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7-09-22禄素娟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途径生活化

禄素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生活环境出发进行数学教学。它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投学生所好,让数学课堂更生动形象,让教学更高效。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生活化的主要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途径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为数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探索的源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 从而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数學原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的数学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寻找生活原型,读懂生活,并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够直观观察或者亲身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果教师能这样去做,我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认识平行线”的内容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各位同学,你们平时生活中有认真观察过我们的教室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我们的教室吧。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我们教室的门,它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相对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我们每天都看的教科书又是由几条边组成的?相对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了书桌、窗户、黑板等方形物体的相对的两条边。通过这样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最熟悉的图形去理解平行线的特点,从而认识平行线。

二、要精心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各种想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周边的事物发现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鼓励大家相互交流与探讨,为学生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为了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自己身边的有角实物,并将其带到课堂中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一一为大家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有角的实物,展示完后,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探讨与交流,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进而概括出角的共同特征。通过这样的开放式实际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数学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让学生更易接受新知识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是观念去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等,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前提,要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和具体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新知。例如,在讲授新课“连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如下的问题:如果你用 10 元钱去菜市场买两样菜,并要最终还要找回一些钱,那么你打算怎么买呢?你有几种买法呢?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与讨论,最终由组内学生代表说出结果。经过讨论后,学生可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即一次买两种和一次只买一种蔬菜,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点,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从数学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应该进行互动。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引入数学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人民币章节教学时,由于小学生已经有了购买东西的经验,他们对钱币已基本形成概念。在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设计物品买卖活动。事先准备好元、角、分一些人民币以及文具、水果等一些熟悉的物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东西的买卖活动,学生经过讨价还价买到合适的物品。这个数学教学活动的举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比如,在和差问题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李超和爸爸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20 岁,爸爸比李超大 24 岁。请问,李超和爸爸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呢?我们知道了两人的平均年龄,就可以求出他们的年龄之和,又知道他们两人的年龄差,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如果给李超加上 24 岁,那么李超和爸爸的年龄就一样大,这时他们两人的年龄和就是:(20×2+24=64(岁),所以爸爸的年龄就是:64÷2=32(岁),而李超的年龄就是:32-24=8(岁))。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能够让他们享受到探究乐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结语:

数学教科书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这些生活化的知识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服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善于利用其与学生生活的贴近性,将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尽心生活化的处理,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薛巍巍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2]周飞 . 巧用生活媒介提升数学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途径生活化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