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

2017-09-24朱杰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朱杰

摘 要:上线列车多、行车密度高,从空间、时间上的冗余给予调度员的反应时间及选择越来越少,增加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调整难度。所以,调度需要掌握行车调整方式使用的时机及效果根据故障影响的大小及实际情况作出科学调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维持最大限度的运营组织、减少地铁故障对运营及乘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调度调整的作用;调整策略应用基本原则;调度调整方式

一、行车调度调整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

行车调度指挥是地铁运营的核心工作,特别在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直接影响地铁正常运营时,调度指挥的安全、高效、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调度调整策略是降低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对地铁运营影响的首要环节。

地铁运营的特点是根据不同时段的断面客流,合理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列车,按照固定的交路间隔均匀地循环运行。在考虑行车间隔满足客运服务水平的同时,某一时段单方向的运能必须满足该时段最大断面客流的需求,即“运能”满足“运量”。地铁运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运营中的各种情况都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客流的增减、列车的晚点、运营秩序的紊乱、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的影响,都要求行车调度在日常的运营组织工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采取调整措施,使列车尽可能按图行车。

应急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是对全局性的行车组织进行安全、科学、灵活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设备、设施的潜能,维持一定限度内的地铁降级运输能力,把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行车组织调整策略应用基本原则

在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突发事件处理中,行车组织策略应用要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安全性:安全是轨道交通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运营行车组织调整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确保行车安全、人生安全和财产设备的安全。及时性:在发生突发事件或事故进行行车组织策略调整时,调度员要做到“三个及时”,即对突发事件反应要及时、对突发事件信息流转和通报要及时、对突发事件处置要及时,要充分把握事发初期的关键处置时间,将事故、事件的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防止次生灾害和事件的发生。全局性:在行车组织变更和调整时,行车调度要有全局观和掌控大局意识,不能只局限于突发事件、事故的事发区域及设备故障,还要掌控其它区域的行车组织调整和相关设备运行状态。服务性:行车组织是运营服务的基础,行车组织调整必须要考虑对客运组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社会影响。成本性:任何轨道交通企业都需考虑运营成本,在行车组织调度调整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合理利用,延长设备使用周期,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降低维修费用,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列车的不同状态下的调度调整策略探讨

3.1 列車停运或者下线

对那些存在故障并且影响了正常服务的列车,要对其组织营运或者下线,这一方式主要应用于始发站和终点站。

3.2 列车加开

如果受到客流量的增加或者故障列车下线的影响,可以进行加开列车,加开列车一般使用的是备用车,这样是为了对列车服务的数量进行保证,也就是运能和运量上满足。

3.3 列车在车站扣车以及区间临时停车

当前方有列车或者车站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要对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者区间临时停车,扣车就是把列车扣停于后方的车站,区间临时停车就是要向司机告知把列车停放于临时停车的区间,当然,这时司机必须要把乘客的安抚工作做好。这一措施是调度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为了对前方故障列车或者车站的设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故障处理予以保障。另外,要对其他列车采取减速运行,这是为了使列车出现故障后,依旧能够使得行车间隔均匀,从而控制运营的节奏。

3.4 列车的越站或者合理调整列车运行等级

为了保证晚点的列车能够准时的到达终点站,可以通过调度合理调整列车运行等级,或者授权列车越站。当然,在采取越站的方式时,要把对乘客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相关的车站以及司机必须要把服务工作做好。对客流量大的车站或者首班车和末班车不得实行越站措施,对于一辆车来说,尽量避免连续越站。

3.5 列车救援

如果发生列车在运行中故障、列车运行速度极其缓慢的情况,必然会使线路出现堵塞,从而对全线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取前方或者后方列车清客并救援的措施,并将出现故障的列车送至存车线。

3.6 列车反方向运行

地铁线路的设计在同一线路上每一辆列车的运行方向都必须是一致的,如果出现一个方向密度大,而另一个方向密度小的状况,那么,就可以利用岔站的渡线把列车转移到密度较小的线路上进行反方向运行。

3.7 列车小交路运行

如果在一条线路上出现拥堵时,列车就不可能在终点站进行折返,那么,就势必会导致另一条线路的运用列车数量减少,甚至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些车站都没与列车通过,从而导致乘客滞留在车站的人数增加。那么,要想减少这种影响,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要组织列车在小交路进行运行。

3.8 列车单线双向运行

列车单线双向运行也就是在一条固定的进路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辆列车实行往返运行。这一方法在一条线路上的某一区段出现堵塞时,可以在另一条线路上的相同区段予以采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两端的车必须要把列车的进路控制好。

3.9 列车站前折返

列车在终点站折返时,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站后折返的方式,这种方式,车站接发车采用的是平行作业,没有进路交叉这种情况存在,对行车安全进行了保证,同时也避免了上下客流汇合情况的产生,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折返的时间比较长。

3.10 始发站发车的提前或者推迟

对于始发站来说,其存车线的数目比较多,这样,调整的余地就比较大,所以,如果在始发站组织提前或者延迟发车,可以对运营间隔进行有效的调整。

四、结束语

调度指挥工作是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城轨调度指挥的关键是保持服务的准时性及稳定性,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则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主题。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实现将从根本上提高调度指挥系统对运营状况的实时掌握与应变能力,从内部讲能提高运营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从外部讲能提高城轨的社会服务水平。实际应用价值上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逐渐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谦.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2015,04:18-19.

[2] 胡豪颖,赵雯.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