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之我见

2017-09-24蒋益华

新课程·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有效性

蒋益华

摘 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保障。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度关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忽视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实质上收效甚微。尝试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活动目标指向的明确性、教学内容层次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活动的开放性、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以及教师语言的有效性等方面,谈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小学英语课堂逐渐形成了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英语课堂过于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却忽视了教学活动的效用性。何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那些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和提供了适宜的活动情景与活动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略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活动目标指向要有明确性

教师在设计任何一项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要明确通过这个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行为或者情感上的变化,这是我们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形成一定技能;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就会高。

而很多时候我们设计教学时会忽略这一条,单纯觉得这个歌曲有趣我们就组织学生学唱,这个游戏好玩,就带领学生玩玩。在执教译林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一课时,设计课堂开始导入的环节,第一次尝试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用“New teacher,new students,new subject”引出课题:City environ-ment。结果这样的导入太生硬、突兀,没有引起学生探讨的兴趣。经过反思这样的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预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后,第二次我将这个环节的目标定位为:1.消除因为公开课带给学生的紧张感。2.自然而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所以课始,组织学生欣赏家乡的图片,谈谈他们眼中家乡的环境:Which city are we from?Lets enjoy some pictures of our hometown.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ity environment?从而与上一课主题贴近,既缓和了学生上公开课的紧张情绪,又毫无痕迹地导入了新课。只有以明确的活动目标为指向,才能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

二、课堂活动内容要有层次性

语言学习其实是有规律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获得是渐进的,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关注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比如: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活动在对语言训练上面是否有递进要求?如果忽略了这些,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氛围也很活跃,但这对于扩充学生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却帮助不大。这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经常会出现设计了三个活动,例如看看猜猜,快速说出屏幕中闪现的单词,看嘴型猜单词,看似热闹的活动背后,我们会发现三个形式不一样的活动,都在操练同样的内容,学生的语言技能并没有随着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这是一种典型的高耗低效课堂表现。同样以笔者在执教译林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一课为例,因为这课的话题是学生十分熟知的,两个主要句型“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What can we do?”也相对简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出示了很多城市污染的图片,以学生的实际经验解决“What is dirty?What makes the city dirty?這样的想法和做法最终将学生引向课文中的三个答案“Smoke makes the air dirty. Rubbish makes the streets messy and dirty. Rubbish makes the river dirty.”然后回归文本,学习的依旧是这些内容。反思一下,两个学习活动设计缺乏递进性和层次性,几乎是将同样的内容教了两遍,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活动形式要多样性

小学生爱表演、爱表现的特点对英语学习很有利,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动静结合,变机械训练为趣味练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真正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才会主动去获取语言知识技能,才会收获好的教学效果。曾在一节公开课中,某位教师在每一个部分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形式都是听—找答案,再听—找答案,如此反复,学生毫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施时思考,如这一部分内容适合通过看图片找答案,再讨论获得结果;另一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获得结果;还有的教学内容适合学生通过表演习得知识。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这样丰富多样的方式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更适合运用模仿、猜、画、演、唱、玩等活动形式。而小学高年级则更倾向于能引发学生思考而又略带趣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比如“Discussion”“Thinking”“Design”等活动。

四、课堂活动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是统一的学习内容,为了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我们应该多设计拓展性活动。所以我们要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英语真正成为用来交流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脑袋中的知识。比如在执教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5 Seasons这一课时,组织学生创作关于四季的小诗歌,他们对于自己能用英文创作小诗还是很开心的,成功的喜悦感油然而生。又如在执教译林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Cartoon time板块时,故事是讲Bobby 和Sam去森林远足的际遇。学完故事后,设计了一个续编故事的环节:What happens next?学生们跃跃欲试:They see a sign near the river. 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 we cant play football there. 学生们脑洞大开,很有兴趣。这个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既运用了语言,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上的开放性。当然课堂活动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内容的开放性上,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猜测和见解。endprint

五、课堂教学活动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是思维的导向,有效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推进课堂教学进程。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抓住教学重点,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对整节课的提问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和把握。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发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我们有时会发现一节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答或者就在文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比如译林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教学流程:找到文中出现的几个标志,然后通过听、看、读,找出每个标志的意义。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是认识几个标志,知道它们的意义,他们还要知道什么情景下会问“What does it mean?”所以组织教学活动时,设计了如下问题:Does Tim know the sign?(No.) How do you know that?学生自然而然回答:Because he asks what does it mean.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习惯问学生这样的问题:Do you know?Do you understand?Yes or no?Are you sure?等,有时学生都在不加思考地回答Yes。看似懂了的背后其实学生压根都没有听老师在问些什么。曾在一节公开课中,一位教师在教糖果这个单词时,补充道:Dont eat too many sweets. Sweet food is bad for our teeth. OK?看似老师在补充信息,体现人文关怀,其实我们不妨细想一下,有多少学生注意到教师的语言。如果换一种方式:We shouldnt eat too much sweet food. Do you know why?来提醒学生思考,从而关注教师提供的信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语言。所以有效的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六、课堂活动中教师语言应具有实效性

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与教师语言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课堂上经常出现由于教师语言的模糊性,学生没有明白教师让他干什么的情况,所以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也是关乎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前,应该给学生清晰、明确的语言。以组织四年级学生创作英文小诗为例,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写来写去就是书上的句子。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丰富的语言输入。例如:

Spring is warm and beautiful.Everything in spring is new.

In summer,we can do so many activities. We can swim,wear shorts,wear skirts,eat ice cream and so on. So summer is hot but fun.

We can eat a lot of fruits in autumn. We can eat sweet apples,juicy pears,purple grapes and so on.

Autumn is a harvest season. In Autumn leaves are not green. They start to fall. Because winter is coming. Winter is cold. Winter is white. Why?Because theres a lot of snow. So the world is white. We can see a snowy winter. 這些是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输入,同时选择一些能代表这个季节特点的简单词汇补充给学生,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师语言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教师课堂的随机语言上,面对学生的回答,不盲目重复学生答案,面对学生不确切的回答,我们如何引导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如课中老师提问学生:What makes the river dirty?一学生站起来回答:The river is dirty.Theres a lot of rubbish in the water. 这是文本中的原话,学生并没有将相关信息进行梳理、概括。所以我教师接过学生的话:Yes,theres a lot of rubbish in the river. So what makes the river dirty. 学生马上说出:Rubbish makes the river dirty,从而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进行输出。因此,教师的有效性课堂用语对课堂教学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只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系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涉及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很多,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编辑 白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有效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