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渗透
2017-09-22陈夏燕
陈夏燕
学者黄爱华指出:戏剧教育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契合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适合21世纪复合型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这道出了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笔者以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戏剧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当代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经验,同时也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戏剧教育的概念
何谓戏剧教育?戏剧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指的是广义的戲剧教育。广义的戏剧教育即面向社会全体人群,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普遍性,是戏剧融入教育的一种方式,以戏剧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是一种教学方式,将之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式。
二、戏剧教育的意义
戏剧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戏剧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发展。在身体素质方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自信心,提升自身的外部形象;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平衡学生的智力、能力、非智力三个领域的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戏剧教育的应用还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语文教学方式,为语文课堂教学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全程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
三、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戏剧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渗透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到戏剧教育的内容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戏剧作品有田汉的《江村小景》、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选场、毕淑敏的《一厘米》和王朝柱的《长征》节选,国外的戏剧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数量较少,但是选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皆是享誉中外的戏剧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魅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戏剧教学方式的应用
教师运用戏剧教学方式易于导入课堂教学内容,新颖的、生动的戏剧方式也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综合性学习与研究”的戏剧专题。其实,文言文《口技》正好也适用于戏剧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几分钟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戏剧的声乐,让学生猜测这些音乐都来自哪里,然后结合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将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声音都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表演者演艺技术的精湛。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设计戏剧,节选其中精彩的部分,如失火救火的内容,自由想象剧中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和神态,将人惊恐的呼喊声、犬的乱吠声、房屋倒塌的声音、求救声等等都表现出来。利用戏剧的方式将文中精彩的场景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
3.戏剧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戏剧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育者可以采取戏剧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且戏剧教育有着一般教育方法没有的优势,戏剧具有“言传身教”的特点,是一种艺术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认识角度和借鉴方法。戏剧活动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戏剧内容的冲突出欣赏戏剧,经常性地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戏剧环节来使得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以歌剧《白毛女》为例,这部剧的矛盾冲突十分明显,整部剧就是借矛盾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的。通过这种矛盾冲突的展开,各种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在这个基础上指引学生进行人物形分析,学生在简洁却内涵丰富的语句中学会揣摩句词的深刻含义和欣赏语言的韵律美、含蓄美和精炼美,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和对地主恶霸的贪婪嘴脸的深深厌恶之情,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水平。
4.戏剧评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教材中的戏剧作品并不多,只有一个单元,这对于学生的戏剧教育需求来说显然不够。因此,教师要适当拓展学生学习戏剧、品评戏剧的能力,就需要扩大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如戏剧《威尼斯商人》在教材中并不是完整的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阅读其他的部分,使戏剧完整、连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生如何品评戏剧的技巧,并补充相关戏剧知识点。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戏剧作品的评论,自主分析人物形象或情节设定;也可以设计戏剧情节为话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创作一部戏剧,最后由教师与其他学生一起品评、欣赏。
如何让戏剧教学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实现多元解读,让学生不仅能学习戏剧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提高审美和情感价值观,这才是戏剧教学的最终目的。戏剧教育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将戏剧教学很好地融合入到教学方案中,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这是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endprint