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前五分钟,培养学生的“思辨心”

2017-09-22马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演讲者理性观点

马驹

一、培养学生“思辨心”的重要意义

社会日新月异,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针对某些事件、某些现象,电视、报纸、网络上各种评论层出不穷。人们始终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之中,却很难辨识其中的真伪。很多人甚至都已经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可以说,很多人都在十分被动地接受着外界的信息,没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就会无所适从。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更需要一种理性思维,更需要具备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接受任何知识、观点之前,理智地批判地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经过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具備真正的“科学精神”,才能有“责任担当”。

二、利用课前演讲,培养学生“思辨心”

作为语文老师,始终要把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这个目标贯穿在自己平常的教学中。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也一直在寻求一些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在实践中,我觉得开设课前五分钟演讲并加以充分利用,是培养学生一颗“思辨心”和理性精神的有效途径。

1.明确意义和要求

学生的课前演讲内容是针对各类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课前五分钟演讲,就是他对外界世界的体悟和感受,就是他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理性思考。当然,“5分钟”是一个概数,它指的是每节课开始的5~10分钟时间。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演讲主题的选择、课前演讲稿准备、课后演讲稿修改等。

2.具体实践的阶段和步骤

第一阶段:形成“思辨心”。让学生自由选材,针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在演讲中能清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从实践操作来看,这个阶段,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个题材的演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相对低一点。

教师要让学生多去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关注社会热点,在寻找和关注中进行思考。只要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仔细体悟,往往都会触发感受和思考。

第二阶段:发展“思辨心”。让学生找一个社会热点材料,在演讲中展示,并深刻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理由充分,评析深刻。其他学生听后可以提问和质疑,演讲同学要进行回答。观点如果有冲突,要进行辩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化。

这个阶段的要求要明显高于第一阶段,一次演讲不是一个学生的演讲,而是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思考、辩论。这样,可以使学生“思辨心”进一步得到发展。

第三阶段:巩固“思辨心”。由老师寻找材料,在课前演讲时进行展示,轮到的学生即兴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此学生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提问、质疑或点评。

这个阶段,由老师选择出的材料往往会更有价值,另外学生要进行即兴演讲,并且还要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或质疑,因此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会更高。演讲之前,除了教师,其他学生对演讲内容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演讲者经过短暂的思考就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就需要比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恰恰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演讲时,师生都要认真倾听,以便于自己进行提问或点评。其他学生的提问其实也正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正是他们批判接受别人观点的结果。因此,不管是演讲者还是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都在使自己的思考走向更深处,都让自己的思辨能力不断在提高。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演讲者作出评判,还要对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及时引导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让学生的理性思维不断提升,“思辨心”不断成熟。

三、实践操作时的注意点

在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自由宽松的言说环境

在课前演讲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沐浴在自由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让学生流畅自如,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教师要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出错,用讨论的、辩论的方式,使理越辩越明,使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强。

2.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体资源

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课前对学生的讲题并不知情,对其他同学如何反应也并不知情,因此教师在每一个阶段每一节课前都要认真备课,对学生课前演讲可能涉及的内容要充分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要充分关注外界时事动态、社会万象等。教师要善于从每天的报纸、网络、专门的书籍中搜寻有用的资料,了解社会生活,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拓自己的眼界,积累材料特别是评论性文章,以应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

另外还要把优秀的一些媒体文章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去关注、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思考,让自己在思辨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学会选择、学会批判。

3.筛选有价值的热点材料

课前演讲进入第三阶段后,教师的材料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越有价值的材料越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精神。因此,教师不但要选择一些影响力特别大的时事材料,比如: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韩国萨德事件等等。更要选择出一些能很好反映社会民生、社会百态的新鲜材料。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老师要善于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培养学生的一颗“思辨心”,让学生不断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讲者理性观点
Jokes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阅读自然的艺术
生日快乐等2则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