛事后激发了学术兴趣,进而走上学术、科研的道路。甚至有些竞赛中的佼佼者获得推免资格,进入国内顶尖高校学习,持续他们对学术的热爱。

总之,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义不容辞。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如火如荼的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大学体制内的少数学生进行精英式集训和实践能力强化,更重要的思考在于:作为“竞赛群”这个整体,对大学创新教育体系的外延影响。竞赛平台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地方院校逐渐意识到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院校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文件或相关制度,提高竞赛的档次和水平。

四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2016年竞赛对于高职院校评奖存在一定异议。由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评选标准不一,同时,高职院校参赛队伍较少,建议2017年明确以参赛队在各组相对排序为准,统一按比例评奖。如何优化评奖机制,需要制度创新,竞赛规则变动比较快,给大赛裁判培训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参与学校包括本科组和高职组技术能力有差异,如何统筹安排需要加强培训和规范组织,需要组织创新,希望更多学校踊跃参与到浙江省科技竞赛,弘扬实践创新。如何扩大参与度,需要宣传创新。

[1]员玉良,张健,杨丽丽.创新竞赛驱动的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

[2]程磊,戚静云,兰婷,吴怀宇,熊凌,陈洋,刘念,贺志华.基于“学科竞赛群”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创新教育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6).

[3]薛艳茹,刘敏,赵彤,尹秀玲,李琦.依托学科竞赛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

[4]刘丽,朱晓林,马晓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02).

[5]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3).

[6]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02).

[7]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2).

[8]刘威.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积极作用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

[9]王凤,万智萍,叶仕通,莫伟健,吕志民.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载体下创新团队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

[10]李伟伟,高庆华.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04).

[11]李永慧,范宇琦,李华晶.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实证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12]杨堃,熊维.依托技能竞赛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13]王源辉.以就业和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导向,推进网络化职业技能竞赛[J].经营管理者,2016(21).

[14]谭光兴,赵嘉,曾文波.学科竞赛创新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5(07).

[15]孙志军,彭顺绪,王骏,原莹.谁在学业竞赛中领先?——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16]昌进,贾品第.竞赛激励下的设计艺术创新研究[J].包装世界,2016(06).

[17]张锋.高等院校大学生单项奖学金制度探析[J].才智,2014(36).

G644

A

1008-2549(2017)09-0023-03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60080);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5556);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题(201314)。

猜你喜欢

竞赛创新能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