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饰 当属非物质文化财富
2017-09-22
“文饰”一词虽然出现不久,但文饰技术本身却已拥有着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长的历史。
文饰,源于文身,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最初的形式,至今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凡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的时代产物,我们称作“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饰,为何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个组成部分?且听专家—说究竟。
乔台山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中以民间文化为主。民问文化中,又以民俗、手工艺、民间文学为主,其中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等属于民俗和手工艺范畴。古代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相当大部分属于宫廷艺术,或者说贵族艺术。
文饰的“前世今生”
文饰到底从何而来,“文饰”一词又诞生于何时?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看看文饰的前世和今生。
“文饰”一词虽然出现不久,但文饰技术本身,却已拥有着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长的历史。说起文饰的历史,就要从文身说起了。早在石器时代,古人就会用白泥、颜料或者粘土、油脂、植物汁液,在身上、脸上画出纹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可怕,来驱赶野兽,狩猎时做伪装用。后来随着等级制和图腾崇拜的出现,在身上涂画本部落的图腾也逐渐成为风尚和习俗。
随着原始工具的进步,人们发现涂抹在身上的颜料或者泥土,很容易干裂、脱落,很不舒服,而且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身上,经常需要补画。一个偶然的发现,激发了古人的灵感,他们开始利用鱼刺、兽骨做针,沾上那些天然色素丰富的植物汁液或矿石颜料,刺入皮肤进行绘图和刻印,这就是最古老的的刺青文身术,也是文饰最原始的形式。
随着人类逐步向文明社会发展,剌青这项古老的图腾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的文身艺术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路。西方的文身依旧保持着图腾的观念,而且小画面、小范围的文身逐渐兴起,和传统的大画面文身并驾齐驱。而中国文身则被认为是一种野蛮的表现,只有习武之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武才会文身,而将文身的古老技艺和文化保留下来的,只有闽、粤、桂、川等一些少数民族。那时爱美的女士们,要修饰自己的眉毛或者嘴唇,还是依靠木炭棒或者红纸进行修饰。
后来,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国大地上席卷之后,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一些迂腐思想被逐渐涤荡,文身也逐渐从阴暗的历史角落走了出来,见了阳光。但是千年来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国人看到文身时还是恻目不己。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西方传来的技术,刺激了国内文身的发展,让古老的刺青术演变成正规、系统的现代技术,也产生了一批早期的文饰人才,为文饰真正的全面发展真正打好了基础。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饰家族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一一文眉技术诞生了。一批文饰工作者,对于长久以来眉毛修饰只能依靠眉笔等工具,而且修饰后易掉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文身技术的原理应用到改善眉毛上,于是就依照原始的文身方式,把文身针绑在筷子上,用针沾好色料后,根据自己的眉型缺陷,对眉毛进行了修饰,这就是最初的文眉。随着修饰效果被更多的人认可,文眉的技术也被推广,文饰从萌芽期的的文身阶段,进步到初级阶段——文眉时期。
80年代中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文饰业也逐步进入科技时代,文饰机的发明和推广,让一直以来手工为主的文眉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让文饰作品的质量也更加稳定、更加正规化。后来到了90年代,文饰迎来了“绣眉时期”。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新世纪,文饰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文饰用的色料、文饰機、文饰工具更新换代,新的技术——飘眉也应运而生。文饰工作者们结合几十年从业经验,提炼和整合化妆造型与传统文饰的优势,科学提出和发展了持久造型行业体系,为文饰行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为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文饰的新时代也随之到来。
专家观点
关于文饰起源至今有很多争议,但我认为文饰起源不可能只有一个源头,文饰起源是多元的,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早、外国晚;只宜说有些文饰(包括技法、材料)在中国出现早,并在某朝某代传到某个外国、某个地区,外国某种文饰出现早于中国,并在某个年代传入到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宣讲中华文饰源于夏商周,盛于汉唐。许多化妆术都随日本遣唐使传到日韩,至今仍保留着,而我们却失传了,但并不能否认日韩在此之前也有文饰存在。再如,印度、阿拉伯地区的染料很早就传到了中国。所以,我建议学术界不要过多地将精力放到争议谁早谁晚的问题上,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中西方等多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发展,毕竟文化的多样性有益于全球的和谐,有益于社会的稳定。
文饰,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产”,在这个“产”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近年兴起的“文饰”,也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同样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等,以传承的方式不断被继承和发展。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g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endprint
文饰的传承发展
文饰美容是从20世纪90年代,由海外华人传入中国大陆。文饰源于文身,文身,是在人体上增添一个原来没有的符号或图形并赋予一定含意或表达一种思想。而文饰美容,是对原有人体对构(眉、眼睑、唇)的装修和美化,表达唯美思想,也可以说是永久或半永久化妆,是更进一步的技术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饰美容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形式,它集合了历史、绘画、人体结构、肌体活动规律、针法、国学,机械电子制造等多项专业知识。当代文饰美容师更注重美学、医学设计、国学、素描等素质培养。“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可以归纳为八大模块:儒家思想、释、道、易、史、兵法、养生、法家思想。现代文饰术多用到中国传统美学、面相、运势、信仰、图腾、命运等方面的知识。
上述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文饰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凡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的时代产物,我们称作“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饰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美的核心价值,发扬中华五千年美学文化,在针功夫上自古传承至今,与时代共存,共发展,共繁荣。
专家观点
我个人认为,文饰,包括美容,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文身、理发行业都是传承有序的。中医医疗疤痣、瘢疮、烂疤眼(砂眼)等也有老字号,还有中医内科调剂五脏六腑而乌发生津,让“黄脸婆”皮肤红润、油亮,让人明目等祖传膏散丸,以及针灸、火罐、熏洗、按摩等技法,都属于非遗范畴。文饰,包括文身现象,也可以说是文身文化及其传承较复杂,自古有之,现今还有人体彩绘,也有江湖乃至黑社会标记,非几句话所能概括清楚的。
About发展中的审美观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蕴藏了中国古人对女性美的诸多独到见解与研究。古代每个历史时期,对美女的评判标准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粗壮结实
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粗壮结实的女人,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就是最美的。我们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受物质条件的限制,那时候女人的服饰或者装饰品,都很简单而实用。但从考古出土发现,一些简单的骨制或木制饰品仍然体现了当时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崇尚。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柔弱细腻
这个时期被一些历史学者称为是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四大转折之一,这个时代中国社会正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的人们,审美观会产生巨大变化。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占了上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人们注重女性面部形象,“柔弱细腻”的女人被奉为美女。
两汉时期:秀外慧中
这一时期,秀外慧中的女性被人们所认可。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之美,但更强调道德,表现出了以德压美的倾向。到了后汉以及三国时期,人们对美貌的欣赏玄学化,审美达到了至今仍不可及的哲学高度。头饰发型自然朴实,,服装设计也以功能性为主。妆容上,“面如凝脂”“樱桃小口”便逐渐成为古代女性美的基本格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自然
这也是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四大转折点之一,精神上自由解放,最热情,最富个性审美意识,女性开始走向对于美的自觉的追求。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抱腰”,并且用衣带来装饰,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步摇”,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因此,崇尚个性美、自然美成为当时的审美标准。
隋唐时期:雍容富态、健康自然
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服装在延续了南北朝时代的飘逸感的同时更增添了华丽之美。女性着裝之暴露,在中国古代可谓空前绝后。对于化妆极其讲究,那时流行画浓晕蛾翅眉,高而上扬的眉型,更加增添了女子的风韵。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女人更是把各种花、鸟画在脸上,以示美丽。
宋元明清时期:娇小妩媚和三寸金莲
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大致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标准,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明朝女性的发型非常死板,可谓将女性之美裹了个严严实实。直到明朝晚期,才逐渐又有了一些特色。清朝时,含蓄内敛之美,仍然是女性美的基础。清朝文人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中,也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透过生动的比喻,可以看到要求内外兼备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意识一直保持到民国。
近现代:从自然走向性感
清末,整个社会还是把“林黛玉”作为美女的偶像。“病美人”到民国时期仍是主导性的美女标准,受西方影响,女性不再以缠足为美,性感美有所抬头。民国期间,中国美女标准逐步与西方国家接轨,代表人物如赛金花、胡蝶等。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期倾向前苏联之风,喀秋莎是人们心中的偶像,文革中受政治影响,女性的美丽标准是“比男人还男人”,此期间禁忌美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一切才又步入正轨。今天,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中国美女的标准不再单一,特别是容貌、独立个性和知识素质成为重要的参数。
专家观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差距也很大,不宜用一个标准去套,但有没有一个“善世”的审美标准呢?有没有一个超越阶级、民族、地域、文化的共同审美标准昵?这是美学界争论了上百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难以证清的理论问题。例如研究唐宋民俗,不能不看唐宋名画;研究明清民俗,不能不看明清仕女画。从这些画中,就能看出当时人的审美时尚,也能看到服饰与文饰。作为男性,喜欢欣赏美女,见美女过目不忘。多少年积累下来,公认女人脸型是瓜子脸、鸭蛋脸好看,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皮肤白皙、细腻、红润好看,头发乌黑、明亮好看……有钱人觉得好看,穷人也觉得好看,城里人觉得好看,乡村人也觉得好看,男人觉得好看,女人也自认为漂亮,工人觉得好看,农民也觉得好看,知识分子也觉得好看,这就是公共美的标准。
近几年出现的“三文”(文眉线、眼线、唇线)现象,无可厚非。整体上讲,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美学冲动,也是一种审美。在文饰发展的长河中,同样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标准,比如雾眉、丝绒眉等是现在的流行趋势。既然文饰是一种审美活动,那么文饰师不单需要绘画等美术功底,还要考虑人的脸型及五官(人体构造),还有被文饰人的喜好、职业、文化、教养,以及社会时尚和被文饰人的目的等,设计出符合被文饰人特色的眉形、眼线,不一定拘泥于现有的审美标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