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何以重学?

2017-09-23李盈盈

牡丹 2017年26期
关键词:性恶荀子孟子

李盈盈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新型的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使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也为各种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战国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

在这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里,各诸侯割据称雄,社会剧烈动荡,荀子所看到的是一个“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和“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的世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的世道。

社会转型、战乱纷争及文化下移促成了先秦各家学术及思想的发展和繁荣,正是这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百家思想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劝学思想。物双松曰:“方荀子时,学废久矣!世之小有才者,率恃聪慧,低视圣法,议论武统,百家鼎沸,故荀卿作书,首劝学也。”荀子的劝学思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二)“学废久矣”之窘境

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天子失官,文化下移,各家学术及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儒家学派。儒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作为创始人的孔子,不但劝学,而且乐学。《论语》开篇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亦把自己定位为“学而不厌”的好学者,《公治长第五》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自孔子去世后,儒学一分为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虽注重学,但与“思”相比,他对“学”又相对忽略,从子思开始,“思”得到了压倒性的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是自身固有之物。“耳目之官不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学问的目的就是通过“思”的工夫,来保持和扩充先天的良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过于强调“自得”,而忽视了“学”作为一个共同体对于学者的意义,因而埋下了忽视“学”的祸根,这个祸根深植于孟子的心性论中而与他的整个思想系统有关联。

至荀子,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的世道,与此同时荀子身处的是一个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荀子的思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荀子》以《劝学》开篇,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那是荀子对当时人们忽略学习、过于信任内省的批判。

荀子的很多主张,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对子思和孟子的反动,如以性恶对抗孟子的性善,《性恶》开篇便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的性是恶的,而所谓的善,是人为的努力。“然则从人之性……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他认为,人生来性恶是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习的作用是“化性起伪”,人要知礼仪、弃恶从善必须通过学习才行。

(三)“化性起伪”之主张

荀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后期。传统的世族世官制迅速瓦解,封建制度日益成熟完备,列国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即将结束,封建大一统的趋势出现。他和孔子、孟子一样,为实行王道统一中国而周游列国,当时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统治,一向把自己说成是天生的圣人君子,神圣不可侵犯,读书具有明显的贵族性。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大胆向奴隶主阶级挑战,表现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要求前进的生气勃勃的革命精神。面对当时的学习风气,荀子著书以劝学,《劝学》开篇指出“学不可以已”,这不是建议而是要求,作为《荀子》一书的首篇首句,开篇立意,足以表明他的态度——重学。那么,人为什么要“学”呢?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认为,“学”乃人之存在条件,即人之在世则应“学”,离开“学”无以言人。他的“性恶论”决定了“学”的必要性,同时他认为“恶”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那么要如何才能“化性起伪”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固强学而求有之也。”荀子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关于学习的内容,他强调“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把“礼”的地位提高到了极致,他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所以他呼吁人们学礼,这也是他重学的一个原因。

此外,他还在《劝学》篇中举出了大量事实,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说明知识、才能都是通过学习,不断积累获得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反驳了当时的“天命论”等观点。他对儒家经学的传承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清代学者汪中曾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二、荀子勸学的内容

(一)始乎诵经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认为学习的对象是五经,《书》记载了古代政事;《诗经》收集了符合乐章标准的诗歌;《礼》规定了敬重礼节仪式的准则;《乐》培养了和谐一致的情感;《诗》《书》内容广博,《春秋》包含了微妙的道理,这些典籍把天地间一切事物的道理都包括殆尽。但他在推崇读经的同时提出了“数、义”之说,荀子认为学习的程序从诵习《诗》《书》开始,到读《礼》完成,而这对学习来说只是“数”,学习的“义”是“始乎士,终乎圣人”,即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成人。endprint

(二)终乎读礼

荀子强调礼,提倡“隆礼”,继孔子之后,他对周礼再作“损益”,赋予“礼”以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他对“礼”的界定是:“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倡导新的等级制度,扬弃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代之以封建社会的等级制,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荀子的“礼”是什么?根据荀子的论述,它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礼是治国根本,是社会制度规范,“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礼是道德规范的总称,“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礼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礼仪、规范,传统有“三礼”“五礼”“八礼”“九礼”“十礼”之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礼也是法律,“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所以荀子认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实行了礼治,就能实现最理想的天下大治。

荀子为什么“隆礼”呢?儒家是礼文化的积极倡导者,“礼、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对此孔子不偏不倚,既重仁又重礼,至孟子重“仁、义”,而荀子重“礼、法”,提倡“隆礼”。荀子“隆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礼能管理人事;礼能理财为用;在荀子看来,与法相比,礼具有德化功能,可以直指人心,可以息争止乱。因此,学“礼”更符合荀子劝学的目的。

三、荀子谈如何学

(一)积

《荀子》一书以《劝学》开篇立意,既说明了荀子关于“学”的态度,又介绍了“学”的内容、过程及方法等。在荀子看來,学习过程以“积”为最重要,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德性修养,都离不开“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圣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关键就在于“积”。

荀子认为“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无止境。《劝学》篇中开宗名义就提出了学无止境的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旨在提醒人们,学习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不能中途放弃,只有专心治学、永不满足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紧接着通过“青、冰、木、金”四个例子,荀子论证了学习是一个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

第二,“积微见著”。荀子重视从小“积”,强调积微见著的意义,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要“积”不厌小,“积”不厌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量变终将引起质变。荀子强调,学习中要“积”,同时生活上也要“积”。“干、越、夷、貘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四个民族,两南两北,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点滴积累,荀子岂能知晓四地的风俗,又如何能区分彼此的异同?

第三,“圣可积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人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提高精神境界、发展智慧,最后具备圣人的思想。荀子在《性恶》篇指出“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他认为人生来性恶,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掌握化性而起伪的能力,生命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通过虚一而静的心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荀子“圣可积”的理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这也是人们学的动力。

第四,在“积”的过程中,荀子强调要“锲而不舍”“专心一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荀子看来,只有持续地“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滴水穿石,坚持就是胜利。同时,荀子秉承一心一意的信念,明确表示“学也者,故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即学习要端正态度,摆脱浮躁,循序渐进,专心致志。

(二)善假于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劝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论断,形象地说明了荀子关于君子的看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用成段的句子引出君子“生非异也”这个前提,其中关于思和学对比且对立的意味也十分明显,接着又用“蒙鸠、射干、蓬”等例子论证“善假于物”的观点。

四、价值何在

(一)学习仍是现在的重点

荀子以学作为人禽之别,学对于人具有本质的意义。而且学之为己,学不是为了获取可供夸耀的资本,学是为了自身的德性修养。只有自身德性修养提高,才能群居和一,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有序。虽然荀子的“学”与现在的“学”有很大的区别,荀子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与现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有不同,但对“学”的重视是相同的。现在普遍被接受的“学习终身化”与荀子的“学不可以已”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学习仍是现在的重点。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学习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唯一途径,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学习,社会、生活中随时都有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课改,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完善。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实现最好的自己。

(二)荀子强调“学礼,建立一个有法度的社会”仍是现在的重要内容

荀子重“礼法”,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思想。荀子的礼义观思想,促进人们知法和守法,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法的认识和理解,使全体公民自觉守法,他的礼治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依然是人们学习的重点,它深深根植在人们生活的土壤中。

(三)荀子提倡的很多学习方法、态度现在仍值得人们借鉴

荀子作《劝学》以劝学,其中包括很多的学习方法、态度,现在仍值得人们学习。第一,德智兼修,重视道德之学。虽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在现有的升学制度上,人们还是把重点放到了智育上,对德、体等存在相对忽略。荀子重德性,把学习过程看作道德生命之成长过程的思想值得人们学习。第二,学以致用,讲究学习方法。荀子在《劝学》中讲到“学以通圣人之道”“善假于物”,这正是现在学习者缺少的东西,人们要学会借助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效学习,并将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既可以鼓励自己,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习要注重方法,依据具体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多元化。第三,学会“积”。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学习要有效果还是要“积”。因此,人们要学会“积”,学习也要有滴水穿石、百炼成钢的精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恶荀子孟子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