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初期弃流控制

2017-09-24赵坤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降雨量污染物

赵坤

摘要:通过研究重庆北部某区的降雨径流,明确了雨水径流的初期冲刷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雨水弃流的适合降雨量,进一步通过弃流井加以实验论证,对比了两种不同装置对雨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容积式弃流井最佳弃流的降雨量。

关键词:初期效应;弃流井;降雨量;弃流;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

Initial Split-flow Control Technology of Rainwater Runoff Pollution in Mountainous Cities

Zhao Kun

(School of River& Ocean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Abstract:By studying the rainfall runoff in a certain area of Chongqing Northern, it is clear that the first flush effect of rainwater runoff is objective.On this basis, the suitable rainfall is put forward, and th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split-flow wel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evices on the removal of rainwater pollutants and the optimal amount of rainfall in the volumetric split-flow wells.

Keywords:initial effect; abandoned flow; rainfall; split-flow;pollutants

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但初期雨水水质比较差,其中以SS、COD为主,应根据实际情况弃掉前期雨水,对初期雨水径流的处理常采用弃流的处置方式,建筑小區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可分为容积式、半容积式、切换式、流量式、雨量式等多种型式[1]。实验设计采用弃流降雨量为2mm、4 mm、6 mm的容积式弃流井和雨量型弃流井装置,通过对弃流装置内水质(弃流水质)及出水水质的取样检测,进行容积式弃流井的最佳弃流量研究,并比较容积式弃流井与雨量型弃流井对初期雨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装置

在重庆市北部某区屋顶安装容积式弃流装置、雨量型弃流装置各一套,容积式弃流井当雨水充满井体至高液位,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后期回用雨水将从溢流口即回用水口流出[2];雨量型弃流井当降雨达到一定强度,雨水冲击力大于水力弹簧的弹力时,堵塞头向下运动堵住弃流水口,雨水充满弃流井腔体后由回用水口流出回用[3]。

1.2水质分析检测方法

包括TN、TP、COD、SS,分别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重铬酸钾法,称重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容积式弃流井最佳弃流量确定

弃流井主要通过自主沉淀机制截留污染物,监测弃流水质和出水水质:弃流井运行效果良好,弃流水质指标明显高于出水水质指标,对污染物的去除以TN最好,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当弃掉前2 mm降雨量的雨水时,对TN、TP和SS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7.2%、50%、36%,弃掉前4 mm降雨量时,COD的去除率高于2 mm、6 mm,为78.1%,因此将前2 mm降雨量的雨水弃掉,足以去除掉大部分的污染物。

2.2容积和雨量型弃流井的弃流效果对比分析

由于容积式弃流井不同弃流量有不同的去除率,为了便于比较,容积式弃流井选择前2 mm降雨量的去除率作为代表值,容积式弃流井对TN、TP、C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77.2%、35.1%、42.5%、52.7%,雨量型弃流井对TN、TP和COD、SS的弃流率分别为26.30%、81.96%、16.47%、66.16%,其中对TP的弃流率远高于容积式弃流井的弃流率,SS、TN和COD的弃流率低于容积式弃流井的弃流率,因此容积式弃流井对TP去除效果更好。

3.结论

(1)弃流井验证实验得出,将前2 mm降雨弃流时对TN、TP和SS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77.2%、50%、36%,COD的去除率相对较低;而将前4mm降雨作为弃流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可达到78.1%,综合考虑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水量的影响,建议将前2 mm的雨水弃掉。

(2)实验采用的45 L雨量型弃流井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达到了81.96%,但相比雨量型弃流井,容积式弃流井有更好的去除SS、TN和COD效果,建议采用容积式弃流井净化初期雨水。

参考文献:

[1]李亮,康威,等.我国建筑小区雨水弃流技术与装置发展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16,32(4):1-3.

[2]连庆堂,郭秀忠,王志超.屋面雨水收集利用中弃流装置的改进[J].广州环境科学,2011,(1):20-22.

[3]廖日红,顾斌杰,丁跃元,等.城市雨水处理工艺与技术[J].北京水务,2006(4):46-48.

[4]郑毅,曹建山,刘宝山,等.对初期雨水径流弃流问题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9):106-108.

[5]车伍,张炜,李俊奇,等.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J].中国给水排水,2007, 23(6):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雨量污染物
来安县水旱灾害分析与防灾措施探讨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德州市多年降雨特征分析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30问
洞庭湖区降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