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7-09-22余娇
余娇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改革。21世纪下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此篇文章就对创新教育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探析。
关键词:创新教;高中语文;提高效率;方法;改革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心,创新教育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往往会僵化学生思维,老师们大可不必一味地灌输书本中的知识,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比如当下火热的“共享”一词,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教师往往可以从这些入手,让学生去发现背后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去结合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文学名著的导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名著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我们教师所做的不是一味地填鸭式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发现,威逼利诱下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师的不可一字一句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是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花、草、树、木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皆可以当做语文来学习。我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语文,抱怨难以取得高分,抱怨文言文枯燥无聊,其实老师何尝不把文言文当做趣味小故事去进行讲解,学生常常抱怨作文难写,无话可说,我们教师完全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去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营造语文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离不开学校的鼓舞和当下政策的大力支持,政策对语文的重视,几年前的高考改革,要让语文的高考成绩提到180分,这样有利于学生重视语文成绩。从学校方面来看,图书馆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文学教材的熏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始终认为,语文是一种素养,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每月一次的读书心得交流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用普通话交流,这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模式的改变
旧式的教学是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听讲。就创新教育来说,学生的探讨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作为老师的,应当多去发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的师资力量十分短缺,这让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当时提出的小先生制。创新教育下,我们也可以采取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好的学生去对学习差的学生进行课业上的辅导,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还可以让语文思想交流碰撞出火花,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老师要引导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例如,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老师应该让出讲台,每周安排两三节课让学生自己去授课,我们作为老师的,应该适当的给学生点评,我们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融入学生的探讨中,上课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回答问题。我想,大多数老师和我一样,往往担心没学生探讨或是一节课不够探讨,其实,在我的不断尝试下,我发现对语文的探讨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是一门语言,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得注重写作能力的,可往往写作就是一个谈之色变的话题,高中生讨厌写作,甚至害怕写作。我们老师不妨让学生将写作看成一种习惯,每天进行写作练习,从身边的小事物写起,一花一草皆有感情,课外的阅读积累对写作文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我的教学经验得出這样一个结论,课外知识不可缺少,如果只学习教材中的知识,会造成思维比较僵硬,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写起,思考其中的道理,形成语文素养。教师要十分重视短时间内的作文框架的构思和逻辑思维的形成,我看到很多孩子往往短时间内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时常进行课堂小写作,要让学生短时间内有话可说,并且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能力,有些孩子写作文毫无逻辑可言,语言,要紧凑、要连惯,前后文之前一定要有联系。我发现许多学生往往喜欢引用一些优美的句子,却忽略了文章的真实情感,有些学生一味地追求奢华的语言,却忽略了文章的本质所在,使文章显得华而不实。高中又是高一层次的学习,学生对语文的了解应当是理解它的内涵,而不是片面的掌握外在知识。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言功底的铺垫。
六、语文素养的升华
我始终认为语文学习要日积月累,要锲而不舍,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尤其是高中生,生活中就应当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多思考,既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又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的学习应当适量的刷题,我看到我的学生在高三时,为了快速提高语文成绩而不断的刷题,寻找机巧,孰能生巧,也有助于语文学习。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他的老师一味地要求他们背,从不要求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比如当讨论到一篇文章时,一定要结合这个作者的时代背景,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充分的去了解他,结合历史背景,不能以偏概全。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离不开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多举办诗词大会,文学作品展览,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增加语文文学气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功底,让学生探索语文无穷无尽的奥妙。
创新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进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高效率的学习语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要求老师对语文知识的通晓和文学的热爱,如果一个老师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不热爱自己所教授的科目,那么谈何高效率的学习呢?高中学习更需要我们高效率的解决问题,如上文所提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的关键。语文,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它维系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根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