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9-24李春雄
李春雄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然,就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简笔画,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喜欢画画,也喜欢欣赏画,加上画的鲜明色彩对学生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画上,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学。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如果画出与字相应的简笔图画,让学生看图识字,看图学文,就会大大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在高年级语文课中,则可以画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六年级的《林海》一课让学生区别“云横秦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而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的岭“多”“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开凿隧道时,把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采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而八达岭隧道长,采用中部凿进法,借助简笔画演示教学,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了兴趣。
二、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有些课文内容可以用做实验的方法讲解,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热情。如《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我课前准备好乌鸦的图片和高颈瓶、小石子,上课时,我设计问题,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呢?看到这样的现象,乌鸦又是怎样做的呢?它是怎样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的呢?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外面的大千世界不再局限于用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用学生的感官亲自去感受、体会。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个目的,它可以把春花、秋雨、雪景等不同自然景色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课文的描述更加形象、生动,学生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而且可以免去行万里路的麻烦,何乐而不为!最妙的是也可以动画朗读课文,学生可以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大饱耳福,而且图声并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集中起来,学习的兴趣自然浓厚,一些课件中动画的制作,也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电脑是时尚的象征,所以,每当老师带着新颖的课件走进教室时,学生的目光就自然地转移到老师身上,看看这节课老师又有什么新鲜的招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引导上,趣味盎然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轻松。
四、课内外结合,强化兴趣
如果说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于“课伊始,趣亦生”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就在于“课已尽,趣不尽。”优秀的教师都很注意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课外行动。他们根据不同的课文精心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结尾:有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充和丰富课文的内容;有的引导学生对事物或生活做细致的观察;有的引导学生立志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有的则巧设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如我在教学《找春天》后,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春天,并用手中的笔把找到的美丽的春天画出来或写下来。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后,对孩子们说:“你们喜欢雷锋叔叔吗?大家想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吗?快去找一找,读读吧!下次我们召开雷锋叔叔故事演讲会,怎么样呢?”在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后,我让孩子们想想,松鼠跑进我家后,还做了许多让我们哭笑不得的事,除了文中讲到的三件事,你们还知道哪些事呢?快去想想写写吧!这样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作业,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既有利于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发展个性,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随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单凭兴趣学习是不够的,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之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当代教学改革中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优化教学模式出现,要求我们不但探索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