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继承和创新浅议

2017-09-23赵兴林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学新课程

赵兴林

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潮流中,如何对原有课程进行发掘,得以继承和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同时也需要继承和坚守,没有继承和坚守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我们既要勇于推陈出新,又要善于总结和继承传统教育的合理内核,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扬弃。既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做法,又要防止“否定一切传统”的倾向。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辨证继承政治价值

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未放松过对公民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尽管现今的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国家制度,有多种多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但每个国家都在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巩固统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但在对公民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点在各国又是相同的,即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改造人、塑造人。国家的学校必然和必须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信仰。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输国民意志,排斥异端思想,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一元化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政治价值因此显得尤为突出。

二、国家意识形态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多元中把握统一,应辨证继承导向价值

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多元性,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传媒极力向中国灌输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切使得意识形态与现实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和三个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政治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思想理论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政党建设等内容。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综合性课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综合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生存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传统课程上存在多学科并立、分裂、结构单一化、封闭化而且学科内容之间重叠、交叉的弊病。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校教育五天制与家庭社会教育两天制的不合理格局,极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许多国家改变了随意增加学科的传统办法,把改革的目光投向学科的融合上。综合课程主张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社会生活的需要决定课程的内容,主张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将知识与技能、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充分有效的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整体作用,推进综合课程的课程改革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属性和底色。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