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2017-09-24侯敏帆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煤矿信息化

侯敏帆

摘 要:由于煤矿开采大多属于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受到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为重要、更为复杂、更难解决。当前的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的实时性和动态性不足、静态孤立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等诸多问题,都属于煤矿生产中的风险管理问题。本文对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

1.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云平台的特点

该平台是具有分布式处理与广义云计算特征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集中建设、集中部署、节省资源、便于多级应用和统一管理等是其显著特点。1)基础设施购置风险低,成本和资源利用率优势明显。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云平台服务供应商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群,企业数据中心通过利用公用云处理尖峰负荷的超溢工作,可以轻松的解决用户业务数据增长和工作负荷尖峰的问题,降低了用户使用风险。2)集中化部署,便于多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云平台,可以实现由国家安全监管机构、各煤炭企业分别租赁、部署煤矿安全风险预控所需的各项应用服务,并在同一平台开发满足不同需要的应用功能,按统一数据标准逐级提报上级单位或管理部门,便于实现由企业各层级到国家监管机构的多级应用。3)缩短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提高信息处理效率。面向多用户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各领域风险数据的分析和响应,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使用10000台服务器在单个服务器所需的万分之一时间内完成一项计算任务,这极大地缩短了系统的运行时间。4)有利于统一考评,促进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通过生成各级风险管理统计分析、考核结果,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形成自主运行的动力机制。

2.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综合煤矿风险管理的上述特点和葛亭煤矿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煤矿风险管理的整套方法体系,并应用在葛亭煤矿的日常事故预防工作中。煤矿信息化风险管理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从日常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两方面来展开,同时结合配套软件系统--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来进行。

2.1日常風险管理

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安全检查信息管理、危险源管理、事故隐患管理和带班人员管理等四个方面。煤矿生产过程中风险信息的采集主要利用人工采集的方式,由专职安全工作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利用安全检查表来完成风险信息的发现和收集工作;同时,有条件时可以利用专用设备或监测系统,自动采集风险信息。对发现的风险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同时将每天的风险信息输入计算机并自动上传到煤矿局域网(服务器),在局域网上实现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

2.2安全生产调度管理

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主要指每天的安全生产调度会议的召开、记录和指令传达等工作。调度会议主要包括矿安全办公会,圆班会和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安全办公会和圆班会都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班前班后会则每班次都要举行。在安全生产调度会议上,利用煤矿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系统,将所发现的日常风险信息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由参加会议的矿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对所存在的重大风险信息进行逐一分析、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将安全调度会议内容、决策指令等信息发布在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的网站上,便于各有关单位按要求开展安全工作,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2.3信息化、网络化风险管理

如上所述,煤矿风险管理工作在其配套软件系统(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软件系统在计算机局域网上运行。由此,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煤矿风险信息,实现日常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调度。矿长、生产副矿长、安监处长等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利用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在网上查询、分析近期安全状况后,可以通过局域网准确、快速地发布安全指令信息;各科室、各工区则可以通过局域网快速、准确地接受安全指令信息,使安全指令的运行渠道更加科学、快捷。同时,还可以实时地将矿上有关安全工作的通报发送给相关单位或人员,以便全矿有关人员及时掌握本矿安全工作状况,按照统一部署做好安全工作;也可以将有关安全法规文件在局域网上发布,以便全矿有关人员尽快熟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处理安全工作的各项事务。

2.4 煤矿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在葛亭煤矿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1提高了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理效率

提高了安全决策水平,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本方法的实施,增强了有关管理人员、有关单位处理事故隐患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应用该项目研究成果,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在准确掌握事故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开展安全决策和安全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也极大地促进了安全决策水平的提高。

2.4.2 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实施风险管理方法,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到2009 年9 月30 日,全矿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天数已达2142 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安全生产成绩。所以,煤矿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3.结论

在煤矿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有益尝试,对于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煤矿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科学实用、配套齐全,适于在煤矿企业应用,并可望在其推广应用中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钰丹,魏晓平,宋学锋.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10):68-70.

[2]何国家,杨春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实际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1,37( 8) :89-91.

[3]张迎九.浅谈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的重要性[J].同煤科技,2008(2):48-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煤矿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