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情境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2017-09-23孟利

关键词:习作创设情境

孟利

【摘 要】

传统的情境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学随意、指导欠佳、评价僵化等诸多问题,笔者从情境的创设、观察的引导、教师的指导、习作的评价等方面阐述情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长期以来,学生畏惧写作、缺乏兴趣、无可写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学生厌恶写作。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当的场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易于他们理解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营造课堂情境、写作情境、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产生情感体验,写出优秀的习作。

一、情境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随意盲目。情境作文教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定不清,作文教学呈现随意性、盲目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没有针对性,未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欠佳。教师随意创设,或情境不够真实,只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学生融入情境的程度不够,缺少观察、想象,加之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未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3.评价僵化。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随意地将学生分为几个等级,而不关注情感之外的内容;只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忽视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单一滞后,缺少细致的点评,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作文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1.情境的创设策略。(1)求趣。儿童天真爱玩,爱听故事,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以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参与,诱引他们观察、体验,用语言文字记录,再综合成文,让他们从思维转换到文字。如营造氛围,让学生扮演青蛙、毛毛虫,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神态、动作展现毛毛虫因丑陋带来的苦恼与伤心。(2)求美。“美”能吸引学生,也能激发情境、净化心灵,吸引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将音乐与情境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现鲜明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如在《童年》教学中,教师播放《梦中的鸟》。让学生融入情境,沉浸在欢愉的节奏中,如同看到无忧无虑的童年,产生赞美童年的欲望。(3)求思。没有思维的参与,学生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小学作文情境的创设要能触动学生的情知结合点,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未知的氛围中,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将他们置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促使他们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

2.观察的引导策略。(1)深入引导学生观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认为:“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记忆之母。”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系统的观察方法,不能感知事物的特点,不善于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闻、去尝,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按不同顺序观察,把握事物的特点。一是观察要有顺序。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须按一定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二是观察要抓住特点。学生只有细致观察,才能了解全貌,才能看出细微之处的变化,才能抓住细节,抓住组成、用途等特点,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2)以境唤情。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能有所创作。有效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教者在课堂上讲述了童年时期与一只流浪狗的故事,以情唤情,成功地引学生入情。

3.有效的指导策略。情境作文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激活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支架,促进言意的融合。写作是一个从说到写的过程,教师要增加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整理素材、疏通思路,再用文字写下来,实现思维的二次加工。口头语言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纽带,是“言”“意”融合的有效途径。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尚不成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为学生搭建支架,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关键词的个数不宜太多,以3—5个为宜,不能束缚学生的自主思维,影响写作效果。

4.有效的作文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简单的划分等级,而是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1)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通过作品反映认知、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建立写作档案,为学生保留能反映学生写作水平的文章。情感评价没有明确的标准,教师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程度、写作热情、平时的表现等方面出发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多欣赏学生的优点。(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注重习作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为学生保留作品信息,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水平的提高过程。教师要通过习作文本的评价,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培养他们习作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乐于分享的快乐。教师要从中心突出、结构完整,以及感情抒发是否到位、段落范围是否合理、句子是否通顺等进行评价。(3)学生评议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增进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写作的积极性。教师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评,使文章进一步完善,让他们产生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

总之,小学情境作文教学要改变教学随意、指导欠缺等问题,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以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有效的指导促进言意融合,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