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戏剧教学改革刍议

2017-09-22强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弱化戏剧教学

强彪

目前,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且成果斐然。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板块化现象严重,各个板块明显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如诗歌教学、作文教学已然成为热板,而有些板块却应者寥寥,比如,戏剧教学。

戏剧教学到底怎么了?造成戏剧教学日渐式微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我们又可以为戏剧教学的改革做些什么呢?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思考。

一、戏剧教学的现状

1.戏剧教学边缘化

这种边缘化自上而下,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最关键的表现就在于教材编排方面的弱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五册必修教材共计二十个单元,而戏剧只有一个单元,仅仅《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三篇课文,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戏剧。排课数量的不足,是戏剧被弱化的最主要表现,同时也是戏剧教学被边缘化的直接原因。

2.戏剧教学扁平化

戏剧是舞台艺术,它有小说拥有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有诗歌拥有的诗化语言,同时,它也有诗歌和小说所没有的舞台化效果。戏剧教学虽说可以借鉴小说、诗歌教学的手段,但理性告诉我们,它必须还要有戏剧教学自己的、符合戏剧舞台特征的独特手段。遗憾的是,打开网络,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篇真正的戏剧教学教案。戏剧教学偏离戏剧本来的面目,于是,戏剧教学日渐扁平化。

二、戏剧教学式微的原因

1.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的结果

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这让传统戏剧生存空间变窄。毋庸置疑,戏剧最牢固的生存阵地是广大的农村,可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生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高速推进而土崩瓦解,在新的农村文化生态建立之前,戏剧的弱化还将继续。

2.戏剧被考试系统排除在外

就目前中小学考试而言,戏剧的书面考查难以突出戏剧的特点,于是各类考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避;即使考查,也是被小说化、诗歌化。而考试永远都是教学的指挥棒,没有了考试,教学难免弱化。可以说,戏剧考查的弱化,直接导致了戏剧教学的弱化。

3.一线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

让人尴尬的是,戏剧教学的弱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中学到大学,我们学的少,懂得少;等到走上讲台,和我们自己的学生相比,也就没有多少专业优势;加上各类戏剧教学资料本来就少,备课难度加大,学生又不喜欢,于是戏剧教学的缺位也就势在难免了。

三、戏剧教学改革的措施

1.坚守课堂,打好戏剧教学的“阵地战”

戏剧教学要还原戏剧的本来面目,充分调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用课堂为戏剧篇目搭建观剧的看台,甚至是表演的舞台。还原戏剧的本来面目,就是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戏剧的魅力。

(1)要寻找互动点,尝试互动

看戏时观众与演员的互动是其他文学样式没有的。为演员的表演喝彩,也是观众的基本素质要求。另外有喝彩就有喝倒彩,演员不是机器,一场戏演了几十遍后,在舞台上难免开小差。而且喝彩与喝倒彩成为了看戏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特征,戏剧教学中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入手,就可以找到师生共鸣的点,找到了共鸣,就找到了戏剧教学的关键。

(2)依据戏剧冲突,科学设定戏剧教学的重点

戏剧冲突是舞台上各人物之间矛盾斗争的表现形式,囿于时空限制,戏剧冲突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例如《窦娥冤》这一课,绝大多数老师会把“三桩誓愿”当作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典型的小说教学思维。就戏剧冲突而言,窦娥与父亲窦天章、赛卢医、张驴儿父子、梼杌太守等人的矛盾冲突,才是戏剧展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个重点进行教学。

(3)要巧妙选择选择赏析的角度

在选择赏析角度上,要能够体现戏剧文学的“戏味”。在上《窦娥冤》这一课时,我特意选取了里面的几首定场诗。楔子中蔡婆婆的定场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这是元曲常见的开场,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地表现了蔡婆婆生活安逸、得意非凡的精神状态,为她后面软弱可欺,害怕张驴儿父子并进而收留他们等一系列故事情节张本。榜杌太守的出场诗“我做官来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來清查,在家装病不出门!”短短几句话写出了榜杌太守的贪婪无耻、草菅人命。

2.开设戏剧教学校本课程,拓展戏剧教学课堂空间

(1)设置三级教学目标

戏剧教学实际上是戏剧课文的教学,所以我们只是以欣赏为主。我觉得可以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级。每年能让学生看上戏剧,这是第一层级。进而有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了戏剧,并愿意走进剧院,成为戏剧的忠实观众,这是第二层级。如果能够喜爱上戏剧,并利用课余时间排演课本剧,把戏剧当成陶冶情操和加强修养的手段,这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的第三层级。

(2)教学方法以比较法为主

日常教学中,教师都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泗州戏《王三姐跑寒窑》里,薛平贵来到武家坡与王宝钏相认团圆,京剧《武家坡》中也有这一段,而且两者内容大致相当。从舞台设计、服装道具和人物装扮来看,京剧都更细腻、更精美。

3.戏剧教学要走出课堂,投身实践

(1)要大力普及戏剧的基础知识,为看戏甚至演戏做必要铺垫

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这个过程会有点枯燥。我一般通过脸谱和服装道具的展示来普及戏曲知识。先从网上搜集各种脸谱,让学生理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等。通过介绍脸谱、服装和道具,普及了戏剧的基础知识,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2)增加观剧和演剧的机会,提高戏剧修养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戏剧修养,首先就要自己多看戏。还要鼓励学生走向剧院,现场感受。此外,就是结合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和文化节,排演课本剧。就我们学校而言,每年的课本剧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展演比赛节目。而且学校的各类联欢会,也常常有学生的戏剧表演。

综上所述,戏剧教学的改革,就是抛弃黑板,而用舞台,用表演来重新组织教学。换一种课堂语言,其实就是换一种教学思路,为自己培养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给学生铺设一条全新的学习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弱化戏剧教学
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
浅析当代藏语使用弱化问题及其对策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静美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