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戏剧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7-09-22刘万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戏曲戏剧

刘万红

戏剧是文学四大样式之一,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良好人格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学生应“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有一个戏剧单元,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戏剧不是考查的内容,由此也导致了众多语文教师对戏剧教学的忽视,戏剧教学方法僵化,老师和学生都提不起兴趣。

梳理现阶段高中三篇戏剧的教学方法,大致呈以下固定模式:

一、《窦娥冤》当成文言文来讲

本课的基本流程为:

1.介绍元杂剧知识,如元杂剧的发展、角色、体裁特点、剧本中的唱、白、科、宫调等。

2.介绍关汉卿其人以及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并拓展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介绍元杂剧四大悲剧等。

3.教师介绍故事梗概,翻译全文,解决重点词语。

4.分析三桩誓愿的内容和作用以及文中一些细节和场面描写的作用。

5.分析窦娥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归纳主题。

二、《雷雨》当作小说讲

本课基本流程为:

1.介绍曹禺其人其作。

2.介绍话剧知识。

3.《雷雨》简介。

4.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

5.梳理故事情节,点出社会环境。

6.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以及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7.分角色朗读文本,通过语言描写等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性格特点,赏析重点语句,挖掘潜台词。

8.探究本文主题思想以及“雷雨”为题的作用。

三、《哈姆莱特》当现代诗讲

本课基本流程为:

1.介绍莎士比亚以及“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2.《哈姆莱特》剧情简介。

3.分角色朗读课文,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分析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的杀父“害”妹之仇。

4.经典台词的诵读分析。

5.再读文中人物语言,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6.探究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

7.总结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特点。

从现阶段的戏剧教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戏剧教学课时安排较少,甚至有的篇目被放弃,老师大多按教材、教辅来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僵化。长期下来,戏剧教学的课堂授课氛围越来越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相应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戏剧的鉴赏意识了。

从学生的诉求来看,他们也渴望有精彩的戏剧课堂,但是在真正的实践教学中,学生找不到提高对戏剧兴趣的切入点,那该如何来引导学生参与戏剧教学,培养对戏剧的浓厚兴趣呢?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忌只为高考服务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大多以高考的题型为标准来进行教学,上课的功利心比较强。高考中戏剧作品的缺失也导致了戏剧教学的落后与僵化,这不利于学生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要真正让戏剧作品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那么教学就不能总跟着高考指挥棒转。戏剧课堂要迎来春天,必须重视戏剧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充分发挥戏剧作品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创新戏剧教学形式,因课施法

高中必修四的戏剧单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戏剧,给学生带来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情感撞击。戏剧是一门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文学作品。比如中国的传统戏曲《窦娥冤》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特质。但在高中教学中,却成为了与其他文言文没有太大区别的文体。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而作为国粹的戏曲,又该如何传承与发扬呢?如果认为戏剧教学的创新就是把所有的篇目都让学生演一演,分角色读一读,那就大错特错,单一的教学,也势必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而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待不同的剧种,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窦娥冤》,学生最大的难点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在理解了文本之后,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古典戏曲的魅力呢?不妨开一堂走进传统戏曲的文化课或者鉴赏课,不妨请一位戏曲爱好者给同学唱段戏,不妨给学生放一下《窦娥冤》的戏曲片段,也可以邀请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学,将文本改编成一篇白话文的话剧等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可以提高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当然,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竭尽全力让戏剧深入人心,使戏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教师应加强戏剧创作、表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一堂戏剧课的多样形式需要语文教师有必备的知识素养。比如剧本的改编,如何创作好各个场景,如何呈现作品最精彩的片段,如何缩小与原作的差距等,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如果學生排演话剧,而如何呈现人物表情、语言、感情等,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但中学语文老师不一定具备编剧和指导表演的能力。如果教师自觉加强了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那对学生将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戏剧阅读与鉴赏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戏剧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感知他们的人生遭际和命运,培养深沉的人文关怀。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能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人生经验,透过戏剧可以窥见社会结构和人生百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戏剧具有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利用课堂拉回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语文教师可谓责任重大。戏剧教学也不可只停留于教材中和几篇课文,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如老舍的《茶馆》等需要学生去品读与体悟。呈现一堂精彩的戏剧教学活动,创设出学习戏剧的有效氛围,定会激起学生对戏剧的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戏剧学习,遨游于戏剧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戏曲戏剧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剧——木偶戏
传统戏曲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