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与摇肝摆肺的坚守
2017-09-25刘汪洋
◇ 文|本刊记者 韩 希 图| 刘汪洋
夏布与摇肝摆肺的坚守
◇ 文|本刊记者 韩 希 图| 刘汪洋
在手艺人的世界里,一生只做一件事,大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祖辈传下来的活计,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学着长辈们灵巧的手,炮制器物,学到技艺;看着家人们夜以继日地手作,维持生计,学到担当。几十年间,眼睛、双手、腰和腿,都为着那儿时就习得的东西渐渐磨损。除了出名后的迎来送往,他们每天要想的无非是那一道道工序,要做的依然是用眼用手去把关,去教授,生活还在儿时的乡村里继续。
In the world of craftsmen, it is almost a natural choice for them to only pursue one profession in their whole life. Most of them are influenced by handicraft work handed down from forefathers since childhood. They learn to be skillful and responsible after seeing ingenious families working day and night to make a living. For decades, craftsmen’s eyes, hands, waists, and legs all affected due to laborious work. Despite the protocol routine, only working processes remain in their mind. They still carry on their life in villages with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ir eyes and hands.
据说在荣昌区盘龙镇石田村,80%的人都会织布。1960年,李俭康出生于此。他的祖辈随“湖广填四川”到了盘龙镇,便开始织布,织出了久负盛名的荣昌夏布。李俭康从记事起,就拿着竹竿子打麻叶、剥麻、刮麻,家里人都以织布为生,“看着看着就把手艺学会了”。
到他这儿,多了些名人的头衔和标签,海外商人纷至沓来,出高价买他经手的布匹,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采访不计其数。提起这些,他往往咧着嘴笑,却不多言。一旦询问工艺和工序,他便打开了话匣子,语速加快。
看会了蹬着“假脚”练
Practice with the Help of Wood
织布是制作荣昌夏布最有技术含量的步骤之一。李俭康记忆中,大家族有近百号人,十几台织布机。这种木质的织布机要求腿够长,踩得到踏板,腰使得上劲儿了,才能推筘。
几岁的年纪,腿不够长,他只能盯着大人,坐在一台木质织布机上,下腰、踩踏板、双手翻飞丢梭、推筘,让装满纬线的梭子两秒一个来回地在左右手及经线之间快速地穿梭。
“这是用来吃饭的手艺,必须学。”他每天放了学,先去割猪草,再回到家里和哥哥姐姐一起,帮着大人挽麻芋子,也就是将织布用的纬线缠成一团,一晚上有说有笑,直到睡觉为止。12岁时,李俭康念完了初中,为了生计,尽管腿长还没完全达标,他也必须想办法上织布机了。大人们给他做了一双“假脚”,也就是一对木镫子,塞在织布机的踏板前,以弥补腿长的不足。
靠着这双“假脚”,他每天在织布机上要呆八九个小时,天黑了,就点着煤油灯练。织布是最需要耐心和体力的活儿,几秒之间就得用刀割去经线上多余的“毛”,才能保证经线和纬线完美的交织。那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李俭康的老师,“被骂最多的,就是‘剃毛’,总是看不准,下手慢。”不过,十四五岁起,他的手艺便可以收徒弟了。
看到了摇肝摆肺的坚持
Stay True to the Original Dream
荣昌夏布所用的原材料苎麻,是种看着特别普通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古书所说“缩根地中,至春日生,不岁种”,一点也不娇气。苎麻丝尤其坚韧,用它织出来的夏布经久耐磨。“你看我们厂的展示柜里,年龄最大的布都80多岁了,看着还跟新的一样。”
传承这份手艺的人,似乎有着这种植物身上的某些特质。
上世纪七十年代,李俭康凭着他的手艺,每天能挣到一块钱,在当时已属可观。到了九十年代,他在荣昌夏布远销海外第一人黄良位的带领下,靠着这份手艺,生活还算滋润。2000年前后,夏布的光景又弱了些,加上外出打工的机会变多了,织布的人越来越少。那时李俭康也动过心,很快,他便做出了决定。他要留在老家,靠织布养活两个孩子,哥哥姐姐妹妹都离乡了,他得挑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当年我爷爷70多岁的时候,还在织布。爸爸60多岁就过世了,说是织布给累坏了。他是老大,有九个弟弟妹妹,一直靠这个手艺养家。”原来,最早的织布机上用来推动经线和纬线交织的是竹筘,动力很差,很费劲,摇动织布机的时候上半身得不停地来回晃动,老人们说这样会摇肝摆肺,特别伤身。“现在都用钢筘了,比那时条件好多了。”然而李俭康并不畏惧父辈们吃过的苦。
看着时间带来的变与不变
Seeing Change and Non-change Brought by Time
李俭康三十多岁时,开始学习收丝,用肉眼在日光灯下辨别农户们送来的麻丝,根据粗细、漂白度等决定收购价,每天要看好几个钟头,视力下降得厉害。织布对眼力的要求太高,否则难出精品,所以他在织布机上的时间很少很少。现在,他在表亲开办的麻纺有限公司里任技术总监,对手艺的坚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刷浆最难的地方是一定要刷均匀,奶奶原来教我的办法是刷的时候每刷一段的长度一定要短……”儿时习得的每道工序的诀窍,他都烂熟于心,他教过的120多个徒弟,如今遍布盘龙镇数十家夏布生产企业。
“以前有5种规格的布,32、45、68、75、92,数字代表了织布机上要定的筘数,决定了夏布织出来时的密度、透气度、柔韧度,也决定了这块布的用途。现在,这些筘数都变成了整数,有70、80、90和100的。不同规格的布要求不同粗细的线,价格也大不相同。”产品规格在变,络绎不绝的国内外客商踏破了门槛,订单纷至沓来。
“我们的纯手工荣昌夏布布面没有伤疤,平顺,编装整齐。”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李俭康对自己手上保留下来的技艺很是自信,不过他知道现在还能用手工编织荣昌夏布的,都是45岁以上的人了,他们的下一代大都只懂些皮毛。
可他并不曾感到遗憾,“手艺是父辈传下来的饭碗,社会进步了,人们总会找到新的,难的是沉下心来做事,把一种技术学透,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
Grass Cloth, a Life-long Pursuit
Article | Han Xi Pictures |Liu W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