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存在的逻辑和人文历史的映射

2017-09-23冯杨帆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人文历史建筑

冯杨帆

摘要:建筑中存在着某种与历史和人文的密切联系,也许生活中难以察觉,然而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入到人们心中。滋养着我们的同时,也不断创新,不断开展建筑和谐的新纪元。

关键词:建筑逻辑 历史 人文 社会 文化 时代 自然 技术

雨果曾经说过:“人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他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作为一种如此固有的艺术存在形式,不断地被各种人文环境,时代背景,需求与补充而影响着。这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在千百年间流传着,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饱含着曾经的年年岁岁的记忆,以无限诚实和执着的方式展现给普罗大众。而历史这个永恒的题材是需要承载物的,文字也好,图画也好,雕塑或者建筑也好,都纷纷为其所用,为后代提供技艺生产知识的同时,也将种种文化符号深入到人们的脑髓中。人类是伟大的,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也正因此而伟大。

一、用历史的双手来建造

在我学习或者工作的路上,常常有人会问我,“你喜欢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我一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后来细想,古典建筑典雅灵性,现代建筑自由飘逸,一个是严谨而细腻饱含诗意,一个奔放而华丽饱含着科技。我们似乎都不能从完全意义上从某一种的角度上来否定另一个。所以我得出了问题的答案:用历史的双手来建造。

没有任何建筑物是可以脱离历史来建造的。曲别宛转的SOHO大楼、直至云霄的摩天大楼、严谨对称的中式建筑、精巧细致的斗拱技艺,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从历史的角度看,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外表上千变万化,但是核心的实质不会变的,因为建筑始终是服务于人类,由人类建造,从而忠实于人类。空间、造型、序列等等都是源自人们的需求,人们喜欢光明喜欢微风,才会注定建筑的朝向和開窗方式。这些建筑的存在都有着它的道理而言。

举个例子来说,我觉得在空间这一点上,建筑是不分古典和现代的问题之分的。在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堂中,圣玛利亚的像会放在很大的教堂中,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在基督教义中,圣玛利亚是一个凡人,需要展现的是一种很有亲切感,但是作为教堂来讲,又是需要宏伟而大体积的,这样一来就在于,要把正常人的身体放在大的空间中区,这就是矛盾所在,当时人们想到的是建造“龛”,把它放在龛里。我在曾经的大厂房改造设计中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一个大的厂房,里面要展示书法。其实最大的问题都一样,在大的空间中要去展示小的东西,既要保持原来的空间特点(不能拆毁厂房),又不能让使用着关注的重心不在展览上。在北京故宫也一样,长长的主轴线,为了避免单调而冗长的道路,从而制造丰富的空间院落,高低丰富的建筑天际线,打破了原本平庸的形态,这种丰富的建筑群处理手法在清代十分纯属,从而成为中国群体建筑格局历史上弥留给后世的无限智慧财富。

二、从人文的角度出发

当今世界无可置否的是,许许多多的人认为房子只是收容住所的容器,没有什么情感可言。在中国来看,纵观三朝五代,我们国家经历过国富民强的时候,我们也经历过贫困不堪的时候,但情怀一直存在,并且日新月异,异常坚固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在当今,我们大概已经度过了急需温饱的时代,我们大概也已经把脚步迈向了小康社会的更加文明的时代。于是乎,对建筑的情怀追求也就更强烈了。天津、哈尔滨、上海外滩等等的怀旧建筑、欧风建筑俨然已成为一种城市符号,用建筑来承载记忆从而表达感情。总的来说:建筑本身的庞大的艺术容量和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建筑与人类心灵深处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囊括力,都有可能使建筑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而反观先下中国确有部分建筑,仅仅只是作为住所只用,体现美和情怀的意识淡薄。比如很多新农村的建设中,家家户户都舍弃了自己古香古色的坡屋顶平房,盖起来所谓的“小洋房”,这类“小洋房”模板式砌筑,大部分都小瓷砖贴面,西式不算西式,中式也不算中式,无需设计,施工头即可展开施工。这种现象的诞生使我们不得不去追寻本质,就是在稍微物质不那么发达的地区,人们的人文建筑意识是淡薄的,这也是中国正在慢慢解决的问题,然而我觉得每一位建筑师们,都有义务地为这种情况而孜孜不倦的奋斗。不难发现,中国也正涌现着一批有一批的“乡土设计师”,王澍作为其中的领先人物,他也将情怀和人文联系紧密。还记得笔者也曾有听过北京庄虹先生的讲座,他对乡村的改造,对乡土建筑的情怀,是十分令人敬仰的。

人们总是希望,建筑和环境能够更自然地和谐相处,建筑能够更朴实一些、整体一些,从而能够少一点虚造声势、少一点散乱轻佻。然而,每件东西在各自的环境场中,都有一种恰当的自在表现与较高的艺术品格。这既是一种理性的要求,也是一种情感的驱使。对于中国的建筑设计师而言,盲目热切地去模仿国外的夸张造型、后现代主义流派的一些建筑,他们以扼杀“情感”为代价,创造莫须有的华丽,这不是幼稚就是故装糊涂。对于情感而言,这些弥留给我们的绝不是守旧的、封闭的、无用的,如果体会其精神所在,那么它定有其,核心的、深刻的、有益的道理所在。

三、未来时代和未来建筑

未来,至少在未来的三十、四十年间,都是源自于历史和现在的。千百的中国文化滋养着我们的,时代确实日新月异,当代的社会也一定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闪光之处,只是中国建筑的发展不可脱离历史和人文。我们的住宅走到了今天,从茅茨土阶、到砖瓦砌筑再到现在高层的电梯房,在未来,有专家预测的第四代住宅,庭院房。它的主要特征是: 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家庭院,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空中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笔者认为这个预测是有理有据的。人生于天地之间,必定是向往自然追寻自然的,只不过因为人口不断增长的问题和物质的问题,不断妥协。在未来,在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定会有新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也正如前面我所讲的,脱不开历史,也脱不开人文的。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也应该随时发展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方式,例如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太阳能技术等等。BIM建筑就是近日发展起来的名词,很有可能的方式就是3D 打印技术和智能软件带来高灵活性的混凝土预制件快速成形技术,从而带动上下游设计、施工等环节的理念和技术的进步。

与之相关的还有绿色建筑,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深入开发,绿色环保、自然循环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比如绿色低能耗建筑理念推广、新兴材料和技术的推广(砌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索壳拱等等)。这体现了未来建筑的高时效性,和高容纳度以及高舒适性。未来的智慧,令我们对未来建筑满载希望。度过的有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著名的城市设计理论家林奇(Lynch)十分强调:“我们生活在有时间印记的场所中”他说,“每一个地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

现实往往我们认识的刻板的,落入俗套的或者是矫枉过正的东西,其实都是有其道理的,都是历史文化在时光的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形成改变的。人们最大的本事就是去适应,然后去做进一步的改变,进一步的成就。最后笔者将所想所写几言,归结为一下几点:所谓建筑,源于历史,崇于自然,人文关怀,满载情感。

参考文献:

《建筑学报》 2015/07 ISSN 0529-1399 《现代城市更新研究理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历史建筑
人文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