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视角下西咸新区临空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研究

2017-09-23陈军

新西部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咸临空组团

陈军

鉴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承接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农业升级问题,以西咸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有农业承接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而在陕西自贸区建设视角下设计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临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模式。以期为以西咸新区为代表的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农业发展实现科学升级,創新城市发展方式找到切实可靠的理论支持。

引 言

产业承接是近三十年以来世界经济历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经济现象。2014年初,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成立之初就已确立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建国家级“中西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然而,随着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承接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比较优势相似,招商政策趋于同质化,西咸新区承接国际先进产业特别是涉农产业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削弱,近三年来农业承接项目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众所周知,科学的农业承接战略、合理的农业承接方向以及创新的农业承接模式是农业承接成功的保证。因此,作为产业承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西咸新区持续高效的农业承接能力,对现有农业承接模式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承接模式的研究文献不多,且大都停留在工业产业承接的分析上,缺少对农业承接的研究。文献[1]指出产业承接地区应在承接理念由梯度承接向顺势承接更迭的基础上进行对策选择;文献[2]在分析广西现有产业基础的劣势之上,提出了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应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具体策略;文献[3]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产业承接能力的影响,提出有效产业承接过程需要当地企业和资本的广泛参与;文献[4]针对产业承接地区就业问题,提出构建就业促进产业承接的模式;文献[5]指出为防止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同欠发达地区应探索建立相互协调、互利合作的产业承接模式;文献[6]对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区域综合开发加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对接承接模式;文献[7]基于地方税收的视角,提出承接产业转移要紧密结合当地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新型工业化道路。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工业产业承接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至今我们尚未发现有关农业承接模式研究的文献。为此,本文着眼于西咸新区农业承接的地方性和现实性要求,分析其现有承接模式及存在问题,应用临空经济理论对现有农业承接模式重新进行优化设计,进而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西咸新区现有农业承接模式分析

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的西咸新区于2014年1月正式获批成为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依据定位明确、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布局,分别设立了空港新城、沣东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秦汉新城五大经济组团,其中空港新城更是首个国家级航空城实验区,同时还把农业现代化作为西咸新区 “四化同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三年来,五大组团分别在临空农业、设施农业、高科技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项目承接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然而,在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严峻的背景下,以及中西部地区第四次产业承接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现有农业承接模式中的一些弊端逐渐显露,西咸新区的发展脚步开始放缓。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现有模式中五大组团各自为政,没有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导致在农业承接项目选择及培育方面效率较低;其次,各个组团在农业承接项目上仍以消化吸收为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创新;最后,没有充分地利用陕西“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机遇来发挥区内咸阳国际机场、空港新城的独特空中优势,形成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西咸新区

创新农业承接模式设计

1、临空经济理论概述

临空经济是近年来在我国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形态,随着交通驱动力的不断升级以及自贸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8]

临空农业作为临空经济关联产业,泛指对运输时间的要求极高、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如特色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高级冷冻农产品经营、高档花卉生产、高附加值种植农业等临空型都市农业。[9]

2、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西咸新区创新农业承接模式设计

针对现有农业承接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以临空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陕西自贸区建设机遇,拟在西咸新区农业承接模式中做出以下创新改变:首先,努力提髙西咸新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新区在中西部农业承接方面的比较优势。其次,充分利用陕西自贸区建设契机,通过农业承接实现农业升级,形成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联动发展新格局。[10]最后,打破现有的组团各自承接农业项目的格局,建立统一的西咸新区整体承接机制,[11]利用区内咸阳国际机场、空港新城的独特空中优势,打造以陕西自贸区核心承载区域空港新城为核心组团的临空农业全产业链。

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西咸新区

创新农业承接模式实施

通过上述分析,将产业承接与临空经济理论相结合,本文对未来西咸新区农业承接模式创新为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临空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并制定如下具体实施策略:

1、以建链为基点,打破组团划分建立空港新城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环境

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中,空港新城是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更是陕西自贸区核心承载区域,坐拥“国际枢纽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航空食品制造、生鲜水果、高端花卉等适合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临空农业领域已经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特色临空产业集群;沣东、沣西两个组团在农业高新技术、智慧农业信息化技术等现代农业领域发展迅速;秦汉定位于发展金融商贸、总部经济产业;而泾河在生态农业、深加工联营和休闲旅游方面更具优势。众所周知,机场、航空构成临空农业发展的工具和渠道,而科技、信息、金融则是临空农业发展的必要引擎,纵观西咸新区五大组团现阶段农业定位,涵盖发展临空农业的各个要素。因此,在农业承接方面应以空港新城为核心展开跨组团合作,培养有利于“大西安”临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环境,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统一协调的西咸新区临空农业产业链。[12]endprint

2、以强链为方向,促进临空农业技术创新提升西咸新区平台服务能力

临空农业产业链的增强与发展离不开金融投资、科技研发和航空物流等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13]西咸新區农业公共服务平台能力的提升,也是西咸新区在中西部农业承接竞争中重新树立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陕西自贸区建设的优势,要引领临空农业承接项目与承接地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创新主体协作开发,完成临空农业承接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与陕西自贸区另一核心承载区域——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密切合作,吸引更多的大型航空公司在区内设立大型物流中心,加快临空农业类承接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

3、以延链为目标,打造高端优势临空农业提高西咸新区综合承载能力

针对西咸新区各组团现有临空农业链条过短,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端临空农业资源,建立具有航空指向明显、附加值高的临空农业体系。[14]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区内的具有临空农业特色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增强这些产业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进而带动其配套的品牌塑造、营销服务等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转入,构筑临空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联盟,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临空农业全产业链。

结 语

本文基于西咸新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陕西自贸区建设及农业承接发展的新需要,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设计了基于临空经济理论的临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模式。无论是从整体功能还是各主要环节效率,创新后的农业承接模式均得到大幅的改善和提高,可以作为未来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关于农业承接的一种整体的效率提升方法,同时也为推进农业承接理论的探索和革新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小平,胡长生.论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模式及其对策选择——以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为例[J].求实,2008 (11):47-52.

[2]韦倩青,曾秋芸,韦倩虹.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及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175-177.

[3]马仁锋,王圣云,陈敏.金融危机与中国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模式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0(9):61-64.

[4]刘潇.河南省产业承接与就业促进的协调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3):122-123.

[5]任桐岩,马娟.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北方经贸,2015(5):34-35.

[6]贺灿,李玲玲.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模式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 (6):91-96.

[7]李华军,何奇颖,何茹欣.地方税收视角下的产业经济问题探析——以肇庆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6 (21):06-07.

[8]白杨敏,曹允春,王婷婷.我国临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研究[J].学术交流,2013(11):93-96.

[9] 马伟志.临空现代农业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兼谈合肥临空现代农业规划情况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269-270.

[10]陕西传媒网.西咸新区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打造陕西开放合作新高地[EB/OL].(2017-4-27).http://www.sxdaily.com.cn/n/2017/0427/c508-6171815.html

[11] 罗勇,曾令玲,魏文军,代树成.重庆市渝北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4,8(22):52-53.

[12] 吴德慧. 基于钻石模型的郑州都市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66-8369.

[13] 胡卫华. 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259-261.

[14]凤凰网.临空经济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产业链[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713/13835763_0.shtml

作者简介

陈 军 西安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咸临空组团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十二星座在团队中都是什么担当
字节跳动(中国)西部创新中心在西咸新区启动
兵器组团“打雪仗”
昆明综合保税区B区将于明年2月建成
谁更重要
打造新一代科技创业园区
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原则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