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初探

2017-09-22宁金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师范生

宁金平

摘要:构建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體的构建目标、构建形式、构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学习质量。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085-03

一、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目标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效果的获得往往需要好的学习环境的支持。“最好的学习是在一个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生成的,也就是说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学习也需要在一个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多方人员构成的学习型组织,能提供一个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师范生在社会建构中进行深入的教育实践学习。有关研究也表明,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师范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实践学习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职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基本职能在于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实践学习环境,使师范生通过与同学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积极互动来进行深度教育实践学习,提高教育实践学习的效果。可以说,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素养,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这就是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根本目标。具体来讲,就是使师范生通过合作互助,在对话与反思中进行深度教育实践学习,建构个人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提升教育知识素养;锤炼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提升教育能力素养;建构个人的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教师专业精神素养。

二、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式

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

(一)师生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管理者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因此,按照构成人员,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式包括:师生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管理者共同体。其中,师生共同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师范生和指导教师组成的,由教师引导和带领师范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学生共同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师范生组成的,他们通过合作互助一起进行相同的教育实践学习活动。教师共同体,是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组成的,共同肩负指导教育实践学习的责任,共同分析和解决师范生在教育实践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管理者共同体,是由高校、中小学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的管理人员组成的,通过管理工作来共同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学习提供充分条件,确保教育实践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观摩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参与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研究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的教育实践与体验领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要求师范生要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意味着师范生要进行观摩性教育实践学习、参与陸教育实践学习、研究性教育实践学习。据此,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式应包括:观摩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参与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研究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其中,观摩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进行观摩性教育实践学习,使师范生通过观摩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获得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感性经验。参与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进行参与性教育实践学习,使师范生通过真正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研究性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进行研究性教育实践学习,使师范生积累教育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形成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意识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此外,按照开展教育实践学习的空间范围,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式包括高师院校内的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和中小学校内的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两种。

三、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人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人的共同愿景、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是构建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主观条件。

1.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是人们内心中一股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对构建学习共同体非常重要,它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正如沃伦,本尼斯所说:“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对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来说,共同愿景能将师范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使他们产生一种彼此之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强烈感情和“我们是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负责的共同学习者”的强烈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行动热情,使他们为构建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实践学习,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这一共同愿景的形成是建立在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对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价值的真正理解和认可的基础之上。

2.合作意识

学习共同体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互动,在合作中学习,共同发展。在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中,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学习不再只是孤独的个体学习,而是要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建构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在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中,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也不再是孤立地去履行自己的指导责任,而是在相互沟通和共同探讨中分析师范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指导,即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是合作指导的关系,共同思考和履行指导责任。高校和中小学的管理人员,在教育实践学习的管理工作中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相互合作,共同管理,为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的有效进行提供充分支持和强大保障。因此,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需要成员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师范生要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具有合作指导的意识,管理者要具有合作管理的意识。只有大家形成牢固的合作意识,才能同心协力地积极行动,建构起真正的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endprint

3.责任意识

在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中,不同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肩负不可替代的角色责任。具体来说,师范生负有学习的责任,教师负有指导学习的责任,管理人员负有通过管理来保障和支持教育实践学习的责任。只有学习共同体内的每位成员都能各負其责、各尽其职,才能确保共同体的真正形成和有效运行。反观现实,责任意识薄弱成为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一大障碍。由于对教育实践学习的不甚重视和利益需求的不同,一些师范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以消极的态度或推诿,或逃避自身的责任。对此,只有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能够充分认识自身担负的责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进而充分履行自身责任,才能促进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作为师范生,要形成对自己教育实践学习负责的意识,明白自己是教育实践学习的主体,只有自己在教育实践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中,努力地履行自己的学习责任,才能在教育实践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作为教师,要形成对学生教育实践学习负责的意识,看到自己肩负的指导师范生进行深度教育实践学习的重大责任,从师范生的立场出发,以促进师范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本位,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指导责任。作为管理人员,要具有为师范生顺利开展教育实践学习活动负责的意识,要认识到教育实践学习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作用,全心全意地行使自己的管理责任。

(二)客观条件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缺乏必要的资源和制度保障,共同体将寸步难行。”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同样需要资源和制度两方面的客观条件。

1.充足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构成要素。充足的学习资源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强大支持,使学生顺利而深入地进行学习。因此,构建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需要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首先,要有充足的时间资源。这样,师范生才能够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细致地观察和体验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建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深层理解,把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真谛。其次,要有广阔的空间资源。现实中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学习的空间,往往被局限于中小学的教室和办公室,似乎只有师范生在中小学教室里去听课、上课,在办公室里去批改学生作业,才算是在进行教育实践学习。其实,中小学的一切教育教学场所和教师工作场所、大学里的普通教室和教育教学实验室都是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学习的重要空间场所。再次,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包括从自己的指导教师那里以及从同学和其他教师那里所获得的一切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口头形式的言语信息,也可以是文本信息、视频信息、网络信息等。第四,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充分的指导是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指导教师是教育实践学习的主要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应根据师范生的数量配备充足的指导教师,确保每一个师范生都能享有充分的指导。

2.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一个组织良性发展的基石。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明确的责任制度。在责任制度中,要对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的每一方成员各自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加以明确规定。二是明确的资源保障制度。在学习资源保障制度中,要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信息、人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提供要求进行具体规定。三是合理的激励制度。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学习共同体形成和运行的关键。合理的激励制度,能调动师范生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要从满足不同人员的内在需求出发,制定不同的具体激励措施,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制度,来激发教育实践学习共同体成员为共同体而努力奉献自身力量的巨大热情。

[参考文献]

[1]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白磊,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09)

[3]刘文,试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的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教育探索,2012(03)

[4]熊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生成要素[J],当代教育科学,2010(03)

[5]吴艳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3(01)

[责任编辑:韩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