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电网系统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2017-09-23刘晓龙田伟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电网系统降损措施线损管理

刘晓龙+田伟伟

摘 要:电网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分析线损产生的原因,制定降低线损的措施,加强线损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电网系统;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引言

在供电企业中,电网线损也可以被称为电网电能损耗,一般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人为和环境等因素,电能在其中各个环节产生一定的损耗和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被称为线损率,线损率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同时也代表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如何降低线损是电网线损管理的关键。

一、电力配网线损管理系统概述

以综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数据为支撑,充分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变电站、发电厂电量的实时数据资源,进行电量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实现线损管理的实时统计、分析,以达到实时监测电网损耗的目的。

利用系统中监测的电量数据,自动统计生成全省各级电网企业的分压、分区、分线线损率,实时监测发电厂、变电站各电压等级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指标,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偷电、漏电、抄表错误等问题,以解决传统线损管理统计工作量大、难以发现和解决过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最终实现电网电力发、输、配、用过程中线损实时监测、统计、分析等功能,大大减轻工作强度。采用线损管理系统,将线损管理从分布式信息管理自然过渡到自动报送的集中式信息管理,实现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从指标的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的监测控制管理,为电网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线损同业对标管理工作提供了公平的管理平台。在电网首次全面实现了电网线损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区等四个模式在内的线损综合管理方式。结合目标管理,实现各类小指标考核,加大了管理与考核力度,加强过程分析、过程管理,全面提升线损自动化管理水平。

二、线损的计算与分析

线损的理论计算是制定降损措施的依据,线损理论计算是根据掌握的电网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运用电工原理和电学中的理论,将电网元件中的理论线损电量及其所占比例、电网的理论线损率、最佳理论线损率和经济负荷电流等数值计算出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细致的理论计算,可确定线损电量的大小及其构成,可比较科学的制定降损措施,还可以和统计所得线损进行比较,估算出管理损耗电量的大小,为降低管理损耗提供依据。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方法分为下面几种。

35kV及以上电网,各项运行数据比较完整,在理论计算时采用精确度较高的潮流法;

对于低压台区理论计算可采用台区损失法、电压损失法、等值电阻法等方法;对电网,要首先求出等值电阻、首端电流,然后计算理论线损电量,计算电流的方法有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计算首端电流可采用电量法、平均电流结合K系数法等;或计算等值电阻可采用电量法、容量法等方法。

近年来营销MIS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准确计算线损理论值提供了充分精确的基础数据,是线损理论计算结果更趋于实际。对线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电网结构和运行的合理性,并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计算方法、统计资料、营业抄收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线损率降低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以内。

三、电网降损措施

1、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加强配网改造力度

(1)要在保证电力安全有效生产输出的基础上进行变电站出线和线路的改造,综合考量电压降、建设投资、机械强度和发热等条件,根据实际的电力供应情况进行导线截面的调整,使得线路重载运行及迂回供电现象得到缓解。(2)优化电源分布。因为电源布置不同使得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等状况也不尽相同。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对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的重负荷区,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的损耗、提高电压质量。(3)加大低压网改造力度。对于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过长、过载运行的线路,可以适当的添加变压器台,划分供电范围,有效地缩短供电半径及消除过载现场。(4)对S7型及以下高能耗变压器进行更换。可以应用好S9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将高损耗的变压器替换下来,降低变压器的电力消耗。(5)适当的对公用变压器三相负荷进行调整,采用较为稳定的三相平衡进行电力输送,注意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的不平衡度要小于10%。

2、降低导线阻抗

随着包头城区开发面积不断增大,低压配电网相应地也越来越大,配电网也随之不断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好相关供电台区的供电范围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区的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比较好地解决线路过长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将电源引到负荷中心,同时根据具体的负荷情况来合理选择配变的分布位置以及尽量减少供电半径等方式来有效解決长距离低压供电问题。在进行城市电网的规划过程中要具备超前意识,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发展预留必要的空间。在准确了解负荷发展的基础上,接下去就是进行选型,在这个环节要留有必要的弹性空间,以便确保配电网能够保于经济运行状态,有效节能。

3、电网的无功补偿降损

由于电气设备的特殊性质的存在,使其不仅要传递有功能量,还要通过无功能量来建立磁场。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电网线路当中有功能量与无功能量的同时存在,必然使得电网设备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加线损率。为了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满足电网运行的需求,应当通过增加电网设备无功能量容量来减少其无功能量的输送,具体措施为进行电网系统管理的加强以及对于用户无功电压的有效管理,以此来增加电网末端的无功设备容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线损管理系统在管理模式上经过精心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改变不用修改程序,只需进行简单参数的调整,就能完成管理模式的变换和单位的增添。线损管理系统是以套为单位的,内部单位的增添和数量没有限制,这样可以极大适应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电力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17):96.

[2]吕松.谈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5(21):108.

猜你喜欢

电网系统降损措施线损管理
智能电网要求下的20kV配网建设需求分析
浅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研究
县级电网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