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
2017-09-22沙林俊
沙林俊
摘 要:介绍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判断方法,总结车务站段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列尾装置;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一、列尾裝置工作原理
列尾主机和司机控制盒的联系列尾主机和司机控制盒的联系如图1所示。
当首尾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成功建立后,司机操作司机控制盒的按键,相应的操作编码就由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尾部列尾主机接收到编码后,通过发射盘将编码送入主控盘内的解码器还原成指令,列尾主机电气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编码和模拟语音方式送入发射盘进行调制,由天线发射出去,当司机控制盒接收到一对一的编码时,再将其还原成数字显示和语音。
二、列尾装置故障排查及处理
(一)列尾主机故障排查
1、将输码器与列尾主机的相应插座连接,检查主机内置操作码是否发生变异,此方法适用于CP-B/C/D 型列尾主机。2、对于机车乘务员反映无反馈信息,而常规检测又一切正常的列尾主机,用功率计检测主机发射盘的功率和天线的驻波比。3、列尾主机通电后,闪光灯不亮,可采用替换法继续排查。4、列尾主机发射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无反应,可通过检查主控盘内的PTT指示灯与发射盘的发射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来排查,若主控盘PTT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PTT电路故障,更换主控盘;若发射盘发射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发射盘故障,更换发射盘。5、传感器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正常,风压达到480kPa或580kPa,但主机不提示输号请求。可用红外设备输号后,检查风压值的精度来判断是否传感器故障,若传感器正常,主机在风压达到输号规定值时仍无发射,则应更换主控盘。6、主机接收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正常,风压达到480kPa或580kPa,主机提示输号请求,但无法进行无线输号。应先检查发射机接收指示灯是否有指示,无指示则说明发射机故障;若有指示,且发射机音量开关位置正常,故障可能产生在发射盘的接收或主控盘的解调方面,则应更换主控盘或发射盘进行判断。
(二)司机控制盒故障排查
1、检测司机控制盒参数。2、利用无线电综合测试仪或示波器,检测司机控制盒发码信号频偏和失真度。3、调节司机控制盒内SMC跳针的位置,并配合1/3衰减跳针位置,观察接受尾部主机反馈时,语音和显示是否正常,以判断解码器、语音芯片、数码显示管等是否工作正常。4、按某键时,操作指示灯不亮,按其他键都正常,可判断该键失效。5、按任一键,操作指示灯均不亮,重新拔插司机控制盒电缆,观察显示屏上是否有“P01”的复位显示,如无此显示,则是司机控制盒电源部分故障;如有此显示,则是司机控制盒PTT控制电路故障。6、采集、分析司机控制盒的运行数据,并对照相应列尾主机内的数据,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司机控制盒。
三、列尾装置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一)无电或按压红键无反馈。原因分析:电池无电,接触不良或电源反应;主机电源簧片故障;主控盘或发射硬件故障;红键故障;监控电台与主机频道不一致。处理方法:调整电池及簧片、更换电池更换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调整监控电台频道。
(二)主机机械故障。原因分析:保养不到位,使用不规范。处理方法:更换主机。
(三)司机查询无反馈。原因分析:主机天线故障;司机控制盒故障;机车电台故障;电台与司机控制盒连接电指缆故障;未建立起机车号的一一对应关系;主机发射盘或主控盘故障。处理方法:更换天线或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通知电务人员或司机更换司机控制盒;司机使用便携式控制仪作为应急设备;更换机车;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通知司机使用便携式控制仪作为应急设备;通知电务人员修理或更换机车;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重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更换主机。
(四)无线输号故障。原因分析:主机未消号;司机误操作;列尾主机机车号不对应。处理方法:打开主机按红键消号;重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五)查询反馈风压异常。原因分析:主机传感器或主控盘故障;机车出入库检测台干扰;主机检测台故障;车辆折角塞门关闭。处理方法:更换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通知出入库工区暂停检测;通知厂家维修;检查全列并处理。
(六)确认仪操作无反馈。原因分析:主机内的机车号与确认仪的机车号不一致;频道不对应。处理方法:检查并重置机车号;检查并重置频道。
(七)尾部漏风。原因分析:主机连接器与尾部风管连接不良;主机内部漏风。处理方法:检查并重置机车号;检查并重置频道重新连接;更换折角塞门密封圈;更换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
(八)排风风压不正常。原因分析:主机挂错股道;车辆折角塞门关闭;机车出入库检测干扰;车辆问题;主机故障。处理方法:重新确认车次、股道;检查全列并处理;通知出入库工区暂停检测;通知列检人员处理;更换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
四、结语
列尾装置发生故障,可能会扰乱运输生产秩序,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因此,加强列尾装置使用、管理及维修工作非常重要。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列尾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尤其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列尾装置维修工艺。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规范人员作业标准,确保列尾装置检修和使用均符合要求,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建国.GPA—C 型道岔自润滑滑床板通过北京铁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J].京铁科技通信(太原刊),200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