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
2017-09-23李晓栋吕夏頔祁海南
李晓栋,吕夏頔,祁海南
LI Xiao-dong1,LV Xia-di2,QI Hai-nan1
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
李晓栋1,吕夏頔2,祁海南1
LI Xiao-dong1,LV Xia-di2,QI Hai-nan1
以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1987年以来“体育社会化”为主题的511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梳理了近30年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代表刊物、学科分布、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趋势,分析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脉络,探讨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进展。研究指出:1)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各国的高等院校是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2)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大多是交叉性极强的综合学科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休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视角;3)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热点紧紧围绕体育参与与社会化这一核心的主体展开,具体包括儿童青少年、女性、运动员、教练员等不同的特殊群体以及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运动队等不同体育参与形式;4)体育社会化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出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从定量研究到综合研究的发展脉络,且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体育社会化;知识图谱;体育参与;青少年;性别角色
社会化是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由于学科研究视角和目标的差异,不同学科对于社会化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但是可以综合看出,不同学科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2]。之所以社会化研究能够在上述学科中保持一个较高的研究热度,是因为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其社会化过程伴随着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体育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体育参与,包括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比赛观摩等一系列活动,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社会化的过程[4]。与此同时,在体育功能不断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背景下,体育的健身功能逐渐由一维的体质健康逐渐转换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而社会适应健康更多的指向了人的社会化健康,即通过体育更好的优化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提高社会化的质量和综合效果。因此,更为科学和深入的分析体育对于个体社会化的积极效用,构建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体系和优化方案,无论对于体育功能的丰富还是社会个体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体育社会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客观的进展,而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进入国内学者视野之后也迅速进入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领域之内。但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以宏观研究为主,缺乏深入性的微观研究,同时,在分析时缺乏对于体育过程中影响社会化的消极因素的分析,这就导致了我国体育社会化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缺陷。因此,厘清国际学界对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前沿、研究热点以及演进趋势,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重要议题的客观性认识,同时也能够积极吸收国外高水平研究的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融合和借鉴,弥补自身研究的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文献检索以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研究文献所引资料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Ⅴ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结合科学计量学理论,通过绘制和分析研究知识图谱,了解国外对于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基本情况。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所所研发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保证在数据收集和检索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信息可视化分析至关重要,而如何设置准确的检索主题词、设置相应的检索表达式直接决定了数据收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检索主体词的确定上,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多部著作和学术研究论文的翻译方式,同时咨询了多位体育科学领域以及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经过多个检索主题词和检索表达式的反复组配和检索实验之后,以“Sport Socialization”OR“Sport Socialization”OR“Soci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为检索主题词,以主题检索形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1987—2017年(检索下载日期为2017年3月3日),文献格式为“Article”,文献语言为“English”。通过上述检索方式进行检索之后,共检索到初始文献511篇,并将全部文献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出版社(出版刊物)等进行下载并保存为纯文本格式(TXT格式),将下载后的研究数据导出到空文件夹data之内,且依次修改数据命名为“download_N.txt”(N为自然数)以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研究分析之用。
表1 本研究数据来源Table 1 Data Sources
1.2 分析工具
本研究的分析工具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 Ⅴ软件(版本号为Citespace Ⅴ 5.0.R1.SE.64-bit)。Citespace Ⅴ软件是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应用程序和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在绘制各个科学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不同特征和类型的引文网络以及识别和呈现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功能优势[14]。可将庞大的数据绘制为图形或图像直观地呈现出来,进而可以了解表示对象或事件数据的多个属性,使人们能够在大量的数据中直接观察到其隐含的现象,直观地体现了事物的重点,为研究决策提供依据[5]。
1.3 研究程序
使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体育社会学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主要包括主题确定、数据准备、软件分析设置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4个部分。
1.主题确定。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多部著作和学术研究论文的翻译方式,同时咨询了多位体育科学领域以及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经过多个检索主题词和检索表达式的反复组配和检索实验之后,以“Sport Socialization”OR“sport socialization”OR“soci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为检索主题词。
2.数据准备。将通过“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检索的511条检索数据导出到Citespace软件安装文件夹下辖的“Data”文件夹,并将所有数据命名为“Download_(N).txt”(N为自然数)。
3.软件分析设置。时间设置为1987—2017年,时间切片为2年1段,其余算法不进行裁剪。
4.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得到图谱后,可看到每个节点的多方面信息,如转折点(Pivot Node),有紫色外圈的节点,具有高的中介中心性的点;标志点(Landmark Node),节点大小代表总被引次数,节点越大则总被引频次越高以及高中介中心性的点(Hub Node);枢纽节点,具有高度中介中心性。此外,通过各个年轮的颜色可判断被引时间分布,聚类之间的知识流向也可从时间(色彩)上看到(由冷色到暖色)等[1]。
图1 本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技术路线图Figure 1.Process Flow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
在Cite space Ⅴ软件的分析参数设置中勾选Country(国家和地区)和Institution(机构),运行软件就可以显示出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地域共现网络图谱(图2)。其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国家,随着这一国家学者发文量的递增,其所代表的圆圈也就越大;圆圈之间的连线表明了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线条越组表明节点之间的联系也就越紧密;圆圈最外层的紫色圆环表示文献的中心性,中心性是在知识图谱网络中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圆环宽度越宽,其中心性越大[6]。
图2 体育社会化研究国家 (地区) 分布图Figure 2. 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从整体的分析来看,本研究所检索出的511篇文献共来自52个国家(地区),在地区分布上比较广,但不同国家(地区)的发文量却显示出了极大差异。其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共计271篇目,占到了总发文量的53.1%,位居第2名和第3名的是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为45篇和41篇,之后依次为澳大利亚、法国、挪威和荷兰,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25篇、19篇、11篇和10篇。总体来说,在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美国的发文频次领先其余各国,而其余国家则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就亚洲国家来说,只有中国(中国香港地区4篇、中国台湾地区4篇)、日本(1篇)、韩国(1篇)的研究成果进入了“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从文章的中心性来看,美国以0.82位居第1,随后依次为英国(0.37)、葡萄牙(0.12)、法国(0.06)、爱尔兰(0.06)、德国(0.06)。美国的发文量最高,同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最大。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牙、爱尔兰、德国等国家发文量虽然不高,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比较大。从文献发表突增情况来看,只有美国在1992—1997年出现了研究成果发表的突增现象。
综上所述,就体育社会化研究来看,美国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其发文量和中心性都位居所有国家之首,且领先后续国家的幅度较大,这同美国体育社会学领域极高的学术研究实力存在密切联系。而我国大陆学者的0发文量也表明,在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上,由于自身理论建构、语言差异、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因素,目前未能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从目前体育社会化研究的趋势来看,我国学者过于偏向宏观性的理论分析,很难在日渐具体化、微观化和实证化的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学者的语言水平,提高学者对于体育社会化问题研究的深度,增加实证研究的数量及科学化程度,提高与欧、美国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是今后提高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学术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研究机构来看,国外关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且与发文频次高低国家相对应的是,美国高校在上述研究机构中的数量处于领先地位。排名第1的是美国的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发文量为19篇,之后排名2~10位的分别为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16篇)、美国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14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14篇)、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13篇)、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1篇)、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10篇)、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9篇)、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9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9篇)。此外,欧洲地区发文量排名第1的研究机构是英国的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其发文量为8篇。亚洲地区发文量排名第1的研究机构是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其发文量为2篇。从文献的突增性情况来看,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2009—2013年)、美国路易斯堡学院(Fort Lewis College,2011—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2012—2017年)、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2015—2017年)等4所研究机构分别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学术研究成果突增的情况。
2.2 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主要来源期刊分布
图3 体育社会化研究机构分布图Figure 3.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目前通过Web of ScienceTM检索出来的511篇文献共分布于65种来源期刊,表2为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主要载文期刊信息。其中,来源文献数量最多的刊物为《运动训练杂志》(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其共计发文量为36篇,之后排名2~5位的分别是《体育教育与社会》(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6篇)、《锻炼和运动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7篇)、《体育教学杂志》(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5篇)、《运动与运动心理学》(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14篇)。
在来源期刊的共引频次上,排在第1位的是《锻炼和运动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共引频次达到了169次;排在第2位的是《运动与运动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共引频次为140次;排在第3位的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共引频次达到了101次。在来源期刊中心性方面,排在第1位的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中心性为0.22,排在2~5位的是《运动与运动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锻炼和运动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种期刊的中心性分别为0.21、0.19、0.16和0.15。对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学术刊物来源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国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内进行文献检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能够为文献梳理和研读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科学化保障。
表2 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代表期刊 (前10位)Table 2 Main Journal(Top 10)
2.3 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作者分布
对作者分布情况的分析是深刻把握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及科研动态的前提,对于在相关领域有深入见解和科研成果的作者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掌握本领域科研活动的发展进程,对研究主题的现状分析、总结、提炼和前瞻性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5]。表3中罗列了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收录的体育社会化研究成果发文量前10位的学者,排名第1位的是康涅狄格大学(Connecticut University)运动训练研究中心的Mazerolle教授,其发文量达到了18篇,之后排名2~5位的学者分别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的Steinfeldt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Illinois University)的Pitney教授、美国路易斯堡学院(Ft Lewis College)的Steinfeldt教授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Michigan University)的Eccles教授,其发文量分别为10篇、9篇、8篇和7篇。从作者国籍来看,排名发文量前10位的学者均来自于美国,这从侧面说明,在体育社会化领域美国学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排名第1的Mazerolle教授的发文量同后序几位学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说明Mazerolle教授在体育社会化领域的研究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社会化、教练员社会化、女性运动员社会化等领域。
表3 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作者 (前10位)Table 3 Main Authors(Top 10)
运用Cite space Ⅴ软件生成体育社会化作者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后发现,虽然作者分布从整体来看较为分散,但仍然有几位作者形成了比较密集的节点和连线图,通过节选上述节点连线图,可以分析出目前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内较为高产的几个研究团队(图4)。例如,以康涅狄格大学Mazerolle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集中于对不同层次运动员的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以印第安纳大学的Steinfeldt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运动员的性别角色、运动身份以及行为规范等问题;以伊利诺伊大学的Green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集中于分析社区体育参与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机制;以犹他州立大学Dorsch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聚焦于青少年体育组织成员的家庭观念以及与父母之间的人际交往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台湾体育大学的陈成业团队在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研究主要是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运动行为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2.4 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学科分析
虽然就学科归属而言,体育社会化问题在严格意义上属于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议题,但是,在实际的体育社会化过程中,往往融合了身体、心理、教育、文化、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就使得体育社会化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议题。同时,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学科研究所带来的片面性,因而,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对体育社会化议题进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趋势。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Ⅴ软件对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学科归属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在分析参数设定时,时间分割(Time slicing)为1987—2017年,每2年一切片,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节点Category,阈值项选择“Top N% per slice”,节点阈值设定为每个时间切片中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运行软件得到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学科分布图谱(图5)。
图4 体育社会化主要研究团队分布图Figure 4.Research Team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从图5所示可以看出,通过Citespace Ⅴ软件分析得出的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就学科归属集中在多个学科领域,代表不同学科的圆圈最大的是“SPORT SCIENCE(体育科学)”。但就体育科学来说,其自身的学科属性在长期以来就存在较大的争论和异议,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将体育科学划分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但体育科学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研究(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也十分丰富多样。就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讨论来看,将体育科学看作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带有明显交叉性的综合科学是一个普遍能够接受的学科归属观点,因此,就大多数的体育科学研究来说,其本身也同其他学科存在极为密切的交叉和联系。以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来看,Citespace Ⅴ软件所呈现的科学知识图谱中“SPORT SCIENCE(体育科学)”所代表的圆圈最大只是说明相关研究文献在检索数据库中的分类是位于体育科学之内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体育社会现象所引起的。而且,除“SPORT SCIENCE(体育科学)”之外,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休闲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所代表的圆圈同样比较大,这就从侧面说明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也同样不是单一学科属性下的研究,而是一种交叉性极强的综合学科研究,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因此,将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属性进行绝对的、简单的分类和排序也是有悖于研究现实的。
从中介中心性来看,体育社会化研究涉及的学科共现网络图谱的关键节点有7个,除体育科学之外,中心性排名较高的学科依次是心理学(0.43)、社会学(0.27)、教育学(0.26)、发展心理学(0.18)、公众环境与职业保健(0.17)、休闲学(0.13)。与此同时,通过图5可以看出,“SOCIAL SCIENCE-OTHER TOPICS”也具有较高的中心性,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具体检索结果来看,“SOCIAL SCIENCE-OTHER TOPICS”是指除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已标示学科之外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总称,其下辖多个分支学科,因此,在本研究中并不以此来同上述单一学科进行平级论述。总体来说,不同的学科不仅可以为体育社会化研究提供更多的分析视角和借鉴理论,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形成相互之间的学科互补,为更加科学有效的促进和完善体育社会化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5 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的浓缩和提炼,其出现的频次越高,表明对其所表达研究主题的热度越高[30]。本研究首先运用SATI 3.2软件对所收集的511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可知,在检索到的511篇文献中,共有关键词1 025个,系统全面的反映出了国际学者对于体育社会化领域的关注重点以及在体育社会化实践过程中所分析和研究的问题,这些核心词汇在文献关键词中所出现的频次为1 568次,平均每词出现1.5次,其中,只出现1次的关键词数量为843个,出现频次为2~5次的关键词为161个,出现频次等于或大于6次的关键词为21个,说明近30年来,国际学者对于体育社会化议题的研究既体现出了视角和方向上的多元化特点,同时又对体育社会化的一些重点领域也进行了集中关注。
2.5.1 体育社会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5 体育社会化研究学科分布图Figure 5.The Map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Category
运用CiteSpaceⅤ软件进行研究热点的分析,就是在统计关键词或者主题词词频之间共现频次的基础之上,以可视化的形式将频次高低和聚类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分析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3]。本研究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对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情况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在分析参数设定时,时间分割(Time slicing)为1987—2017年,每2年一切片,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节点Key words,阈值项选择“Top N per slice”,节点阈值设定为每个时间切片中频次最高的30个关键词,算法选择“Pathf i nder”(关键路径计算法)进行分析,并选取“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network”两种裁剪方式,运行软件,得出了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6)。
从图6可以看出,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是由170个节点和326条线组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中的节点代表着检索文献的关键词,关键词所属的圆圈大小代表着其出现的频次,频次越多,圆圈越大。而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由于本研究所需文献数据的检索关键词为“Sports Socialization”,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分析结果中“Sports”(体育运动)和“Socialization”(社会化)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其出现频次分别为185次和117次,明显高于其他词汇。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自动剔除了上述两个检索词汇,同时对于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也进行了合并处理。例如,对“Participation”与“Involvement”两个均指“参与”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规范与合并后的体育社会化研究部分高频关键词见表4。
图6 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图Figure 6. The Map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Hotspots
表4 体育社会学研究部分高频关键词 (前15位)Table 4 High-frequency Keywords(Top15)
从表4可知,排在高频关键词第1位的是Participation(参与),表明体育参与在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多数研究指出,社会个体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对于社会化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意义。而在这一议题上,更多的学者将研究关注重点放在了青少年在正式或非正式体育组织中的社会化历程。例如,Joncheray等[29]人对法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12名女性运动员的身份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其在女性身份构建与家庭、运动队双重身份的转换方面的变化;Dorsch等[18]人对参与有组织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如何处理来自父母、教练员与周围环境的压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排在中心性第1位的关键词是Exercise(锻炼),虽然其在频次上只位列第12位,但足以说明体育锻炼对于体育社会化研究的重要联结作用,同时从侧面说明,体育社会化所需要的体育参与更多是以体育锻炼的形式进行的。其中既包括针对儿童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的社会化问题研究,例如,Stuij[42]对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如何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阶层身份以及形成自身的客观关系系统(惯习)的研究。同时也有针对成年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社会化研究,例如,Ruiz-Juan等[39]人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年人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着重于对家庭关系、亲友关系以及夫妻关系的考查。除去对体育锻炼中社会个体身份塑造、家庭关系、亲友关系等基本的社会化指标进行研究之外,也有学者针对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49]。总体来看,体育参与和体育锻炼是体育社会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大多数的学者将体育参与群体指向了儿童青少年,对于成年人的研究比较少。此外,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情况也涉及较少,这应该成为今后一个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
Adolescent(青少年)与Children(儿童)在关键词频次统计中位列第3和第5位,说明目前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在分析对象和调查对象的指向性上比较集中,即都指向了儿童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又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因此,将体育社会化研究集中于这一领域也较为正常。从总体研究来看,对于青少年儿童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1)青少年儿童在体育参与中的社会身份认同问题。例如,Pot等[37]人针对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学校体育对于学生运动员身份和学生身份的认同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反而是具有运动员身份的学生更容易参与到学校体育中来;Verbeek等[45]人指出,社会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体育参与中并不会继续强化其社会底层的身份认同,社会层级不同只对于青少年体质问题会产生一定影响,对其体育参与中的社交环境来说并没有体现出相对应的分层效应。2)有组织体育运动或体育组织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例如,Halldorsson[25]对体育组织中的青少年饮酒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饮酒几率要小于非体育组织的青少年群体;Washington等[47]人通过研究证明,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以及完善儿童的青春期发展。3)关于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儿童与重要他者(父母、教练、朋友)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探索体育参与如何促进青少年群体与父母关系的改善以及父母在子女体育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26,43]。此外,专业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肢体残疾人群等特殊群体的体育社会化问题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Gender(性别)是体育社会化研究中的一个高频词,同时在中心性上排位也比较靠前(中心性0.34,位列第3位)。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其男性参与度要大于女性参与度,其所强调的竞争、对抗、拼搏等多数时候为男性气概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体育运动中男性性别身份的强化以及在“男性霸权”的体育运动中如何实现女性运动员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认同成为这一领域主流的研究方向。例如,Pf i ster[36]对足球这一男性气场鲜明的运动中女性运动员如何强化自身的性别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Warner[46]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的调查,发现男、女运动员在体育参与中对于竞争的理解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此,需要实现体育运动中的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体育参与在男性与女性之间都能够起到社会化作用。Steinfeldt等[41]人同上述学者不同,其研究重点对足球运动对男性性别身份的强化问题做了分析,指出体育对于男性气场的强化有助于营造道德氛围、避免欺凌行为的发生。总之,在参与性别差异明显的体育运动中,对于性别社会化的研究将会持续升温,从目前的研究看,学校体育中的性别社会化、体育组织中女性成员的社会化以及女性职业运动员的男性角色矛盾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
Physical Activity(身体活动)、Physical Education(体育教育)、Exercise(锻炼)、Youth Sport(青年运动)4个关键词都指向了体育运动的不同类型,这也说明目前对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几乎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体育运动类型,也从侧面看出目前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广度是较为理想的。
Perception(感知)、Motivation(动机)、Attitude(态度)3个词都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词汇,三者分别在高频词统计中位列第2、第8和第15位。这说明,运用心理学领域中的分析视角以及测量量表的方法对体育社会化问题进行研究是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具体来说就是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方法进一步量化和数据化,将感知、动机、态度等心理学指标作为衡量个体在体育参与中的社会化情况。例如,Benson等[9]就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编制了运动队新入队员的社会化测试量表;Mazerolle等[32]通过调查大学体育协会中女性运动员的家庭态度和职业期望来考查其体育社会化情况。此外,也有学者借鉴心理学中的理论来分析社会个体的体育社会化,例如,Shopper[40]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自我理想和道德良心进行了研究。
2.5.2 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时区分析
对于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的分析,除去静态分析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之外,同时也需要关注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情况。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Ⅴ软件对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分布情况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在分析参数设定时,时间分割(Time slicing)为1987—2017年,每2年一切片,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节点Key words和Term,阈值项选择“Top N per slice”,节点阈值设定为每个时间切片中频次最高的30个关键词,将可视化图现实结果设置为“Time Zone”,形成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图(图7)。
图7 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时区图Figure 7.The Time Zone Map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Research Hotspots
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时区分布图由一系列主题词和时间区间组成,每一个区间所对应的主题词和关键词即表示这一时间区间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热点。从图7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体育社会化逐渐开始丰富起来,最初主要是关于青少年体育社会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研究主要是同家庭以及社区体育紧密联系,随后一段时间,性别分析开始进入到了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到了21世纪初期,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分析开始进入到学者的视野之中,成为这一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同时,对于运动员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增多。而到了近几年,职业社会化、残疾人体育社会化等更为细化的研究点开始兴起。此外,从研究热点时区分布情况来看,多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成为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发展的又一明显特征。总之,从体育社会化研究热点的时间发展来看,细化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
2.6 体育社会化研究演化分析
运行Citespace Ⅴ软件,时间分割(Time Slicing)为1987—2017年,每2年一切片,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节点Cited Reference,2;阈值项选择“Top N per slice”,节点阈值设定为每个时间切片中共被引频次的前50,算法选择“Pathf i nder”(寻径网络算法)进行分析,以高中心性形式展示体育社会化研究相关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图8),高中心性节点意味着其所代表的节点文献对于体育社会化相关研究的连接枢纽作用,它起到了为那些无法直接连接的节点或聚类做中介者的作用,具有控制另两个引用文献之间的交互能力,处于重要的主导地位[7]。图8中每1个关键节点都代表1篇文献,圆圈厚度标记较大的节点表示从一个聚类转向到另一个聚类的关键引文节点,而这些文献通常是在体育社会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借鉴意义和分析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关键文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演化方向。图8所示的网络图谱由308个节点和1 147条连接线组成,Mean Silhouette=0.8001,Mean Silhouette的取值在-1~1之间,数值越接近1,说明这个聚类的主题越明确,聚类内文章内容越相近。本研究的聚类结果Mean Silhouette值较为接近1,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的聚类结果是合理的。
此外,图8所展示的共引文献网络图谱中也显示出了每一个知识群中的高中心性文献(表5)。本研究根据图8现实的聚类特征,将其划分为5个知识群,分别从C1~C5对其命名,每一个知识群都代表着体育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同时,本研究也对每个知识群中的代表性节点及其所代表的文献信息进行重点分析,以便更为客观的揭示出体育社会化研究过程的演进路线。
2.6.1 C1知识聚类:儿童体育社会化研究
图8 体育社会化研究文献共引网络图谱Figure 8.The Network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Domain Co-Cited References
表5 体育社会化研究各知识聚类高中心性文献信息Table 5 Literatures Being High Centrality among the Cluster
在C1聚类中,伊利诺伊大学Greendorfer的论文“Role of Family Members in Sport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24]之所以在C1聚类里显示高中心性,是由于其具有理论拓展和视角创新的因素。Greendorfer主张将之前经常应用于成人和运动员的“社会学习”概念引入到儿童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中,并以此来分析家庭成员在儿童体育社会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他通过对一个家庭单位的个案研究发现,父母而非兄弟姐妹对于儿童的体育社会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其将社会学习理论引入到儿童体育社会化研究中,将父母的社会化指导作用作为儿童体育社会化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后,曼尼托巴大学Butcher的论文“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 girls into physical activity”[12]采用Kenyon and McPherson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化测量模型,对6~10年级的661位女性儿童的体育社会化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测量。Butcher认为,参加学校运动队以及参加校级体育活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女性儿童的社会化,同时提出,在测量女性儿童的社会化情况时,运动满意度、运动自信感、独立程度自我鉴定是非常重要的3个指标。此外,Butcher还指出,就女性儿童来说,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运动装备的数量对于体育社会化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波特兰州立大学Brustad教授的论文“Integrating Socialization Inf l uences into the Study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Sport”[11]之所以在C1聚类里具有最高的中心性,是由于其核心观点就在于将社会化理念引入到儿童体育的研究中。Brustad认为,目前的儿童体育研究中缺乏社会化影响的介入,尤其是父母对于儿童社会化的指导和代理作用对儿童体育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应该在儿童体育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父母的社会化模式,从而判断出其对子女体育参与中的自我感知特征、成就取向和行为动机模式的影响。虽然Brustad的这篇论文严格意义上不能看作是儿童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但是,其主张将社会化概念引入到儿童体育研究中本身就给其他学者一种视角和思路上的启发,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启发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儿童体育的研究内容逐渐扩展到儿童自身的社会化方面,因此,类似这种视角启发和思路创新类的论文是儿童体育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此外,将社会化概念引入到儿童社会化的视角创新,也让这篇论文能够成为将C1聚类和C2聚类连接起来的重要文献。此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由上述宏观性的理论和视角研究逐渐转向了较为微观层面的研究。例如,Zakarian等[48]人对社会的底层和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体育社会化的研究,Arnett[8]对于媒体和儿童体育社会化关系的研究,都属于一些更为微观层次的研究。
综上所述,CI知识聚类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儿童体育社会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就体育社会化问题来看,青少年儿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析群体,而且从年龄跨度上来看,儿童青少年也是最需要促进体育社会化的群体。因此,青少年儿童社会化议题也是体育社会化研究中较早兴起的一个话题,引文的发表年限都比较早。此外,这一聚类中的研究大多是一些早期的理论创新和视角开拓类的研究,因而更偏向于一般的宏观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文章的中心性和被引次数都比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CI知识聚类的文章为体育社会化的科学探索拉开了序幕,为后续研究的跟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6.2 C2知识聚类:体育社会化的性别差异
C2知识聚类的文献主要是体育社会化的性别差异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的研究:1)体育社会化的性别差异研究;2)父母作为性别不同的两个社会化代理人,其对于子女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分析。而之所以C2聚类同C1聚类存在一定重叠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一部分体育社会化的性别研究一方面将主要的研究对象设置在了儿童青少年群体,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性别差异对儿童的体育社会化影响是这一聚类中的主要问题。Eccles等[20]的研究在C2聚类里中心性最高,其构建了研究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的“Eccles期望值模型”,通过对儿童群体的调查指出,儿童体育参与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而这种性别差异更多的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且儿童会在体育参与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性别角色。Eccles的这篇文献同样是C1聚类和C2聚类连接的重要节点,因为对于儿童体育社会化研究而言,性别角色的培养和强化,同样对儿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此外,“Eccles期望值模型”也成为后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被众多学者引入到体育社会化研究中。1996年,美国学者Brustad[10]就运用了“Eccles期望值模型”研究了父母的性别社会化对青少年儿童体育参与的影响。虽然Brusted的研究并未对体育社会化问题进行分析,但是,通过对107个样本的调查发现,儿童的体育参与同父母的社会化过程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
Jacobs等的论文“Changes in Children’s Self-Competence and Values:Gender and Domain Differences Across Grades one Through Twelve”[27]在C2聚类里中心性排名第3,虽然该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同学龄儿童的性别社会化问题,但是,其重要的考查指标就在于分析不同学龄阶段儿童在体育运动中的性别社会化差异,其通过考查1~12年级儿童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能力和价值观变化,分析出性别社会化并不是在所有学龄段儿童的体育参与中都存在,之前多数研究中指出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在体育参与中的性别角色或不断强化的观点有待进一步商榷。Jacobs等的论文之所以在引用频次和中心性上都比较高,是由于其观点带有一定的颠覆性,之前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儿童体育参与促进性别角色认同”的观点被该研究否定,这也为此后更为深入的讨论拉开了序幕。
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之前集中于儿童体育社会化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也逐渐扩展到了成人群体中,例如,Malcom[31]对女性垒球运动员的性别认同与偏向于男性化的垒球运动伦理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研究;Papaioannou[34]对863名希腊男、女运动员在个人成就目标、自我满意度、亲属关系上的性别差异进行的研究。
综上所述,C2聚类中的文章主要注重于体育社会化中性别问题的研究,其研究对象虽然在早期依旧以儿童青少年为主,但后续逐渐丰富到了不同群体之中。既有对体育参与性别角色认同的研究,也有性别差异下体育社会化不同指标的对比研究,虽然研究核心主题在性别领域,但研究具体的分析视角还是较为多样,这为今后体育社会化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2.6.3 C3知识聚类:学校体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
C3知识聚类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C3聚类里中心性排名第1位的并不是学术论文,而是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的著作《社会学习理论》,这一部理论性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尤其是在经验环境之内通过联结、强化和观察来实现人的学习行为,这为分析学校体育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因此,其共引频次和中心性比较高。就具体文献来说,Eccles等[19]分析了课外活动的参与者在个人发展层面同非参与者之间的差异,而其在研究中所指的课外活动就是学校运动队的参与,研究指出,参加学校运动队的青少年学生的饮酒率和吸毒率比普通学生要低,同时也能够在其他社会化方面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Eccles等对学校运动队的参与与体育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而Bartko等[13]则分析了有组织的学校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体育社会化的影响,Burtko选择了比Eccles等更大的样本量(918人),采用了学习成绩、问题行为自我评价、心理健康评价等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测量指标,研究显示,经常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在任何一项指标的测量上都较普通学生存在积极性的差异。Fredricks等[22]整合了上述两个研究,以学校运动员和有组织学校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与高中学生社会化之间的影响关系,该研究在样本量的选取上更为多元化,包括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学龄阶段以及不同人类种族的高中学生。在分析上也采用了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比了同一群体(同一社会阶层、同一学龄阶段或同一人类种族)参与学校运动队和有组织学校体育活动对酗酒、吸毒、教育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纵向比较了毕业前、后上述指标的发展情况,综合研究后得出,经常参加学校运动队和有组织学校体育活动的学生在上述几个指标下都显示出了更为积极的一面。在这之后,Steinfeldt[44]对男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男性性别规范的研究,Jacobs等[28]以158名体育教师的访谈记录为资料,对体育教学与青少年社会道德发展的研究,Flory[21]对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化问题的研究等,都是对这一领域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综上所述,C3聚类的研究核心就在于学校运动队和有组织学校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效果。可以看出,C3聚类的相关文献大多都在2000年之后,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已经日趋完善,在样本量的选取范围以及层次划分上都进一步科学化,实证研究的比例不断上升。从上述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对体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已经从宏观性的衡量逐渐细化为具体行为的分析,而这也是今后这一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性排名前3位的论文作者都有密歇根大学的Eccles,而Eccles近20年的研究重点也都在学校活动与学生社会化的问题上,可以说他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专家。
2.6.4 C4知识聚类:家庭与体育社会化研究
虽然C4知识聚类的大多数文献依旧将主要分析对象指向了儿童青少年群体,但其核心视角却在于分析家庭对体育社会化的影响。Côté[15]借助Ericsson等人建立的优秀群体研究模型,通过调查3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1位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家庭指出,在体育参与动机、体育参与努力度以及体育资源占有3个方面来说,家庭成员都给优秀运动员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较为明显的帮助。之后,Fredricks等[23]将相关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深入,首先将之前所设定的家庭这一研究主体细化为父亲和母亲,同时在衡量指标上也更加多元化,将包括子女的运动能力、运动身份、性别角色、价值观、体育参与目标等都看作是衡量社会化的指标,且在研究上采用了纵向时间长达1年的追踪调查,指出父母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以及父母的指导作用对于子女的体育社会化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父母的社会化过程更是直接作用于子女的体育社会化过程。随后,Dorsch等[17]的研究则进一步提高了家庭与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理论科学性和实证深入性,该研究借鉴了Strauss和Corbin的定性分析方法,选取了比先前研究更多的26个家庭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父母体育社会化对子女体育参与的影响。其在测量上划定了行为、认知、情感、人际关系4个大类,4个大类下又包含63个可操作性强的测量指标,此外,子女的性别、父母的运动经验、子女的气质、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体育组织的参与情况等都作为额外的定性分析材料被记录下来,上述测量结果结合定性分析材料进一步了解了家长体育社会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其对子女体育参与的影响。
综合看来,C4知识聚类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家庭,尤其是父母社会化行为对子女体育参与的影响方面。从研究中不难看出,随着前人研究的积累,C4聚类里的文献在研究过程中大多采用了前人构建的研究理论模型,而在研究上也从之前的定量研究逐渐向定性分析转化。虽然都在研究中涉及到了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社会化和体育参与问题,但无论是分析视角还是分析方法都更为科学。此外,社会化测量评价量表的应用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意味着社会化这一抽象概念的研究已经被逐渐的细化和可操作化,因而逐渐改变了之前宏观的社会化分析理念。总之到这一时期,体育社会化研究已经步入了深入化和细化阶段。
2.6.5 C5知识聚类: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职业社会化研究
从图8所显示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来看,在C5知识聚类里的文献大多都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只有最大源泉所代表的两个节点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是由于两个节点所代表的Lincoln和Lawson的文献是对于自然主义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分析,属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而这也正指向了C5聚类的一个显著的研究特点。
Pitney等[35]对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教练员的职业角色划分和强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共采访了11位男性教练员和5位女性教练员,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得出教练员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1)决定预定,2)获得编制,3)进入组织,4)角色转换,5)角色强化与稳定,Pitney指出,能够建立教练员职业社会化发展模型有助于其更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训练指导和教育服务。在此之后,Curtner-Smitsh等[16]针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与Pitney等的研究不同,该研究通过调查新入职体育教师使用体育教育模型的程度来判断其职业社会化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模型的使用。Curtner-Smitsh等的实证材料来源于对6位美国教师和4位英国教师的访谈,而研究的基础理论则是运用了职业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之所以教师在使用体育教育模型是体现出了完全使用、半使用和未使用3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同其职业社会化的程度相关。Mazerolle[33]则以一种更为细化和深入的视角分析了体育教练员的职业社会化情况,其选取的切入点是工作与家庭冲突(WFC)。Mazerolle研究的工作家庭冲突是教练员职业社会化研究中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话题,其选择了587位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足球教练员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工作量和比赛履行的WFC预测水平,同时也调查了教练员在性别、婚姻和家庭状况方面的差异,研究指出,长时间的工作和频繁的比赛旅行是造成工作家庭冲突的根源,同时,教练员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和缺乏相关全职的工作辅助人员也是造成工作家庭冲突的原因所在。Rutten等[38]对青年运动员的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以331个足球运动员为样本,指出其一旦置身于体育运动的环境之中,如团队合作态度、高水平的体育道德以及与教练员的良好关系等,亲社会行为就会表现出来,而一旦脱离体育运动,其反社会行为的比例就会上升。
可见,关于体育社会化研究已经进入到了综合化、科学化发展的阶段。在学科属性方面,由早期的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逐渐扩展到了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现象学等领域。在研究主题方面,从最初针对儿童体育社会化的宏观性、理论性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对于儿童群体、青少年群体、运动员群体、教练员群体等多个群体的微观性和实证性的研究。
与此同时,从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情况也可以由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出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就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所检索的511篇文献所涉及到的方法种类比较多,其中,有88篇文献单纯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而115篇文献使用了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访谈法,且上述200篇左右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早期和中期。而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单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研究者的需要,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逐渐增多,且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体育社会化分析模型(33篇)、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41篇)、体育社会化量表(39篇)的使用开始明显增多,这相对于之前以单纯的问卷和访谈为主的研究在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上有了更高的保障。
而在理论应用上,场域-惯习理论(Field-habitus Theory)、角色理论(Role Theory)和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y)是体育社会化早期和中期研究主要的借鉴理论,其在所有文献中的体现数量分别为71篇、52篇和45篇文献,且主要集中在对于儿童体育社会化以及家庭体育社会化方面的研究中。其中,在家庭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中,有9篇文献借助了Bourdieu的阶级理论(Class Theory),主要分析父母经济差异以及家庭阶级地位对子女体育社会化问题的影响。之后随着性别视角进入到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之中,性别角色理论(Gender Role Theory)和女性主义理论(Feminist Theory)(29篇)开始应用到体育社会化研究之中。虽然这一理论在所有研究中体现次数比较少,但其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理论借鉴的指向性也非常强,需要引起一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职业社会化的研究逐渐增多,职业社会化理论(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的应用也逐渐丰富,这一时期关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职业社会化研究的所有文献中,运用到职业社会化理论的文献数量达到了61篇,几乎涉及到了大多数的相关研究。但从总体来说,单纯借鉴一种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比较少,更多的是多种理论之间的交叉和综合,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借鉴上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针对总体研究下不同研究点来选择不同的理论,或针对同一个问题用多个理论进行相互之间的弥补和完善已经成为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主题上不断的细化,在理论借鉴、研究方法、干预策略上的不断综合,已经成为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体育社会化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标志。
3 小结
1.国外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各国的高等院校成为了体育社会化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
2.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大多是交叉性极强的综合学科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休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视角。
3.体育社会化研究的热点紧紧围绕体育参与与社会化这一核心主体展开,包括儿童青少年、女性、运动员、教练员等不同的特殊群体以及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运动队等不同体育参与形式。
4.体育社会化的研究热点从宏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出一种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从定量研究到综合研究的发展脉络,且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从早期的儿童青少年群体逐渐过渡到女性群体,关于教练员群体和运动员群体的研究开始增多。在理论分析上,主要从早期的理论创新逐渐发展为后期的研究模型构建以及综合干预策略的研制。在研究内容上,从早期较为宏观的体育参与逐渐细化为后期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运动队、社区体育、有组织体育活动等更为细致的体育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由早期较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逐渐发展为借助专业统计学软件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在理论应用上,多元化的理论交叉和理论综合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5.体育社会化研究的未来趋势依然呈现一种更加具体化、微观化的发展策略,而研究的热点也更加趋向于不同内容体育活动对于不同群体社会化的影响,在这一方面,体育的所指以及群体的划分都将进一步细化。同时,研究方法科学性的提高以及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1] 李杰,陈超美.Cite 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2] 刘波.体育与社会化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1):90-封三.
[3] 邱均平,温芳芳.近5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51-60.
[4] 仇军,钟健伟,郭红卫.体育社会化的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8,28(5):62-68.
[5] 水伟舟,黄竹航,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67-78.
[6] 赵丙军.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7] 朱晓宇,刘则渊.国际氢能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6):65-69.
[8] ARNETT J J. Adolescents’ uses of media for self-socialization [J]. J Youth Adolesc,1995,24(5):519-533.
[9] BENSON A,EYS M.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newcomer integration processes:The sport team socialization tactics questionnaire [J]. J Sport Exerc Psychol,2016,(6):1-56.
[10] BRUSTAD R J. Attraction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urban schoolchildren:Parental socialization and gender inf l uences [J]. Res Q Exerc Sport,1996,67(3):316-323.
[11] BRUSTAD R J. Integrating socialization inf l uences into the study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sport [J]. J Sport Exerc Psychol,1992,14(1):59-77.
[12] BUTCHER J. 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 girls into physical activity [J]. Adolescence,1983,18(18):753-766.
[13] BURTKO W T,ECCLES J S. Adolescent participation in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activities:A person-oriented analysis [J]. J Youth Adolescence,2003,32(4):233-241.
[14] CHEN C M. Cite 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 i c literature[J]. J Am Soc Inf Sci Technol,2006,57(3):359-377.
[15] CÔTÉ J. The Inf l uence of the fami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in sport [J]. Sport Psychol,1999,116(2):395-417.
[16] CURTNER-SMITSH M D,HASTIE P A,KINCHIN G D. Inf l uence of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on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pretation and delivery of sport education [J]. Sport Educ Soc,2008,13(1):97-117.
[17] DORSCH T E,SMITH A L,MCDONOUGH M H. Parents’ perceptions of child-to-parent socialization in organized youth sport [J]. J Sport Exerc Psychol,2009,31(4):444-468.
[18] DORSCH T E,SMITH A L,DOTTERER A M. Individual,relationship,and contex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rent support and pressure in organized youth sport [J]. Psychol Sport Exerc,2015,(23):132-141.
[19] ECCLES J S,BARBER B L,STONE M,et a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J]. J Soc Issues,2003,59(4):865-889.
[20] ECCLES J S,HAROLD R D.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rt involvement:Applying the eccles’ expectancy-value model [J]. J Appl Sport Psychol,1991,3(1):7-35.
[21] FLORY S B.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experiences of early career urban physical educators [J]. Eur Phys Educ Rev,2016,22(4):430-449.
[22] FREDRICKS J A,ECCLES J S. Is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ssociated with benef i cial outcomes? 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 [J]. Deve Psychol,2006,42(4):698-713.
[23] FREDIICKS J A,ECCLES J S. Family socialization,gender,and sport motivation and involvement [J]. J Sport Exerc Psychol,2005,27(1):3-31.
[24] GREENDORFER S L. Role of family members in sport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J]. Res Q Exerc Sport,1978,49(2):146-152.
[25] HALLDORSSON V,THORLINDSSON T,SIGFUSDOTTIR I D. Adolescent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alcohol use:The importance of sport organization and the wider social context [J]. Int Rev Sociol Sport,2014,49(3):311-330.
[26] HOLL L,BURNETT C. Changing relationships with signif i cant others:ref l ection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student-athletes [J]. S Afr J Res Sport Phys Edu Recrea,2014,36(2):115-128.
[27] JACOBS J E,LANZA S,OSGOOD D W,et al. Changes in children’s self-competence and values:Gender and domain differences across grades one through twelve[J]. Child Dev,2002,73(2):509-527.
[28] JACOBS F,KNOPPERS A,WEBB L. Making sense of teaching social and moral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J]. Phys Educ Sport Pedagogy,18(1):1-14.
[29] JONCHERAY H,LEVEL M,RICHARD R. Identity soci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french national rugby union women’s team [J]. Int Rev Sociol Sport,2016,51(2):162-177.
[30] KESSLER M M. Bibliographic coupling between scientific papers[J]. J Assoc Inf Sci Tech,1963,14(1):10-25.
[31] MALCOM N L. “Shaking it off” and “Toughing it out” -socialization to pain and injury in girls’ softball [J]. J Contemp Ethnogr,20 06,35(5):495-525.
[32] MAZEROLLE S M,EASON C M,FERRARO E M,et al. Career and family aspirations of female athletic trainers employed in 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i setting[J]. J Athl Train,2015,50(2):170-177.
[33] MAZEROLLE S M. Work-family conf l ict,part II: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i-acertified athletic trainers[J]. J Athl Train,2008,43(5):513-522.
[34] PAPAIOANNOU A G,AMPATZOGLOU G,KALGIANNIS P,et al. Social agents,achievement goals,satisfac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youth sport[J]. Psychol Sport Exerc,2008,9(2):122-141.
[35] PITNEY W A,ILSLEY P,RINTALA J.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of certif i ed athletic trainers in the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i context [J]. J Athl Train,2002,37(1):63-70.
[36] PFISTER G. Assessing the sociology of sport:On women and football [J] Int Rev Sociol Sport,2015,50(6):563-569.
[37] POT N,SCHENK N,VAN HILVOORDE I. School sports and identity formation:Socialization or election? [J]. Eur J Sport Sci,2014,14(5):484-491.
[38] RUTTEN E A,DEKOVIC M,STAMS G,et al. On- and off-f i eld antisoci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 soccer players:A multilevel study[J]. J Adolesc,2008,31(3):371-387.
[39] RUIZ-JUAN F,PIERON M,BAENA-EXTREMERA A. Socialization of exercise regularly in adults:Relationship family,couple and friends [J]. Rev Iberoam Dagn Ev,2012,34(1):35-59.
[40] SHOPPER M. The role of sp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ego of the male latency child [J]. Psychoanal Study Child,2014,68(2):64-89.
[41] STEINFELDT J A,VAUGHAN E L,LAFOLLETE J R,et a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 football players:Role of masculinity and moral atmosphere [J]. Psychol Men Masc,2012,13(4):340-353.
[42] STUIJ M. Habitus and social class:A case study on socialization into sports and exercise [J]. Sport Educ Soc,2015,20(6):780-798.
[43] SUKYS S,LISINSKIENE A,TILINDIENE I. Adolesc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rt activities and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peers[J]. Soc Behav Pers,2015,43(9):1507-1518.
[44] STEINFELDT M. Athletic identity and conformity to masculine norms among college football players [J]. J Appl Sport Psychol,2012,24(2):115-128.
[45] VERBEEK J,VAN DER ZWAN J,VAN HILVOORDE I. Socialization into organized sports of young adolescents with a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J]. Sport Educ Soci,2016,21(3):319-338.
[46] WARNER S,DIXON M. Competition,gender and the sport experience:An exploration among college athletes [J]. Sport Educ Soc,2015,20(4):527-545.
[47] WASHINGTON R L,BERNHARDT D T,GOMEZ J. Organized sports for children and preadolescents [J]. Pediatric,2001,107(6):1459-1462.
[48] ZAKARIAN J M,HOVELL M F,HOFSTETTER C R,et al. Correlates of vigorous exercise in a predominantly low ses and minority high school population[J]. Prev Med,1994,23(3):314-321.
Analysis on the Latest Hotspot and Evolution about Abroad Sports Socialization
Based on the core collection of the paper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since 1987 concerning the topics of the sportssocialization with 511 articles used as the original resource papers. Also,the CiteSpace V was used to visually treat and analyze the data. In a visual way to sort out the knowledge map into 30 years of social sports,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ions,core authors,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subject distribution,research focus and evolution trend,analyzes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sports socialization,discusses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sports development,in order to grasp the sports social problems and research hotspot,and contributes a little b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oreign sports socialization mainly com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Europe and America,the universit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research;2) The study of sports sociology abroad is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mainly involving sociology,psychology,pedagogy,leisure science theory;3) The research of sports socialization focuses on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ization,including children,women,athletes and coaches of different special groups and family sports,school sports and community sports,sports teams and other forms of participation in different sports;4) Research focus in the sports socialization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mainly manifests a kind of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cosmic study,from theory research to empirical research,from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and the research focus in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Sports Socialization;Knowledge Map;Sports Participation;Adolescents;Gender role
G80-05
A
1002-9826(2017)05-0022-15
10. 16470/j. csst. 201705003
2017-03-14;
2017-05-31
李晓栋,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E-mail:zbdxlxd@163.com。
1.中北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2.马来西亚世纪大学 研究生院,马来西亚 吉隆坡 47810 1.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China;2.Segi University,Kuala Lumpur,Malaysia 4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