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中浙优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7-09-23雷柏妹

种子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周宁县中稻稻瘟病

雷柏妹

(周宁县种子管理站,福建 宁德 355400)

杂交水稻中浙优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雷柏妹

(周宁县种子管理站,福建 宁德 355400)

中浙优10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是通过中浙A与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稻品种,在福建省周宁县作中稻种植,表现株叶形态好、株型适中、群体整、分蘖力较强、剑叶直立略有瓦状以及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且中感稻瘟病等特点。总结了其在山区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杂交水稻;中浙优10号;特征特性

中浙优10号于2014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核,符合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暂行规定,同意引种。

1 产量对比

2012年,在福建省中稻引种试验比赛中,本产品平均产量高达614.4 kg/667 m2,高于对照II优明86产量8.3%,达到极显著水平。2013年,在省中稻生产试验比赛中,平均产量同样高达641.6 kg/667 m2,高于对照II优明86产量15.9%。2015年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郑培兴种植户做中稻示范种植 866.67 m2,平均产量538.5 kg/667 m2,比对照 II优明 86增产 36 kg /667 m2,增幅为7.2%;周宁狮城镇坂头村李庆新种植户做中稻示范种植1 200 m2,平均产量531 kg/667 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45.5 kg/667 m2,增幅9.4%。2016年该品种在周宁县浦源镇上洋村做中稻新品种示范种植3.333 hm2,平均产量为543.5 kg/667 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41 kg/667 m2,增幅为8.2%。

2 明显特性

2.1 生育期

中浙优10号属于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之一。在福建省中稻引种的试验中显示,与对照II优明86对比,其平均生育期在146.6 d,早成熟了0.2 d。周宁县中稻种植显示,播种时间在5月初,全生育期148 d左右,与对照II优明86相当。

2.2 主要农艺性状

中浙优10号株叶形态好,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剑叶直立略有瓦状,具有茎干粗壮、颗粒饱满的特点。福建省引种试验株大约高度可达124.6 cm,其穗长约有27.0 cm,在所有的稻穗中,大约200.1粒/穗,结果实的概率高达90.0%,千粒重27.7 g。

2.3 对疾病的抗逆性和环境的适应

福建省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在周宁县中稻示范种植田种植的2年品种中,虽没有发现细条病和较为严重的纹枯病,但是却已经零星出现了多处穗颈瘟。所种植的田块亦没有倒伏现象,因此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选择在多种土质类型的地方种植,产量稳定性好,适应范围也较为广泛。

2.4 稻米的质量测定

经过技术检测测定,优质大米质量的主要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糙米率高达82.6%,精米率达73.7%,整精米率32.2%;②粒长7.0 mm,长宽比3.0;③垩白粒率41.0%,垩白度5.2%;④透明度2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82 mm;⑤直链淀粉含量14.2%,蛋白质含量9.2%。达到以上标准一半即可认为是优质大米。

具体分析中浙优10号的特征,想要使得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合理密植与主攻大穗相结合,综合提高其结实的效率。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根据时令播种,培育粗壮秧苗

播种过程中,周宁县作中稻种植的中浙优10号,一般会在5月上旬安排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种子撒播均匀,秧田量是10~12 kg/667 m2,大田用种量是0.75~1.0 kg/667 m2,播种前种子消毒,可用75%三环唑2 000倍液,浸种24 h,或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用强氯精1 000倍液浸种防稻瘟病。秧田要施足基肥,一般施尿素9~10 kg/667 m2,过磷酸钙20~22 kg/667 m2,氯化钾5 kg/667 m2。

关于断乳肥的实施,一般用5 kg/667 m2的尿素进行,在秧苗长至2叶1心时,是最好的施肥时间。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 kg兑水1 500 kg对秧苗实施喷洒。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苗叶瘟、稻蓟马、稻叶蝉等多种病虫害进行预防,培育更多矮壮的多蘖秧苗,提高分蘖成穗率,严格把控秧龄在30~35 d之间的时候进行移栽。

3.2 合理进行密植,基本苗要插足

中浙优10号具有叶片挺直、营养生长期长等特点,其株型聚散适中,在插秧时,应选择中苗进行浅插。为了保证大田足够基本苗以及低节位分蘖量可以得到很好的增加,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丛插2粒谷分蘖苗,在插秧中应注意几点:①尽量扩大两个稻苗之间的生长空间,为形成大穗创造良好条件;②应保证秧龄不超过30 d,移栽时以5.5~6.5叶为标准进行移栽;③田地在冬闲时分,应该早早地灌水溶田,翻犁压镐,用来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氧量,大大降低病虫基数;④对于茬口田,可以根据农情进行泡水翻耕,在大田移栽的前1 d,应保证底肥整平,反复耙匀后保留2~3 cm浅水。插植密度保持在19.8 cm×16.5 cm为宜,丛插2粒谷,每667 m2插足2万穴,基本苗6万株,确保稻穗大且足。

3.3 科学使用肥料,促进幼苗早发

此类水稻品种,有着发达的根系,因而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为保证高产,需要把攻蘖增穗、保穗增粒和保粒增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施肥过程中,要注重有机肥的使用,适氮增磷钾,氮、磷、钾合理搭配使用,保证养料供给充足。总体来说,在施肥技术方面,应注意早施肥、巧施肥,从而促进作物产量。

3.3.1 以有机肥为主

基肥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再配合施氮、磷、钾肥。一般施用的是腐熟农家肥1 000 kg/667 m2,再加之以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30 kg/667 m2用来当作底肥。

3.3.2 平衡施肥

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平衡施肥,早施追肥,早施促蘖肥。一般在插秧后6~7 d,需要进行第一次中耕追肥,此时肥料一般以速效氮和速效磷为主,施碳酸氢铵20 kg/667 m2,过磷酸钙各25 kg/667 m2。等到插秧后14~15 d,还需要进行第二次中耕追肥,此时肥料成分主要以速效氮、钾为主,并合理施用尿素5 kg/hm2,氯化钾10 kg/667 m2。

3.3.3 巧施穗、粒肥

在水稻的幼穗分化期应该注意巧施穗、粒肥,此类肥料主要以氮、钾为主,并合理施用尿素3~5 kg/667 m2以及氯化钾5 kg/667 m2;而在水稻的破口期和齐穗期需要一并使用主要的磷酸二氢钾、大肥王等叶面肥。在此期间采用喷施法各1次,借此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综合提高水稻的结实概率,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3.4 科学管理水

插秧时,应保持水位在较低的水平,争取可以使水稻苗早发、快发,随后要注意在分蘖后期够苗以及及时排水烤田,来保护稻苗培育根系,直到幼穗分化Ⅱ期再及时进行复水,在抽穗开花期时刻保持能有浅水层供给水分,在抽穗灌浆的过程中保证有水直至成熟。

3.5 合理使用农药,治理预防病虫害

中浙优10号很容易被稻瘟病感染,要想对稻瘟病和纹枯病进行防治,穗颈瘟的药剂抓住关键生育期(破口 5%和齐穗期两次预防)。可选用 75%三环唑25g/667 m2、40%硫环唑200 mL/667 m2、40%富士一号乳油100 mL/667 m2,在破口5%时结合穗颈瘟的预防加5%井岗霉素预防稻瘟病。与此同时,还要加紧对蝗虫、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进行预防和防治,主要的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辅助于药剂进行综合防治,保证产量稳定,在相对稳定区间波动。如果发现病虫害暴发,应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处理,防止污染作物,破坏稻米卫生质量。

2017-08-11)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1005-2690(2017)09-0059-02

S511

B

猜你喜欢

周宁县中稻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周宁县妇联举办大型公益婚纱摄影活动
如何上好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