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赏析

2017-09-23刘沛然王艳华

关键词:齐齐哈尔清真寺榆树

刘沛然+王艳华

一、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

崔昊,1978,美术学硕士,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书记。作品基本信息如下:名称:《卜奎清真寺(之二)》;尺寸:68*68cm;类别:浅绛山水;画材:安徽红星牌净皮宣纸,胡开文纯松烟墨,苏州姜思序堂牌中国画颜料及吉祥牌颜料;款识:丁酉崔昊;钤印:崔昊印(朱文)、皓明(白文);创作时间:2017年5月4日开笔,5月7日完成,累计实际用时约20小时;采风取景地:齐齐哈尔清真寺(亦称“卜奎清真寺”);创作地点:崔昊齐齐哈尔工作室;现收藏地:金禾文化。

二、艺术语言分析

该作品在构图方面一定意义上借鉴了西方的具象绘画表现方法,这一点和大众认知中的中国的传统“大写意”山水画有很大不同。传统“大写意”,观赏者在品读时,往往需要更多的寻求“画外音”——其笔墨技法固然好,但更多的是画家本人表达出的那种或超然脱俗或孤傲不屈等等的情感与主题——才是看画人所关注的。我国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这句话形象的阐述了主题对于作品的意义。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及自然之美等。本问所论的《卜奎清真寺(之二)》就是自然之美。

作者选取的角度很巧妙,所画的虽然是清真寺,但是和宗教题材并没有很大关系,所借的景不过是一片墙及两三层塔顶部分。作画并不是物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甚至正式开始创作之前,就要按照创造意图及绘画的基本原则来构架作品,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建成了”,所有不能不重视构图取景的重要性。本画在构图上,以下方的地面、中部的墙斜面及上部的天空为“大疏”,以塔和树交织的地方为“大密”,行成了一个基本的节奏。画面基本饱满,一墙面从左至右横贯全画,上有一老榆树,“抢镜”似的,从墙后伸出来,到“镜头”前搔首弄姿。左后一高塔,威然矗立,体现出中国建筑统有的威严。

三、艺术形象分析

此图不仅在整体把控很到位,在细节方面的刻画也是可圈可点点。作者也是推敲琢磨。首先,墙面在作品中占了近二分之一,那么怎么处理,便成了一难事。作者在这里采取的方法是宿墨法、破墨法相结合,来体现墙面的砖块感却又不突出墙面。墨与彩相辉映,既丰富耐克又不哗众取宠。砖块也不全然是一个大小,排列上也不是“列兵式”,而是真实自然的描摹组合,让人看着不禁说:“哎?这不是老家外的那堵墙吗?”接着,树的描绘最为精彩。画树是作者的强项,尤其是老榆树。作者曾为了画好树,对着一棵树画了近40遍,从不同的角度去重复的画,造就了现在扎实的功底。在画面中这棵树上便有体现,树上的每一笔都是近圆锥形,顿挫变化体现了枯枝的特点,外实内需处理了虚实对比,复杂的前后遮挡关系等等,都被作者处理妥当。画时恰逢齐齐哈尔5月大雪纷飞,因此,“枝头落雪”也成为画面一大亮点。最后的塔,采取的是和墙面近似的手法,但在透视比例上更为精准。本画在着色时,充分考虑了雪后那白雪蓝天的强烈色彩对比,将天空设定为群青色,有別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山水。

作者从地域上属于东北画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幅《卜奎清真寺(之二)》就是典型的家乡景色,树枝墙头厚厚的积雪、耐寒的老榆树、一尘不染的天空,都够成了独特的美景。

【参考文献】

【1】刘沛然,王艳华.浅析崔昊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色——以《外白渡桥》为核心【J】.作文成功之路

【2】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清真寺榆树
榆树苗木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嫩水龙沙
心底的榆林
四年级阅读训练材料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
达斡尔族与兴建齐齐哈尔城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