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2017-09-23贺伟李莉郝丽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医务内科心血管

贺伟 李莉 郝丽丽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贺伟 李莉 郝丽丽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危险事件形成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14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然后制定并实施相关预防对策。结果 14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感染危险事件32例(21.6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9例、泌尿道感染1例、胃肠道感染3例及皮肤感染15例。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心功能III~IV级、使用抑酸剂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和患者发生感染密切相关,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心血管内科;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对策

心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疾病的总称,泛指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及高脂血症所引发的全身组织、大脑及心脏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1-2]。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多发于超过50岁的老年人,其诱发机制与糖尿病、高血压、酗酒、吸烟、血液黏稠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异常代谢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心血管内科(心内科)指医院内科治疗心血管疾病所设立的临床科室,治疗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3]。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危险事件形成原因及提出预防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148例患者病历纳入研究。男女比例为75:73,最小及最大年龄分别为53岁、73岁,平均年龄(69.1±1.3)岁,平均住院时间(39.6±5.8)d;148例患者中,2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5例心律失常、16例扩张性心肌病、28例心脏病及43例冠心病;148例患者中76例患者心脏功能Ⅰ~Ⅱ级、72例患者心脏功能Ⅲ~Ⅳ级。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调查内容,并签署调查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48份病历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成立预防干预小组,制定并实施预防干预对策。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并应用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危险事件基本情况

经分析,14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共32例出现感染危险事件,感染危险事件发生率为21.6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9例、泌尿道感染1例、胃肠道感染3例及皮肤软组织感染15例。见表1。

表1 感染危险事件基本情况

2.2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心功能III~IV级、使用抑酸剂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和患者发生感染密切相关,认为这些为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事件类型较多,包括了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皮肤感染等[4-5]。而形成感染危险事件的因素主要为存在并发症、存在侵入性操作、心功能III~IV级、使用抑酸剂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等。此外,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医院心内科由于机制不全造成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针对这些因素,便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总结起来,具体对策如下:

表2 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n=32)

(1)统一思想观念。在实际预防处理的过程中,医院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预防心血管内科感染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认识到预防心血管内科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形成高效全面、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引进科学的预防手段及方法,将预防心血管内科感染视为保证治疗效果及提高满意度的有效保障[6-7]。

(2)增强素质水平。在实际医务的过程中,医院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人才引进及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着重强调改变工作环境及改善工作条件,积极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做到“压担子、交任务”,充分发扬艰苦卓绝精神,进一步增强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并且医务工作人员以心血管内科医务工作任务为中心积极推动感染预防工作,着重调和医患关系,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增强心血管内科医务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及战斗力。

(3)完善护理机制。在实际医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医院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预防心血管内科感染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现有的医务工作风险防范机制,逐步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医务工作风险防范体系,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及鼓励机制,创造实践锻炼工作环境,形成“赏罚分明、择优晋升、鼓励竞争、着重实效”工作作风[8-9]。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医务工作人员立足于人性化角度,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确预防处理目标,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参与预防流程,不仅能增强患者治疗依从度,帮助患者走出疾病阴影,还能降低感染危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客观上加快医疗资源流转速度,有助于形成主动参与及主动预防的工作模式。由此可见:增强素质水平、营造医疗环境及构建预防体系能有效预防心血管内科感染危险,客观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

参考文献

[1] 任杰. 试论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221-222.

[2] 杨李鹏,高岐,王颖,等.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7):82.

[3] 张玉梅.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5,4(6):630-631,633.

[4] 张旭辉,刘世明,吴晓峰,等.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0-72.

[5] 范肖春,余小春,程旭峰. 心内科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874-876.

[6] 王建玲,陶胜波,贾爱兰,等.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66-568.

[7] 袁海凤. 24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1):129-130.

[8] 吴春妹.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6):51-52.

[9] 陈东林. 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术后康复调查分析[J]. 中外医疗,2015,34(7):77-78.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HE Wei LI Li HAO Lili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ingbian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ulin Shanxi 7186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fection risk events i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and to put forward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14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 the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were further analyzed, and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Results In 148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there were 32 cases of infection risk events (21.62%). Among them, 4 cases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9 case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1 cases, 3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fections and skin infection in 15 cases.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ications of invasive operation, heart function III to IV, the use of antacids and anti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drugs and patients, these were as the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ine.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fection risk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R54

A

1674-9316(2017)19-003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9.019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榆林718600

猜你喜欢

医务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致逝去的医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