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绩效的有效监督及衡量
2017-09-24黄洪杰
黄洪杰
摘 要:组织绩效是一种可以被有效利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当中,并且在其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的一种指标。而对组织绩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衡量是对组织计划以及进行绩效评价当中的中间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绩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最后是加强绩效的监督和引导,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绩效在一定周期之内的问题,以此更好的完成绩效安排,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组织绩效;监督;衡量;研究
组织绩效的有效监督和衡量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绩效这项指标在其中的应用也更加成熟。由于这项绩效指标是通过组织,绩效的最终体现是通过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实现的,因此就可以通过组织绩效对企业一定时期以内的运营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且针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解决。
一、组织绩效基本概述
(一)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的概念是指组织在一定的时期之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和效率以及整体的盈利状况。对此进行理解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绩效的实现是通过组织中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岗位完成组织制定的要求,其中每一个人对自身的任务完成,从而实现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绩效的内容
由于组织绩效是通过组织中每一个人参与并且完成组织目标计划从而实现的,因此组织绩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通过个人绩效以实现组织绩效,其中个人绩效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效应促使员工实现更高的目标,个人绩效的完成就通过组织内部的条件和员工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及通过组织的目标管理,从而实现最终的组织绩效。
二、现目前组织绩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风格对绩效辅导水平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有效实现组织绩效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组织领导风格的不同,促使最终的结果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员工在实现个人绩效时由于一些因素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对此进行解决,但是在现代企业当中,组织领导者更多是追求最终的效果,但是对實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对此不关心,就促使员工之间与领导之间思想意识的偏差,促使最终的效果差强人意,即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二)绩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
绩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体现在绩效监督者作为员工的直属领导,在对此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和又步骤的辅导,对促进员工发展的限制因素采用相应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此促进员工更快、更有效的发展。然而在现代企业中,监督管理者通常只注重员工的相应的计划和任务是否完成,更多的体现是问责,与此同时也没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沟通,促使员工不能够在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以及态度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导致最终的效果不如意。
(三)绩效信息获得的有效性问题
绩效信息获得的有效性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记录信息不真实情况发生,在对员工信息收集时不可能对员工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但是由于信息的来源的不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就需要具有完整性,其中有员工自己记录的信息,也有监督管理者记录的员工信息以及其他客户评价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就会导致虚假信息的出现,从而影响对员工的准确、有效考核。
三、组织绩效有效监督措施
(一)加强领导对员工的绩效辅导
领导对员工的绩效辅导主要是通过员工工作的过程中进行,首先是对员工相关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有步骤和有计划的形式对限制员工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解决,从而促使员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力和水平,实现和提高个人绩效水平,推动员工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的发展。
(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有效沟通
加强员工与监督者的有效沟通,主要是体现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和有效解决就需要企业监督者在其中发挥作用,加强监督者与员工的交流,通过有效交流,员工对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和以后开展工作中怎样预防和有效解决提供方法和意见,促使员工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员工和监督者的交流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平台的发展。
(三)加强绩效信息的有效性
由于员工的绩效信息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促使这些信息的真实和公平性就需要加强领导监督者的监督意识,加强绩效信息的有效性管理。首先就需要监督管理者加强对员工所任职的工作内容和情况进行了解,促使员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敢在其中进行造假,同时监督管理通过监督所收集和记录的绩效信息更加的准确、真实。其次是对员工绩效的过程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员工对自身的自我评价与顾客评价以及领导评价三者结合,体现绩效信息的公允。
四、组织绩效的有效衡量
组织绩效的有效衡量也可以被称之为组织绩效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通过组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指标对组织在一定期限内的整体运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项评价指标来可以对组织的经营、偿债和盈利等能力进行反应,并且通过与这些能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的整理,为组织下个阶段发展提供方向。
(一)衡量指标的分类
对指标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完善信息的全面性,通过这个过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实现这个过程就需要对不同的标准进行区分。首先是目标与手段,对这一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时,其中一些指标是表示企业发展的结果,另一些指标是体现完成这项目的所运用的手段,其中手段指标在整体的权重相对较少。其次是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主要是数量指标,通过这项指标可以客观的表现出组织绩效的有形方面,这项指标的运用适用于组织的短期目标。最后是价值判断,通过对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权衡,以此确定适用的程度。
(二)衡量指标的层次
有效对组织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价就需要对其中的指标权重进行明确,对此进行衡量和评价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其一是对组织长期的总体目标实现的状况进行了解;其二是对组成组织绩效的各个短期指标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出各个时期的组织各方面的经营状况;其三是对低层次的指标群所放映出的组织能力的状况,以此对最终发展目标的进展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风险,最后计算出实现最终目标的成功概率。
(三)组织绩效的衡量
为了实现最终组织绩效整体效果和评价需要对一下几方面内容加强,其一是组织的战略取向,这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顾客的接近、快速的放映和清晰焦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通过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服务;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组织内部发生的情况快速的对此做出反应;明确组织内部发展的目标、坚定目标,在战略发展上需要有持续性。其二是高层的有效管理。通过领导与下层员工之间建立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整体组织的绩效和变革。其三是组织结构的优化,就需要针对其中的员工不同能力水平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和准确、有效衡量。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组织绩效的有效监督和衡量的研究,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组织绩效的基本概述展开,其次是对组织绩效的监督现状以及怎样加强和提高组织绩效监督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建议,最后是对组织绩效的有效衡量进行研究,有效的衡量就需要对其中的衡量指标以及指标占有的权重进行明确,以及加强组织绩效整体效果的评价还需要从组织的战略取向、高层的有效管理和组织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加强,促进组织绩效的准确、有效衡量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建勋.高层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整合与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9):1696-1706.
[2]麻黎黎.知识创新与组织绩效关系的Meta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107-113,124.
[3]朱慧,周根贵.变革型领导行为有效吗?——基于Meta分析的变革型领导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7):179-187.
[4]李召敏,赵曙明.关系导向型战略领导、人力资源柔性与组织绩效--基于转型经济下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4):73-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