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土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2017-09-22赵磊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贡献土地

赵磊

摘 要:土地要素在人类生存、社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的空间和载体,为一切活动提供了土地支撑,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不断演变着。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土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探讨,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经濟增长;贡献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在加速着城市规模的扩展,与此同时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相对应的土地供应数量也就更加紧张,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支撑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的土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土地在我国的地位

土地的特殊属性,即自然资源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决定了土地的特殊地位。一方面,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的稀缺性特征,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被人类利用的土地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土地的供给弹性近乎为零。人类很难实现土地资源的地位被其他资源有效替代的情形,虽然通过围海造田、填海造地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积,或者通过提高立体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率,但是有限的土地资源严格的限制了土地的供应量。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赋予了土地社会经济属性。如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方式及现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状况、土地政策等,虽然这些因素不直接决定土地的质量,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成本和使用价值等等。

二、理论分析

由于土地要素的独特属性,其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的是间接产生,即先影响本地区经济增长,进而通过诸如劳动力、资本等可移动要素的流动影响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土地要素在其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981年的0.672万km2增至2013年的4.711万km2。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其周边及近郊的农用地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造成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因此,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试图对索洛增长模型关于土地供给固定不变的假设条件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讨论土地要素的作用。

对于扩展的索洛模型有几个假设条件:(1)生产函数中包含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四方面要素;(2)生产函数假定规模报酬不变;(3)技术进步是劳动增进型的;(4)土地要素与技术、劳动等一样是可变且外生的。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经济增长(Y)与资本存量(K)、劳动力(L)、技术(A)和土地(N)之间的关系式为:

Y=AKβkLβlNβn

对该式进行整理,两边均取对数后构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

lnYit=α+βklnKit+βl+lnLit+βnlnNit+εit

其中,Y,K,L,N分别表示总产出、资本投入、劳动力与土地要素的投入;A为全要素生产率,为除上述三要素之外的因素贡献程度;βk,βl,βn分别为三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即投入要素1%时总产出增加的百分比;εit为随机误差项。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主要通过产出弹性系数与要素年均增长率来计算得出。根据毛振强的推导,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表示为

[βn×()]×100%

三、实证结果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的差异会使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因地区差异而变化,因此本文按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1个省级行政区)。将全国285个地级市进行划分,城市个数分别为101、100和84。根据相关结果,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59%,其中资本的贡献率最高,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的驱动,其实是劳动力要素,土地由于其不可移动且数量有限的特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呈现减弱趋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达到了8.236%。中部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大量土地建厂以保证企业正常投资。而其自身也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虽然土地要素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土地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时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部地区中土地要素的贡献次之,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广阔的土地被逐渐开发,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显现出来。东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最小。根据经济学的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土地要素将不断被其他要素所取代,其重要性也随之减弱。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中南等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在国内已达到较高水平,该些地区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从空间杜宾模型来看,土地要素对其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多数为正向的促进作用(除中部地区),说明土地要素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基本为正向的促进作用,即本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不仅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对其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提升我国土地利用率的方法策略

(一)合理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首先,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土地资源的土地类型、土地生产情况、当地的生态环境等等众多因素,对用地的规模、结构、类型等等做系统的考量,为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各类服务产业、工业产业等各项功能用地进行科学规划,更新改造不合理的各项用地,优化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用地;其次,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的垂直空间,进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鼓励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检查、核实当前的土地闲置情况,加快落实对闲置土地的清查、整合。特别是,对违法违规处置土地资源的现象,应追究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从而强化人们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视,展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供支持。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发相关单位盘活土地资源的力度,进而减少我国土地的增量扩张。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必须降低对土地资源量的扩张,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的创新等等方式,实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产出。

(二)加强城市土地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优化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改善城市土地的区位功能,做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以达到提供土地利用率的目的。通过实现城市土地的循环利用,改善城市利用结构,实现城市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中,我们可将城市土地中与其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工程项目进行改造,对经济产出率低、土地利用粗放的单位进行整合,综合开发城市土地资源。在城市的拆迁改造过程中,首先整合要粗放利用的土地资源,实现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次,强化对城市优质项目的筛选,以达到低土地投入—高经济产出的效果,也为实现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对于我国城乡结合地带的建设用地,应避免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乱占乱用情况的发生,政府应集中力量开发利用,扩展城市的面积及空间范围,这样的策略在可以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紧缺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问题。

五、结语

土地要素作为一项稀缺的资源,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都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一个保障土地市场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对于实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定土地政策是必须将这些差异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叶剑平,马长发,张庆红.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J].财贸经济,2011,04:111-116+124.

[2]岑树田,李晔.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应用[J].南方经济,2013,04: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贡献土地
我爱这土地
“土地托管”让荒芜土地绿起来
土地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贡献榜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俞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