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017-09-23刘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为首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十三五”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2017年3月28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发布,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当前,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作为深化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正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北京作为步入世界舞台的大国首都,国际化城市框架持续推进,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源集聚,国际交往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首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能力显著提升。北京市着力提升服务保障国家外事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力保障在京举行的重要外交、外事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亚信非政府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的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大大提升了首都的国际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其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交往活力进一步释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的对接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关键通道建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搭建起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基本框架。成功举办京交会,服务贸易总额由798亿美元增加到1200多亿美元。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引进落地。在2015年第四届全球城市指数以及《福布斯》2015年推出的“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排名中,北京均排在第8位。
再次,国际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目前,在北京的外国机构达3万余家,其中包括169家外国驻华使馆、236家境外媒体和3000余家外国企业代表机构,7家国际组织总部和25家国际组织的分支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总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等落户北京。北京市友好城市数量达54个,排名世界前列。常住外籍人口13.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0.62%。每年在京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约6000场次。据ICCA统计,2015年北京举办国际会议97个,位居全世界各大城市第19位,位列国内首位。
最后,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提升,相继完成新国展、怀柔雁栖湖会都等一批重大国际交往设施建设,具备承办一流国际活动的能力。国际化服务环境不断完善,积极推出APEC商务旅行卡、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办理永久居留证、简化来京签证手续、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多项举措。国际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等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星级饭店的硬件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外同档次的标准,外籍人员的生活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国际礼仪水平逐步提高,涉外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都北京是中国特色大国主场外交核心承载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重大国际活动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推动国际城市建设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受国家总体外交约束,面临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外交事务的权力被赋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具体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其自主权、财政和资源控制权非常有限。此外,我国外事办是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而伦敦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外事部门属于市长办公室,由市长亲自领导负责。因此,如何进一步平衡好北京市对外交往与中央外交的互利共赢性,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二是以往规划不足、布局不周,北京国际交往的城市空间功能格局需优化。在国际交往的城市空间布局方面,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等都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旅游景点;相比较北京的使馆区规划只是简单的各国使馆进驻,与首都城市对外交往的经济等功能结合不充分。此外,原有规划的一些非首都功能制约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进一步发展。例如,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旧城,集中全市50%以上交通量和商业活动,由于城市功能过于集中,限制国际交往功能有效发挥。三是硬件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北京硬件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国际化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但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等“大城市病”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北京各类国际交往功能的实现。特别是北京雾霾污染近几年愈演愈烈,已严重影响首都乃至国家形象。四是国际组织总部落户不多,大型国际会议数量不够。目前在京设立总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有7个,政府间国际组织驻京代表机构24个。常驻北京国际组织机构一方面总量少,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在北京吸引和聚集国际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尚不突出。此外,虽然北京近年来举办诸如APEC等国际重要会议,但北京和纽约、布鲁塞尔等国际城市相比,国际会议数量偏少,固定的国际会议不多,整体影响力不足。五是外事工作体系缺乏协调机制,科学国际化管理亟待加强。目前,北京市还没有建立对外交流工作网络联席会议体系,缺乏对外交往的全市统筹协调机构。虽然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北京市外事工作,但整体来说,其机构设置、协调合作、机制运行、管理效率,尤其是国际合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六是缺乏运作城市对外交往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要求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精通外语,而且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北京同时具备外语能力又有专业背景的外事人才较少,在配合总体外交活动时力不从心。
做好北京國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外事工作管理体制,提高服务中央总体外交的能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高度重视外事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建立健全北京市政府外事工作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并结合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目标,创新外事管理机制。作为地方政府,北京开展国际交往活动,应积极服务好中央总体外交,做好党宾、国宾团组在京活动接待保障工作,促进双方务实双赢合作。同时,积极加强与中央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的联席合作机制,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在对外开放试点等方面的支持,扩大与相关友好城市之间在经贸、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合作。
二是紧紧围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服务冬奥会等中心任务,做好国际交往城市空间规划,完善涉外基础设施,提高首都对外开放水平。积极疏解中心城区部分国际交往功能,引导国际交往功能向新城拓展;推动京津冀跨区域国际交往功能协作,主动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统筹配置国际交往资源。加强城市涉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东坝第二使馆区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城市国际交往空间格局;以通州、顺义、怀柔、大兴、延庆等区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化国际交往功能区。完善现有使馆区及相关区域服务设施,为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更好地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三是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集聚,打造大型国际节展会议品牌。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重点规划建设国际组织机构集聚区,吸引更多更重要的国际组织到北京落户。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吸引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京设立办事处,同时有针对性地吸引国际经济组织入驻北京。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制定吸引国际组织、跨国集团总部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减免、扩大出口权、放宽市场准入度、放宽户籍管理和优先办理护照等措施。积极承办重大国际会议,筹办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高端论坛,提升北京国际知名度。继续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国际交往活动,吸引国际一流文化项目落户北京。
四是巩固和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提高北京国际影响力。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与民间外交、城市公共外交并举,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积极扩大和深化与友好城市的交往范围及领域,完善友好城市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注重友好城市经济的互补性,加强友好城市工作的主动性和协调性,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并利用北京文化周、城市发展论坛、工商业洽谈会等交流形式展开城市对外交往活动,丰富国际交往内涵。
五是着力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软实力,大力建设一流的涉外软环境。加快完善国际语言标识系统,在城市道路、旅游集散地、景点和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多语种标识,方便外国人在京生活。扎实推进“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提高市民国际化素质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规范普及公共场所双语路牌标志,提高窗口行业外语服务水平。推行签证简化制度,完善数字化国际信息服务系统,采取开放的态度,建立国际信息交流大数据平台。完善地方政府涉外法律法規,建立有利于涉外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涉外、涉侨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制定一批符合国际惯例、适应首都在新世纪扩大对外交往需要的政策规定。
六是加快建立一支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汇聚国际人才人力资本,促进国际人员往来。加大涉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的外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首都高校集聚的优势,与相关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共同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外事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注重提高现有外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教授、顾问,接收留学生、进修生、培训人员,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性的移民、旅游、侨居活动等,吸引外籍人员定居北京。
(作者:刘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