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堂观察手段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
2017-09-23沈小明
沈小明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的模式,都要被教师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后,才是真正地吸收了。其实一名相对成熟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固化的教学习惯。好的习惯应当发扬,而不好的习惯若不改变还孤芳自赏,那就遗害无穷了。在平时教学研讨活动的评课环节上,不少教师碍于情面,说一些不疼不痒的话,走走过场。寻找某种手段或方法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观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4年来,我区初中生物教学中心组成员从课堂观察入手,反思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形成事先分工、观察记录、课后汇总、集中分析的固定教学研讨模式。
1 确定观察的维度,生成初中生物课堂观察量表
结合实际、基于便于操作的出发点,经中心组反复研讨,从学生维度和教师维度确定课堂观察的观察点。
1.1 学生维度
(1) 学习过程:
① 完成每项学习任务的时间是否充分?是否体现高效率?
② 学生活动是否围绕目标展开的吗?有没有背离目标的活动?
(2) 学习效果:课中哪些证据(发言/讨论/练习)可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
(3) 教师可采用量表(表1)的方式进行课堂观量。
学生回答状态选项:A.积极回应;B.敷衍回应;C.回答不出;D.置身度外。
学生回答形式选项:A.齐答;B.主动回答;C.被问回答;D.沉默。
课堂整体氛围选项:A.热烈;B.平淡;C.冷场;D.杂乱。
1.2 教師维度
(1) 教学组织: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怎样实施学习方法的指导?
(2) 评价是否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是否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
(3) 教师行为包括课堂语言、行走路线、习惯动作等。
观察方法:将观察老师分配到几个小组中,利用量表(表2)进行分工式观察记录
2 具体操作基本步骤
(1) 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如主讲人说课,提供班级学生名单、性别、成绩、座位安排等信息→观察者确定观察点,进行分工。
(2) 课堂观察,进入课堂按分工记录资料。教师要提前5 min进入教育,如实记录不做判断,并进行课堂全程录像。
(3) 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如主讲人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讨论形成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主讲人、观察者形成个人的分析反思。
3 感悟
课堂观察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课堂观察可以借助合作的力量提高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观察同一教师、同一班级、不同课题的研究课与常态课,探求个人最佳的高效课堂方法。以某一教师的课为例,该教师的讲课特点是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经观察分析后发现:该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教风自然、有亲和力,授课课程中注意学生学情的变化,能因材施教,将不同难度的问题分配至不同基础的学生回答等。在课堂观察后,其他教师提出怎样把这些优点更加具体地应用到授课甚至备课环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找准着力点,预设闪光点,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明白要把什么拿出来让别人分享;然后相互听课,认真比较、反思。通过这种研讨,进步最快的应该是教师本身。
通过观察同一课题、不同班级、不同教师的常态课,探求同一课题结合实际的最有效课堂模式。例如在讲“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节,有教师是从一段“人与自然”的视频引入,有的是用图片展示引入,也有的是观察活体动物的实际运动引入。“同课异构”最能触发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这样,教师们会改变以前的备课态度,更加努力备课,积极思索,竭力找出与其他教师上课时的不同点,来展示自己教学的特点与风格。
充分利用录播室的录像资料进行个人自我课堂的观察,结合观察者的课堂观察结论形成自我反思。现在我区所有农村中学都装备了录播室和移动学习中心,所以大部分教师公开课都会在录播教室上。正如几位开课教师所说:看完课堂录像后,自己惊出了一身汗,他发现自己整个一节课几乎就没离开过讲台;另一位教师整节课就在一个组旁边巡走;还有一位教师上课有很多小动作,如敲桌子、抛粉笔、手插口袋等。而普遍存在的是很多老师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多余的口头语,如“是不是”“对吧”“嗯、啊”……曾经统计过一位年青教师,一节课说“是不是”多达67次之多,第二次再统计只有23次。现在该教师课堂提问性的有效得以提升。
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没有基于课堂观察的相互交流,就没有比较。没有课堂进行后的自我审视,就没有问题的自我发现及改进提高。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师觉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合适,提供机会让教师了解和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提供改进的信息来帮助教师诊断与解决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反思
(1) 课堂观察量表设计要有针对性才能切实有效。
刚开始,所采用的观察量表以改编别人的量表居多。由于不清楚支持量表的理论假设与问题指向,所以量表中原有的一些指标就不好观察,也不好记录,更不好推论。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是现阶段正在进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着从实际校情、学情出发,每一阶段针对一个或一类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好,逐步改善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量表设计的切入点尽量要小。
开始设计量表的时候,总想用一个量表包罗万象,反而导致描述性的项目太多,操作起来极其不便。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量表的设计越小越好切入。例如有一位教师观察点为“小组合作的参与度”记录,这个切入点较大,既要包括小组内成员的讨论次数和参与人数,还要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及每个人的达成率等,得出这个项目的数据太难。教师一定要克服贪大求全的心理,把观察点设计的小一点,由小见大,多积尺寸之功。
在课堂观察研讨过程中发现,在实践中往往解决一个问题后又出现一个新问题,越往后出现的问题越多。这就验证了探索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构建切合实际的有效课堂的步伐也要不断加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